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四十三岁的宋真宗满脸喜悦地问开封知府周起:“你来是不是知道朕有喜事了?”周起回答说:“臣不知道。”宋真宗高兴地说:“朕生了一个儿子。”说完宋真宗从怀里掏出喜钱赏赐给周起。这个刚出生的男婴就是宋仁宗赵祯。宋真宗太想有个儿子了,之前生下五个儿子都没成年,次子赵祐被立为皇太子也在八岁时夭折。
赵祯的生母是服侍刘皇后的宫女李氏,宋真宗偶然的一次临幸就有了身孕。李氏在跟宋真宗登砌台欣赏汴梁城风景的时候,不小心把赏赐的玉钗掉落在高台下。宋真宗看见说:“若玉钗完好无损你就会生个儿子。”太监下去捡回玉钗发现那么高竟然没有摔坏。宋真宗心里很高兴,认为自己的话会应验的。
赵祯出生后宋真宗对外宣称是皇后刘娥所生,由妃子杨婉仪哺育。因此宋仁宗叫刘娥为大娘娘,杨婉仪为小娘娘。尽管四十多岁得子,宋真宗还是很担心。他没对赵祯进行特别敕封,只封为庆国公,月给俸钱二百千。
宰相认为这样对待皇子不妥,应该加封王爵,宋真宗没有答应。此后的八年里朝廷大臣屡次上表请立皇太子,宋真宗都不同意。天熙二年宋真宗患中风,大臣们再三请求下才答应把赵祯立为皇太子。
乾兴元年二月,五十五岁的宋真宗再次中风,这次更加严重,已经卧床不起,还失去了语言功能。所有人都知道宋真宗这次是没希望了,延庆殿内外聚集了各方势力。一时间暗潮涌动,展开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大战。
首先是皇后刘娥,她在延庆殿内间守着隔着帘子听大臣们探视宋真宗的对话。刘娥代表的是外戚,包括重臣钱惟演、王曾等人。其次是有八贤王著称的赵元俨。他是宋真宗的弟弟,排行第八,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八贤王的原型。
赵元俨为人仁厚贤孝,又刚直不阿,严毅不可犯,在朝中很有威望。他更是闻名外夷。燕冀小儿夜啼,家长都拿赵元俨吓唬孩子说八大王来了,孩子吓得立刻止哭。宋真宗对这个唯一仅存的弟弟非常宠爱,历任诸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迁太傅兼中书令、陕州大都督,封为泾王。
宋真宗几个儿子夭折后到四十多岁还无子时曾有意将来把皇位传给这个比自己小十七岁的弟弟。赵元俨也有弟承哥位的野心,一是之前宋真宗儿子都夭折,现在赵祯才十二岁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二是他爹赵光义就有过这样的先例。此时他才三十七岁,正是年轻有为大展宏图的时候。
得知宋真宗重病赵元俨就来到了宫里,在延庆殿守着宋真宗日夜不舍得离开。(时仁宗幼冲,八大王元俨者有威名,以问疾留禁中,累日不肯出,宰执患之,无以为计。)
祖制规定皇子有府邸后不能在宫里留宿,但赵元俨是寸步不离宋真宗床前。夜里困了就在延庆殿外靠着柱子睡会,皇后刘娥和众大臣们虽然对他违背祖制的行为不满,但都不敢说什么。第三方就是年仅十二岁的赵祯,以宰相丁谓等人支持他。丁谓等探视宋真宗见他紧缩眉头愁容不展,就问道:“陛下这么忧虑,是不是担心皇太子年幼?”宋真宗现在不能说话,他听到后就点点头。丁谓说:“皇太子聪明睿智,天命已定,臣等竭力奉之。况皇后裁制于内,万务平允,四方向化,敢有异议,乃是谋危宗社,臣等罪当万死。”宋真宗闻听后脸上逐渐有了喜色。
第二天深夜,宋真宗眼看是不行了。皇后刘娥在内间,赵元俨在宋真宗床前。大臣们围在病床前急切地问皇位传给谁。宋真宗艰难地抬起右手指了指胸口,又展五指,再出三指。(时皇八弟燕王独存,仁宗先已建储,方年十三。观上意,盖有所属。)
等大臣们退出,皇后刘娥令近侍追上,传谕说:“刚才皇上展五指,又出三指,只说三五日来疾势稍退,别无他意。”大臣们心里明白,都没敢说什么。
夜里寒冷,赵元俨想要杯热水洗手脸。有大臣用案上墨笔在金盂中搅动,把热水染成了黑色。宫人把热水递给赵元俨,他看到热水颜色大惊失色,认为水里有毒,有人要毒杀他。赵元俨立刻出延庆殿上马出宫放弃了争夺皇位发念头。
当夜宋真宗驾崩,赵祯在延庆殿东楹即位,尊皇后刘娥为皇太后,军国事兼权取太后处分。刘娥身穿帝王龙袍临朝称制,罢免了支持宋仁宗的宰相丁谓等人。她在朝堂上问大臣:“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女皇帝?”大臣回答说:“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年幼的宋仁宗自此也平安无事。
十一年后刘娥病逝,二十三岁的宋仁宗才正式接管朝政,继而也公布了自己的身世并非刘娥亲生。此事轰动朝野,宋仁宗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刘娥)生前的事妄加议论。
赵元俨活了六十岁,刘娥掌权后他担心被刘娥报复,就装疯卖傻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宋仁宗对他尊敬有加,准许他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他重病时宋仁宗亲自去探望,亲手给他端药。死后追封天策上将军、徐兖二州牧、燕王,谥号恭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