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号称中国四大名楼之首,闻名于世,是旅游胜地。
它因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登黄鹤楼》而名扬天下。
宋代的国家书画院有一幅名为《黄鹤楼图》的作品,描绘了古时的黄鹤楼。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黄鹤楼只是一座赝品。
原本位于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的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东吴。起初,它是出于军事需要而建造的。
然而,历经兵燹,黄鹤楼多次建立又多次毁坏,仅在明清时期就七次建成七次被毁。在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著名旅行摄影师约翰·汤姆森拍摄了黄鹤楼的照片。
不久后,黄鹤楼于1884年被大火焚毁,风势助长了火势,使这座千年名楼在短时间内化为灰烬。
清末时,黄鹤楼的遗址上只留下了基座,其余全部化为灰烬。后来,为了建造一座跨江大桥,甚至连仅存的基座也被拆除。
直至1981年,在原址一公里外,重新建了一座新楼。然而,这座新楼实际上是一座仿建的建筑。
与其说是黄鹤楼的延续,不如说是一座全新的建筑。
黄鹤楼的历史充满传奇,但今天所看到的所谓黄鹤楼实际上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筑,已经与古时的黄鹤楼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