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侵占东北14年找不到石油,为何后来新中国,却发现巨型油田?
迪丽瓦拉
2025-07-08 00:34:25
0

日本明明占据了东北14年,却没有在这里找到油田,最终灰溜溜的回国。而建国后,我们却在这里发现了大型油田,最终成为了新中国崛起的资粮。

那么,为何日本在东北14年时间,都没有找到东北地区的油田呢?东北地区的油田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日本人找石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我国东北基本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日本侵占东北后,其实就已经开始石油方面的勘探了,当时的日本对于东北地区能勘探出石油,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

因为早在1914年,美国的美孚公司就与北洋政府进行过合作,在我国的很多个地方都进行了石油勘探。

而这一次的勘探的结果并不算好,虽然发现了63个油苗,但基本都因为开采难度问题以及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交通问题,而没有开采价值。

当时世界上刚刚兴起采集石油的热潮,各地的石油储备还很足,因此对于相对贫瘠,以及开采难度过大的油田,很多公司都不愿意接手。

当时的勘探队伍结束任务后,对我国东北部地区的油田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以考察过的大部分地区的岩层年代,与岩层类型上来看,都没有产油的可能。

而苏联专家在1930年的《远东矿业》一书中,也认为中国只有新疆和东北地区的岩层表现比较好,有可能找得到石油,其他地区的找到石油的概率很小。

有着专家的背书与总结,日本当时对于在东北地区找到大型油田,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所以在彻底占领了东北后,日本立刻派出了勘探队伍,在东北地区进行全面的勘察。

日本派出的勘探队像打洞的耗子一样,到处钻井,但就是钻不出东西来,虽然也有少量的油气储备,但不管怎么找都找不到大油田。

1935年,日本人扩大了自己的钻探范围,在黑龙江扎赉诺尔进行了多次打孔钻井,前前后后一共钻了14次,但只有一口井发现了沥青,其他井要不就啥也没有,要不就遇到了很硬的岩层,打不穿。

日本经过研究认为,这块地下面应该会有一个断层,有断层就不会有石油储存,因此最终放弃了在这里寻找石油。

但日本找的不仅仅是这一块地方,他们后来又调遣了16口钻机,并向南出发,一路边走边找,在东北的十多个地区进行了钻井探勘,最深的井达到了2000米左右。

不过就算这样努力,日本最终还是没能在东北找到油田。

东北这个被公认中国最有可能产油的地方,都没能发现油田,那其他地区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也因此,当时的中国被全世界默认为是贫油国家。而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还是因为当年在石油勘探上的理论并不完善,因此当年的专家根据已有条件分析,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国找到油田

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十余年,到处打洞钻井,但就是找不到油田的位置,甚至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个贫油国家。

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却在东北地区发现了巨大的油田,为中国的发展与壮大扎了一剂强心针。

那么日本没有发现的油田,我们是怎么发现的?我国的石油工业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其实当年的日本一直没能发现我们东北地区的油田,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是毕竟那时候是战争年代,日本虽然分出了一部分精力在这件事上,但长期的战争让他们的财政状态也并不算好,也没有足够稳定的环境给他们去安心寻找。

其二就是,当年不论是寻找油田的理论,勘探水平乃至钻机的水平,都有所欠缺,因此很多地方即使有油,以当时的技术能力也勘探不出来。

另外,当年石油工业刚刚兴起不久,全世界可开采的油田极多,因此在一个公认的贫油国家去不断寻找新的油田,不如去找一个已经探明的油田。

因此,虽然日本一直没有放弃在东北寻找油田,但力度始终不算很大,最终战败了也都没找到,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出了中国。

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两党之间的战斗也非常激烈,因此我们也没有寻找油田的机会。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意识到要是在国内找不到石油,那么后续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制约。

当时在国际上,我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非常差,因此很多石油交易无法进行,要是靠着苏联等国的支援,又不足以发展国家的工业。

因此当时中央下令,一定要找到油田。

1950年,燃料工业部邀请了30多位地质专家,希望专家们能够给出我国石油资源的一些建议,并商讨一个方向。

在专家们的研究下,大家还是一致认为应该把中心放在概率较大、有一定勘探基础的地区。

那么这样的结论下,方向其实相当明显了,首选其实就是东北地区。

这里不仅有国内外多个专家认为有石油储备,日本人当年勘探也留下了一些技术基础,甚至排除了一些地方的可能。

虽然这一次的商讨,并没有直接把工作方向定在东北,但东北地区有石油储存这件事,是大家公认的情况了。

到了1953年,援助我国的苏联地质专家组,来到我国进行石油方面的考察。

这一次的考察为期5个月,考察的结论也最终确定了我国的工作方向,当时的苏联专家认为,松辽平原是最有可能产油的地方,因此建议在这篇地区开展普查。

1955年开始,我国对全国范围内有可能产油的地方进行普查,当年的8月开始,东北地质局对松辽平原进行探查工作,而这一查就是4年。

毕竟松辽平原的面积在30万平方公里上下,这样巨大的体量需要细致的排查,属实是很消耗时间。

好在结果是好的,经过4年多的排查与勘探,最终在1959年时,一个勘探井中出现了相当稳定的出油,大庆油田就此被发现。

大庆精神

日本控制东北地区14年,在这里多次勘探却最终没有找到油田。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在东北地区发现了一个相当巨大的油田,最终被起名为大庆油田。

那么大庆油田的发现,对于我国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这座油田为我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呢?

1959年底发现大庆油田后,全国上下一片振奋,虽然在此前的全面普查中,也并非在国内其他地方没有发现油田,但储量都相当小,出油并不稳定。

而大庆油田经过多轮的探勘、检查后,已经能确定这地方的储量相当大,因此这里一跃成为了国家重点工作的对象。

为了保证这一次大庆油田会战的顺利,我国动用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

当年的中国刚刚起步不久,苏联又撤走了他们的专家队伍,我们的压力一下子变得很大。

中央当时要求全国各省各部门,都要调拨资源到大庆去,钢材木材一车车的往大庆拉,就连不少地区的生产线都被搬走了。

而全国人民也都对大庆油田的开采工作非常上心,单位和国家一号召,不少人举着手报名,去大庆的名额都是抢着要。

学习地质、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们,也都纷纷报名,想要前往大庆工作。

就这样,我国在短短一个月内集中到了各类资源7万多吨,参与会战的职工4万多人,技术工作人员约4000人。

1960年5月时,从全国各地前来的研究者、学生以及工人们,在大庆汇聚一堂,大庆石油会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虽然找到了油田,也有了工人,但想要快速提高产量,这依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

当时的大庆油田有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测算出来的压力数据东都偏高,这样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下,很多开采工作就不能准确进行。

大家认为,这并非是油田或器械的问题,大概率是计算方式的问题。

可当时使用的计算方式只有赫诺法,这是经过西方多个国家使用,完全成熟的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才二十多岁的王德民不愿意放弃,因此他挑灯夜战寻找资料,不断地翻阅苏联和西方的相关文献。

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王德民他们能住在牛棚里,已经算是对技术人员的优待了。而资料室距离牛棚还相当远,因此不得已,他只能每天都住在资料室里。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王德民推导出了更加细致,更加方便,超越了赫诺法的压力计算公式,而这个公式最终被他以这片土地的名字进行了命名,叫做“松辽法”。

像王德民院士这样的事迹,在整个大庆油田会战中数不胜数,我们的技术也在一次次的困难中不断被磨砺和进步,石油工业也逐步发展了起来。

日本人没有做到,美国人没有做到,苏联人也没有做到,但我们做到了,我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在东北找到了这片宝贵的财富,找到了这个让我国石油工业腾飞发展的核心!

到了现如今,大庆油田依然是我国产出原油的主力军,是我国的石油工业的支柱之一,而大庆的精神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琅... 导语:《琅琊榜》到了最后,莅阳长公主捧着谢玉的手书作为首告,由此拉开了当年梅岭惨案的翻案序幕,然而面...
原创 皇... 在古代中国,母壮而子幼,太后摄政专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最早的秦国宣太后,到最后的慈禧太后,都是如此。...
原创 史... 咱们都知道历史人物都是影视作品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今天要聊的这位叫做狄仁杰。狄仁杰这个名字听了相信你肯...
原创 史... 这真是一名奇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个做过两国正牌皇后,并且先后六次被立为皇后的奇女子。那么,这到底...
原创 1... 1970年,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也许是想到了自己走后的新中国,主席忧虑重重地叮嘱唐闻生:“等我死了...
原创 鬼... 春秋战国是我国第一个大乱世,同时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即使到现在仍然对后世有着很...
原创 蒙... 蒙古黄金家族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黄金家族是指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是指...
昭通古城的迟家大院重建后的样子 迟 家 大 院子= 位于昭通城挑水巷和广东会馆之间的迟家大院,从规模与形制上可与泰来街的李氏家祠媲...
原创 他...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个人,他两当中的一个人让溥仪宣布退位,另外一个人把溥仪请出了紫禁城。但是解放后...
元朝末年,虱母仙何野云留题,惠... PS. 下面故事,是陈友谅幕僚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故事,与其他名字是“何野云”的人无关。(世上有多位同...
原创 1... 于 1964 年时,战功赫赫、威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王近山,因与妻子离婚一事轰动全国,甚至还被撤职、下放...
原创 1... 提起开国元帅彭德怀,世人无不为其晚年的遭遇而感到叹息、心酸。众所周知彭老总在万年失势一事,源自 19...
自信的湖南师大,应该写得下胡适...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官微引用胡适教育观点引发的舆论风波,将历史人物评价、学术自由边界、高校独立精神等重...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纪事,很多人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当中,其实,真实的三国纷争远比...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交通要冲,长期处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语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态,孕育...
原创 一... /文花开无田/图《重耳传》等电视剧照 一匹骏马能够做什么呢?在古代物资短缺的年代,它可以是战略物资,...
原创 一... 2013年3月,江苏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的一施工工地意外发现了一座墓地。考古人员闻讯而来,大家...
原创 宰...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已经即位将近一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逃往终南山的寺庙...
台湾鬼谷文化学会参访团到鹤壁参... 中国台湾网3月21日讯 3月15日至18日,台湾鬼谷文化学会创会会长张益瑞一行80余人到鹤壁参访交流...
原创 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郑国的衰亡。春秋初期,郑国在一代明君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跃成为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