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内战打了近一年,蒋介石有4个“想不到”,他是如何评价对手的?
迪丽瓦拉
2025-07-07 01:03:45
0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大举发起内战后,没到一年时间,他就在一次训话时大发感慨:“……该部最为顽强,训练最精,诡计最多,肃清最为困难。”

老蒋口中创造这4个“之最”的“该部”,指的就是在华东战场所向披靡的陈老总所部。

老蒋这个内战的始作俑者发出如此感慨,无异于对陈老总所部的一种“褒奖”,内战才打了不到一年,老蒋何以如此评价呢?

其实,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东这片土地上战事频频,结果让老蒋忧心忡忡,深感“意外”,大呼“想不到”。

油画 陈毅

第一个“想不到”:“卧榻之侧”竟成主战场。

华东是老蒋的发家之地,其中尤以江苏、浙江和上海为重中之重,而南京更是老蒋国民政府的“心脏”,这个区域的经济和政治分量有多重,可谓“路人皆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老蒋岂能容忍中共军队活动于其“卧榻之侧”,更不能坐视他们在此生根、坐大。

因此,早在抗战期间,他就把这一带划为了“禁区”,他曾把八路军、新四军的活动范围圈定在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北。

解放战争开打之初,老蒋的如意算盘是“三个月内解决苏北共军”,目的就是想要尽快解决“卧榻之侧”的中共军队和解放区,因为这个区域的中共军队直接威胁其“心脏”。

随着粟裕在苏中、苏北七战七捷,老蒋不得不继续投入大量兵力,誓要把陈、粟赶出华东。

结果又是事与愿违,这一次“卧榻之侧之敌”依然没有解决“心头之患”,还赔进去一个整编师,宿北战役,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共2万余人被歼灭,师长戴之奇自尽。

“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这是陈老总即兴吟唱的一首诗,道不尽的英雄豪迈,老蒋听来却犹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老蒋没想到,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卧榻之侧”不但没有清理干净,仗却越打越大,华东地区大有成为全国主战场的趋势。这是老蒋万万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陈毅(中)

难怪老蒋在4月20日的讲话中又发表了这样的“高见”:“......目前山东是匪我两军的主战场,而其他皆是支战场”。

第二个“想不到”:解放军“胃口”那么大!

华野第一年中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 37 万,蒋介石感叹“该部最难肃清”,应该是对华东战事的一个小结。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野先有苏中七战七捷、两淮保卫战、朝阳集之战,后有泗县之战、涟水保卫战、盐南反击战,再有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等,战事之多为全国之最。

不难看出,看似一次次独立的战斗,其实却环环相扣,连绵不绝,华野明显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系统化战斗。

在与强大的国民党军对垒中,陈老总的华野也非一帆风顺,但是,即便是主动放弃两淮、涟水,也让老蒋“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就以两次涟水保卫战为例。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在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损失6000余人,第二次又付出了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对于整编74师这样的“王牌军”而言,这样的伤亡数已经是“奇耻大辱”。

陈毅 粟裕

蒋介石的初衷原本是凭借强大的装备、兵力优势,对陈老总的华野来一个碾压式聚歼,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事与愿违,华野非但没有被消灭,自己却赔上了不小的本钱。

宿北战役被歼一个整编师,鲁南战役一战就被歼5万余人,内战开打一年后,莱芜战役只打了3天,蒋介石就又损失了近6万余人,纪录不断被刷新。

在蒋介石损兵折将的同时,一大批崭新的美式装备落入陈老总之手,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对华野来说是“如虎添翼”,而国民党军则被冠以了“运输大队长”的名号。

毋庸讳言,华野在这一年里丢失了不少根据地,因而继续战争的能力遭到削弱,不过,这个情况在后期有根本性的扭转。

第三个“想不到”:解放军“牙口”这么硬。

在老蒋的印象中,他的对手还是惯于“柿子专挑软的捏”,可是,华野又让他失算了。

苏中战役,李天霞率整编83师大举进攻苏北解放区。李天霞出身于国民党王牌74军,他的整编第83师也绝对不是“软柿子”。

当陈、粟为首的华野发起“苏中战役”时,包括老蒋在内的国民党高级军官猜测,华野必然不敢与李天霞纠缠。

没想到,解放军华野偏偏“看上了”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首战就在宣家堡、泰兴开了火,消灭李天霞部3000余人。

陈毅

再说说李天霞的“老部队”整编第74师。在不到一年间,华野与张灵甫的王牌整编第74师交过几次手,各有胜负。

如果说前几次交锋是华野“小试牛刀”的话,那么一年多后,华野已经练就“铁齿铜牙”,孟良崮之战,老蒋的御林军,不可一世的张灵甫和他的整编第74师完了。

华野的“牙口”这么硬,居然敢啃“硬骨头”,这是蒋介石完全没有想到的,老蒋的嫡系王牌、忠实信徒的消亡,成为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事。

第五个“想不到”:解放军战法多变,“神鬼莫测”。

战争自有它自己的规律,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国民党军大多数高级将领都有军事院校学习经历,军校教会了他们怎么去捕捉战争规律,可如何应变就不是教科书上可以学得到的了。

陈毅(右)

在与华野的交战中,国民党军有一个最大的“心结”,这就是对方的“变卦”。

来看看华野的战术。他们善于灵活用兵,调动敌人,并在变化中捕捉战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个打法归结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从战役上来说,强和弱是辩证的,强敌而未展开,虽强犹弱。在华东战场,许多国民党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包了饺子”。

一时间,华东的国民党军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而他们犹豫、彷徨之际,正是华野出击的绝佳机会。

更让包括老蒋在内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摸不着头脑的是,华野的战术“套路”产生于战争,更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所以,国民党军在疲于应对华野“神鬼莫测”的战术的同时,根本没办法预判对手的下一步行动,被动,再被动,直至彻底被动。

青年时期的陈毅

解语: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以战止战,他们过人的智慧和杰出的功勋是不会被历史磨灭的,这是今天我国和平发展的大前提,和平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所有人珍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四千多年前尧、舜、禹三代以天下为己任,以其崇高的个人品德,建立、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在夏朝时期终于...
曹操有多少个儿子 其中一些主要...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他们分别由不同的后妃、夫人和姬妾所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才能。这些儿子中,一些...
刘备入蜀后收获一员大将,实力比... 刘备前半辈子过得挺坎坷,东奔西跑的,直到打下了益州,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起来。接着,他又把汉中给平定了,...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渡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讲一下PK5官渡之战系统及战场环境变化,其中第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几个比...
原创 他... 导语: 这世上本来没有导航,因为某些公司不断用车辆为我们探路,所以也就有了导航。在三国时期,要想有个...
东西问丨王润泽:“刘平国治关亭...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题:“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有何独特价值和意义? ——专访新疆社会科学院历...
宋明理学开山者之一胡瑗,“苏湖... 今明两晚21点20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将在江苏卫视首播,分上集《分斋教学》、下集《千年木铎...
原创 东... 导读:东吴在三国中有些属于小富即安型的特点。江东孙氏是三国君主中出身相对卑微,没有正统的合法性。三国...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长河中,清代可谓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期。那些厚重的牢房墙壁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
总统就职演讲简史:从乔治·华盛... 2025年2月21日 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3月4日的首次就职典礼。/Bettmann/Gett...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十四年的抗战过程中,苏联对我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一样取...
原创 他... ###他是曹魏第二代中的第一武将,战功赫赫,却因伤病发作而去世 在三国历史的浩渺长河中,英雄辈出,...
吕布麾下有三大猛将,为何曹操只... 曹操把吕布打败后,却把张辽和臧霸给收了,这让大伙都挺纳闷——为啥曹操不留下更厉害的高顺,反而把他给杀...
原创 明... 既然世界分为黑白和善恶两方面,那么古代的朝廷也不例外。在朝政之上,既有正义的一方,也有邪恶的所在。正...
原创 一... 导言:一首奇诗,包含四句诗,八个“至”,诞生了一句爱情的至理名言。 提起唐朝,总是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上图为影视剧图)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时代,这个时...
原创 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下乡知青纷纷报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
原创 随... 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经历过大集体时代。他们对大集体时代很怀念,毕竟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是在那样的环境...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发展的恶最高目标,都是成为发达国家。因...
蜀汉如何步步实现“跨有荆益”?...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陈羽啸 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有人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