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亲问粟裕:顶撞你的大将撤职不撤?粟裕的回答令人敬佩
迪丽瓦拉
2025-07-07 10:33:05
0

华野巅峰时期有十五个步兵纵队,自第一至第十三(无第五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

步兵纵队是解放战争的主力,十五个纵队司令地位有高有低,后来的结局和归宿各异。当然十五位司令资历、战功不一,并不能相提并论。

最有含金量、战功较高、资历较深的,当属一至十纵的九位司令:

一纵叶飞、二纵韦国清、三纵何以祥、四纵陶勇、六纵王必成、七纵成钧、八纵王建安、九纵许世友、十纵宋时轮。

这九位大佬中,又以叶飞、韦国清、王建安、许世友、宋时轮为最高,都是上将。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宋上将,在华野一众司令之中,他的经历有些特殊,特殊到一般人都看不太懂。

一、一路走低为哪般

评价成就高不高,有很多标准。比如以战斗力而论,华野早期九大纵队最强的有两组:

一是新四军出身的“三虎”:一、四、六纵,叶飞、陶勇、王必成三人都是粟裕手把手带出来的头号主力。

另一组是山东八路军出身的“三猛”:三、八、九纵。三纵号称陈老总袖子里的小老虎,陈士榘到山野后一眼就相中了三纵,走到哪都点名要三纵跟着,成就无数战史佳话,48年解放洛阳,陈赓兵团迟迟打不下,三纵炮兵一到立马把206师师长邱行湘轰得满地找牙。八纵王建安、九纵许世友,这两位都是智勇兼备的资深老将。

但战斗力这个概念,其实有些模糊,不能和部队主官全结合起来。宋时轮所带的十纵以善打阻击战闻名,战斗力天花板并不高。

宋时轮后来也授上将,靠的是资历、出身和战功并行。军衔是衡量许多战将的客观标准,或许在个别人身上不太准确,但大多数人是比较合适的。所以我们列举几个成就最高的纵队司令,把宋上将和其他几位放在一起。

宋上将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初,地位一度排在九个纵队司令上面。当初陈毅到山东接替罗荣桓指挥山东大局,众所周知,陈毅元帅综合能力比较强,但在作战指挥上未臻一流,这一点不是笔者妄议开国元勋,陈老总自己都承认,此话自不必说。

陈毅到山东后面临的形势与罗帅大不一样,罗帅领导抗日,生存是第一要义,发展武装力量是主要任务。陈毅到山东,主要责任是开拓解放区,与国民党军争夺天下,打仗成了第一号任务。陈毅在军事方面独力难支,需要一位精通作战指挥的战将做助手,中央物色一番,派了宋时轮来当津浦前线野战军参谋长,这个野战军后来正式改编为山东野战军,宋时轮也接任山野参谋长。

我们说宋时轮地位比几位纵队司令地位高,源出此处。

懂军史的朋友们不免疑问,新中国成立以前,无论我军还是国民党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参谋长地位大概略低于下级部队的军事主官。比如军参谋长略低于师长,师参谋长略低于团长,野战军参谋长同理略低于兵团司令。

从这个角度看,宋时轮要低于几位纵队司令嘛!

这话对不对呢?

二、差点撤职

那时的通例,确实是参谋长略低于下级部队主官。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华野参谋长陈士榘都有过从参谋长转任兵团司令员的经历,可为明证。

但这只是通例,而不是编制条令,也不是军事原则。

清亡以来,参谋长的地位从新军阀到国民党军,再到我军人民军队,参谋长地位是逐渐上升的。

具体到解放战争初期,参谋长确实像之前一样,是偏军事技术的角色,即给司令提供情报分析、通信保障、兵力调度、作战方案甚至临场指挥等方面的支持,助手色彩十分浓重。

朱老总1948年春到华野和张震谈话,作出过类似论述,说参谋长是站在司令员影子里的人。

这样的参谋长角色,肯定不如下级部队主官重要啊!

但宋时轮在山野并不完全如此。

陈老总不擅于指挥,越细部、变化越复杂、越依赖军事专业技能的场合,他越吃力。宋时轮跟陈毅来山东就是补这个缺的。也就是说,除了提供基本助手功能,宋时轮还是担负一些临场指挥的职能。

这毫不奇怪,因为参谋长地位作用的发展就是这样,战争技术水平越现代化,参谋长地位作用越重要,从技术助手向决策助手转化了。参谋长不仅要熟知敌我情况,还要根据敌我情况拿出上中下几种作战方案。司令根据上中下方案,权衡谁好谁差,决定用哪种方案。

或者当上中下几种方案都不行,参谋长再根据司令的意见进行修改。

这样的参谋长,还怎么会逊于下级部队主官呢?他的命令,下级部队主官要执行的!

体现到军衔上很明确,集团军参谋长是少将,而师长则是大校。

宋时轮和华野初期的陈士榘,都是这类角色,即分担了司令员一定职能的加强版、现代版参谋长。

当时何以祥、叶飞、韦国清等都受过宋时轮统一指挥,勿庸赘言,陈老总把相当多职权交给了宋时轮。

这么高的地位作用,论理宋时轮应该像陈士榘一样,威风八面,一言九鼎,举足轻重。然而宋时轮却高开低走,1946年下半年作战指挥并不出色,结果在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时,陈毅向中央建议,另请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来当参谋长。

主要原因是1946年初以来山东野战军打的不是很好,有朝阳集这种小胜,也有津浦路三战的胜利,直接导火索是宋时轮在前线全权指挥的泗县攻坚战斗失利。陈士榘回忆说,山东、华中两方面都在抱怨无法集中作战,尤其是陈毅作为山东军区、新四军军部、山东野战军三合一司令员,承担的压力最大。

但是中央没有罢免陈毅——除了陈老总也找不出更适合统领这三方面力量的大佬,徐帅本来要来,身体有恙无法赴前线,锅只能宋时轮来背。

宋时轮调任新成立的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的司令员是袁也烈。或许是觉得这么安排让宋时轮难堪,厚道的陈老总一力推动山东军区的各个二级军区成立野战军,渤海军区因此搞起来一个前线指挥部,由宋时轮出任司令员,避免了给军事水平尚不如他的袁也烈当副手的尴尬。

未几,渤海前指部队改编为华野十纵,宋时轮出任司令员,从此他和叶、韦、何、陶等人平起平坐,成了兄弟司令。

这是他第一次地位下降。

第二次发生在1947年七月分兵。大家熟悉的陈唐兵团、韦吉兵团、许谭兵团,就是这件事之后的产物,华野主力一分为三,以兵团级规模行动,兵团司令员耐人寻味。三、八、十纵队组成陈唐兵团,司令员陈士榘,宋时轮成了陈士榘的直接下属。

陈士榘军事能力强,这倒没什么说的。

许世友担任山东兵团司令员,和华野副政委谭震林搭班子,司令员兼政委陈毅管总,谭震林实际履行的是政委职能,许世友的地位实际上骤然抬升,超越了十几个纵队司令,包括宋时轮。

韦国清担任苏北兵团司令员,韦系二纵司令员兼政委出身,综合能力比较平衡,但军事能力并不突出,与宋时轮比绝对有差距。二纵是华野十几个纵队中既不善进攻也不善防守的神奇存在,神奇就神奇在主官的地位一直超然。

分兵后宋时轮打了不少仗,把一个新组建的十纵带的有模有样,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华野最会打阻击的英雄部队。

转战鲁西南时,十纵在梁山北渡黄河时,被邱清泉第五军狠狠打了一下,损兵1500有余,民工4500多人。十纵本来要留在黄河南岸牵制第五军,擅自北渡导致损失,中央军委对宋时轮有意见,狠狠批评了一顿。

但此事实际是陈士榘下的命令,宋时轮奉命而行,并不存在擅自。宋时轮受了委屈,当时没有发作出来。后来由于转战中原,一直未与华野总部会和,这个疙瘩没解开。

直到1948年六七月间豫东战役,十纵匆匆从豫南杀到豫东,又充当肉盾与邱清泉兵团血战,仗打了,没吃亏,还有功,但华野总部仍然没有说法。

1948年9月打济南前夕,华野在曲阜召开纵队以上高级指挥员开会,分配完作战任务了,仍然没人给十纵说话,宋时轮一时激愤,说打不了,部队元气未复,不补人补枪补弹就不打。

毛主席听闻此事雷霆震怒,电令华野撤掉宋时轮的职。粟裕赶紧出头帮忙说情,这才挽回局面。

怒归怒,训归训,宋时轮毕竟是能打仗的,后来分配作战任务,宋时轮担任济南战役西攻城集团指挥员,终于当上了兵团级指挥员,哪怕只是临时的。

大家都知道,从战役层面看,济南战役打得很漂亮,宋时轮有功。

三、毛主席心里有数

但我们说,济南战役时的宋时轮,地位实际上略低于许世友、韦国清等人。

那为什么后来1949年初全军大整编,第三野战军四大兵团司令,有宋时轮一席呢?又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宋时轮顺利被授予上将军衔呢?

宋时轮的翻身秘诀,很多人大概都不太明白。

当然笔者也不敢说特别明白,因为这个答案是模糊的,没有特别标志性的事件,也没有谁站出来给宋时轮定性,只是这么一说,大家姑妄听之,说的不对可以讨论。

其一,开创性的能力。宋时轮因为在黄埔军校时被国民党关押过,被组织营救出来后错过三大起义,只好回乡自己拉起来一支游击队,毛主席后来说宋时轮“你也是一路诸侯嘛”。这句话可不简单,言简意赅地概括出宋时轮的开创性贡献。

其二,具备指挥兵团作战的能力。说到这个,很多人会拿长津湖战役说事。但是大家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九兵团在宋时轮指挥下确实达成了基本消灭美军一个团且一举打乱美军部署的目的,逼迫实力强大的美军集团后撤。这是毫无疑问的胜利,只不过因为战前准备上的粗糙,造成我军惨烈的非战斗减员。

如果宋时轮不具备指挥兵团作战的能力,中央军委和志司又怎么会让宋时轮一直担任兵团司令员,一直打到第五次战役才撤出呢?

从绝对实力上看,宋上将没有陈赓、邓华、杨得志等人亮眼,但人家至少是一员敢战能战的虎将。解放战争出了几次失误,过不掩功啊。

大刀虽锈,若能斫人,岂能收而藏之?

其三,带兵有自己的特点。这个不用多说,宋时轮一到渤纵,就把一帮军区部队打造成阻击之王。虽说比不上一、三、六、四、八、九纵这些头等精锐,至少二纵、七纵、十一纵、十二纵、十三纵这些部队,绝对比不上宋纵。

能成为话题大王,本身就说明宋时轮不一般。

其四,黄埔经历加成。

上过黄埔军校的我军将领,大多数都被我党我军视若珍宝。也是命运和宋时轮开玩笑,1924年宋时轮和左权、蔡申熙、邓文仪等醴陵同乡准备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中途没钱了,宋时轮主动要求回乡筹钱,再到广州找他们。结果一回乡就染病,错过了第一期。等到两年后再去,已成了黄埔五期。

后来成了国民党党务高级大佬、陆军中将的邓文仪,对宋时轮念念不忘,经常托人回国探望老同学宋时轮。

这是佚闻故事且不提。宋时轮参加红军后,担任了很长时间的参谋长职务,可见组织上对他的军事专业素质十分看重。后来从朝鲜前线回国,去当了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一当就是十几年,后来又接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直至退休。

不能带兵,没有到大军区担任司令员,宋上将难免有些遗憾,但他负责的系统亦是独一份、单开门的领域,不是给别人打下手,没有给别人当副职。避其短,用其长,宋上将心中亦慰。

其五,直脾气讨喜。关于宋时轮的暴脾气,坊间议论多矣。比如擅自北渡事件,曲阜会议要说法事件,等等。宋时轮或许对某些顶头上司有些情绪,或许在一些重要场合给人下不来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宋时轮人品有问题,相反,宋时轮不平则鸣,有事就说,不藏着掖着,快人快语,恩怨分明,倒是很让人放心的。

毛主席对宋时轮式的高级将领,一直抱有特殊的偏爱,如终生带枪(毛主席面前也能)的许上将、华野第一大炮陈参座、宋时轮,都很宽容。个中理由,大概是暴脾气之人心里不藏事?

不怕干锅巴难啃,只厌脆莲藕眼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伪... 我们知道,崇祯皇帝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面临李自成大军入城,宫内乱成一团的情况下,这时的他带上太监走...
原创 三... 想来大家都有看过三国演义吧,里面的每一环节非常的精彩,而且每个人物的性格也都非常的饱满,特别是猛将和...
原创 三... 中国古代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中,汉、唐、明占有重要地位,且国祚较长对中国古代史有重要意义。而从统治者...
老照片 80年代伯明翰 破旧的... 我们通过Richard Davis(理查德·戴维斯)的照片,重温20 世纪 80 年代的英国伯明翰,...
原创 大... 崇祯皇帝上位时,明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虽然崇祯为了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改变,但依旧挡不...
原创 传... 某日,周文王姬昌梦中见东南方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中扑来。次日,一个叫散宜生的大夫给文王解梦...
原创 清... 无论是小说《西游记》还是电影《让子弹飞》里,都曾有过 “强盗半道杀死赴任官员,然后冒名顶替跑去当官”...
原创 认... 在日本,有很多人都自称是中国人的后代,比方说很有名的山口百惠,就曾经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表示自己的祖先...
原创 二... 历史的长河中存在过许多朝代,见证时代的演变和岁月的更迭,以及人类伟大的创造发明的出现。 透过史书,...
原创 战... 公元前270年野心勃勃的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要想一统天下,就得先啃下这当前最强对手,如灭得齐国,其它...
探古迹,访新颜,在广州南沙赴一... 领略岭南水乡的风情、探访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多彩的夜间活动解锁海滨夏日的乐趣。暑期来临,广州南沙以丰...
广西龙州发现清代八角茴油蒸馏遗... 本报电(庞革平、黄华江)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管理中心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原创 人... 2004年9月11日,一部电影的上映引来了全球的关注。那就是由特瑞·乔治执导,唐·钱德尔、苏菲·奥康...
“盛装舞步”千年前曾流行西域 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彩绘泥塑舞马俑。新疆博物馆资料图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在奥运会马术比赛中...
原创 长... 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李庄村中心,矗立着一座武庙,也被称为关帝庙。这里修建于元至大二年(130...
原创 清... 自从清朝进入中原,建立统一的王朝之后,中华民族就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不过,儒家思想却得到继承,并且发...
原创 庐... 1959年彭老总落难后,其他开国将军都对彭老总避而远之,唯有这三位将领还来看望彭老总,并安慰彭老总,...
原创 日... 在二战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日军不顾一切,甚至不做任何战术动作,就向对方发起了冲锋,在冲锋...
原创 甘... 我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年少成名的天才,其中三国时期的曹冲、战国末期的宰相甘罗都是令人瞩目的人物。然而,...
原创 4... 前言 提到朱光,毛主席十分熟悉,知道他和自己一样,都是爱书之人。或许这与朱光的先祖,有着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