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曾威名赫赫的徐老虎因旧病复发,在战场前线累得吐血,转移到了后方休养,从此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然而,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说,徐海东不仅要评为大将,而且还要位列第二名。
十大将里,唯一没有没有出席授衔典礼的就是徐海东。当时他正在大连养病,当他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还仅排名在无冕之帅粟裕之后,位列黄克诚、陈赓等之前,他感到受之于愧。曾向周恩来总理提出:“我长期养病,为革命工作太少。听说中央准备授我大将军衔,感到有愧。我请求将我的军衔降低一些。”
周总理却说:“考虑到你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正合适。”
那么徐海东从1940以后,就没有参加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何还能位列大将第二名?如果他参加了,那就不是大将,而是元帅了。
被蒋介石称为“文名一大害”
徐海东早年因机缘被八卦掌传人范青峰收为弟子,学得一身好武艺,参加革命后常常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他作战勇猛,打起仗来不要命,爱打仗不爱当官,当上军长了还喜欢带头冲锋,让国民党军队谈虎色变,被称为“徐老虎”。
徐海东参加过北伐战争,也参与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建立,他率领着红25军粉碎了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三个月“围剿”的计划,被蒋介石称为“文明一大害”。
孤军长征,蒋介石称“徐海东不死,国无宁日”
提到长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苦,长征过程中还损兵折将。在军史上,我们想到的也只是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了长征。但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长征,徐海东率领着红25军历时10个月,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先行抵达陕北,率先完成了长征。
1932年,蒋介石亲自率领50大军围剿鄂豫皖根据地,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进入到川陕地区。留下了红25军与敌周旋,徐海东率领部队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但红25军从一万人锐减到4000。
1934年11月16日,徐海东率领不到3000人的红25军开始长征,“围剿”徐海东的国民党军在10万人左右,徐海东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其他三个方面军。但徐海东进入陕西省界之后,就开辟了50万人口的苏区,并且补充了数千青年参军。
1935年7月,徐海东偷袭了胡宗南后方基地天水城,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军需物资,迫使蒋介石调集阻截中央红军的7个师回援,打乱了蒋介石对一、四方面军的阻截计划。相比于其他三个方面军的落魄,徐海东的红25军到达陕北时军容整齐、装备精良,每个连队差不多都有6挺机枪,这样的装备即使是建国后的解放军连队也未必能与之媲美。
恼羞成怒的蒋介石称“徐海东不死,国无宁日”,将徐海东与毛主席、朱老总并列为全国通缉悬赏金额最高的三个人。
徐海东抵达陕北之后,善打恶战和硬战的徐海东在劳山和榆林打败两次强敌,使得东北军不敢西进,保住了红军最后的一块落脚点,及时有效地守卫和巩固了陕北苏区。如果没有徐海东的红25军,那么红军长征的意义就失去了,爬完雪山,走过长征的红军主力将没有落脚点,历史将重新改写。
长征是世界军史上的一个奇迹,徐海东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其他红军部队经历长征,部队都大大削弱了,但红25军经历长征,无论是在实力还是人数上都得到了增强,是经历长征中唯一一支越打人数越多的部队。
徐海东选对了方向,还给了救命钱
徐海东被授予大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选择跟对了人。毛主席是一位念旧的人,也是一位十分注重感情的人,在他困难之际,徐海东毫无保留地站在了他的一方。
毛主席多次说过“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让毛主席感恩了徐海东一辈子主要是在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徐海东对中央红军的态度。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时,徐海东率领部队迎接中央红军,第一见到毛主席,徐海东就表现出对中央极大的尊重和绝对的服从。
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人生地不熟,人困马乏,穷困潦倒,不得不向徐海东“化缘”。得知中央红军的处境,徐海东二话不说,拿出红25军账户上仅有的7000大洋,送给中央红军5000。并且抽出了许多重要物资和大量驳壳枪送去,每个班还挑选一把最好的机枪送给中央红军。就连他最精锐的骑兵团都调拨给中央红军指挥。
徐海东这是给了中央红军的救命钱,解决了中央红军吃饭穿衣的问题,对于中央红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徐海东是红四方面军的人,但在张国焘藐视中央,甚至是讹诈中央的时候,徐海东却选择站着了毛主席的一边 ,反对张国焘。
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地位上受到挑战之时,得到了兵强马壮的红25军支持,还得到徐海东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大将。这让自尊心强,爱恨憎明的毛主席记了徐海东一辈子的恩情。
所以徐海东虽然在1940年之后就退出了战场,但还能够位列大将第二名,真的是实至名归!如果不是他打仗时喜欢冲锋在前,以至于落下很多病根,导致他1940病倒在了战场上。那么,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授予元帅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