唐王朝的辉煌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成就,其中养马业更是被认为是自秦汉以来最为兴盛的。这一时期,唐政府对养马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形成了完备的马政管理机构和政策,同时在相马术和马匹杂交改良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首先,唐代的马政制度在马政思想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马政被视为古代人养马和使用马的制度,而在唐代,马已经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马,还具有了神灵的象征。唐初,随着社会的复苏和繁荣,对马匹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军事用途,还涉及到农业、交通、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唐代大兴马政,建立了完备的管理机构,包括太仆寺、驾部、司乘局和闲厩使等四个部门,以及地方的监牧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管理网络。 其次,唐代相马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相马术在唐代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摒弃了前代的一些迷信观点,提倡“由粗及精”和“由外以知内”的相马理论和技术。这一时期的相马术不仅在外表上对马匹进行详细的剖析,还注重揭示马匹外貌特征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唐代还实施了创新的马匹杂交改良技术。为了提高马匹的质量,唐代引入了外地的优良马种进行杂交,通过周边各国的进贡和互市等方式,大量引进了良种马。这种改良马匹的做法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为唐代马政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唐代的马政与军事密不可分。唐太宗时期,骑兵成为主力军队,特别是在与突厥骑兵的战斗中,唐太宗深刻认识到马匹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大兴马政,以装备强大的骑兵。唐代建立了大规模的官营牧场,数量之多在当时世界是少有的,为国家提供了雄厚的军马资源。 在军事需求的同时,唐代的马政也在稳固局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唐代国家重视军马,边境地区的局势得到了巩固,对少数游牧民族的威胁得到有效遏制。唐代的畜牧业保护政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规定不得随意屠宰牲畜,有效地保障了马匹的数量和质量。马政与政治在唐代的演变中逐渐加强,成为中央政权的一部分。节度使在唐代掌握了较大程度的中央马权,节度使兼任"群牧使"、"闲厩使"等职务,使得马权与军权密切结合。然而,这也为节度使的权力膨胀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了军镇叛乱的爆发。
综上所述,唐代的马政制度在养马、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建立完备的管理机构、推动相马术的发展和实施马匹杂交改良,唐代为后世的马政制度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马政在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