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朱元璋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奠基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功劳最大的人。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建立者,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同的是李世民和朱元璋对待工程的态度大相径庭。李世民对功臣基本上都采取了安抚态度,让功臣们颐养天年。朱元璋则对功臣大打出手,大部分功臣都被他杀死。究其原因,既有他们作为一个帝王,出身个人素质,家庭影响的原因,也有当时时代的原因。
1.两个人的出身和家族不同。
李世民出生于军事贵族家庭。他所在的家族在唐朝之前就显赫已久,李家结交了当时很多的名人能士,组织了自己的班底。很多人世代就和李家有很好的交情,所以在得了天下以后,大家关系同样和谐,利益和权力的分配都有明显的边界。皇上就可以对他们放心。
朱元璋就没这么好运气了,他完全是农民出身,家里遭饥荒,只剩下他和他的大哥活了下来。多年的艰难流浪生活,让朱元璋养成了猜忌,防备心强,做事残忍的性格。这种性格在乱世时期,对人的生存很有作用,但到了治世,就成了妨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致命因素。
2.唐明两朝的社会形态不同。
唐朝是一个由世家大族为主导建立的王朝。皇帝和功臣都靠自己家族的力量实现政治上的统治,皇上对功臣并没有绝对性压倒优势,他们之间很大意义上是合伙人关系。而且唐朝初年功臣所在的家族,强盛已久,在地方上的势力很大,唐太宗如果杀害他们,必将招来严重叛乱,则对国家造成很大的不稳定。
到了明朝,中国早已经进入了平民社会,改朝换代,领导人都是农民出身,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在王朝建立后,需要重新组织分配权力和利益,所以说到了在分配权利时,大臣和皇上的矛盾就越发严重,斗争的结果就是皇上将有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人全部干掉,最后自己一家独大。因为大家都是平民出身,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皇上杀掉功臣也不会在地方上引起强烈的反弹,反而可以用更忠于自己的人到地方上做官,从而稳定王朝的秩序。
综上所述,李世民可以厚待功臣,而朱元璋只能发疯,大肆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