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葬礼现场,三军仪仗为其抬棺,举国哀悼
迪丽瓦拉
2025-07-08 01:03:19
0

中国是英雄的国度,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我们的国家从不缺少英雄,只要国家需要,就会有人挺身而出。在任何时候,国家的利益都远高于个人利益。 每个有识之士都相信,先有国家,后有家庭和个人。

在新中国刚刚起步的时期,各方面都百废待兴,尤其是科技研究。那时,各个领域的发展得到了归国的海外留学生帮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放弃了外国的优良实验条件和舒适的生活条件,选择在祖国贫穷的时候回到祖国。

本文的主角就是我们从小就在课文里学过的人物——钱学森。

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一年前,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从日本留学归来,回到中国,所以钱学森从小就有机会接受西方教育。面对人生的选择,钱学森毅然跟随父亲的脚步,出国求学。

钱学森选择的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关于专业问题,钱学森和他的父亲有强烈的分歧。他的父亲觉得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目前还没有起步,即使他留学回来也是没有用的。

但是钱学森认为,正因为目前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为零,才需要有人迈出这一步。航空航天理论是航空航天事业的基础,钱学森认为有必要继续下去。

面对争执不下的钱学森父子,钱均夫的好友蒋百里出面调解,一边安慰钱均夫孩子大了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一边说服钱均夫支持孩子的决定。蒋百里的介入最终让钱学森的父亲妥协,钱学森也开始了他探索航空航天工程的留学生涯。

当时,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对外界充耳不闻,只专注于阅读圣人书籍。钱学森也这样做。他整日埋在书本中,但仍然有很多外国老师和学生,对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存在歧视心理。

钱学森第一次与冯·卡门教授一起学习时,这位教授并没有对这名东方面孔的留学生给予太大的关注,但是钱学森像黏糖一样站在他身后整日提问,下课后就像海绵一样学习该领域的知识。

随着时间的流逝,钱学森的出色成绩终于使冯·卡门对他钦佩不已。他先是获得了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然后应冯·卡门的邀请进入他的实验室,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二十八岁的钱学森和冯·卡门共同建立了新的理论公式,那时他已成为享誉全球的空气动力学家。

受国召唤,毅然回国

1949年是影响历史的重要一年。 钱学森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非常兴奋,他刚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想和他的妻子、孩子一起踏上回国的路。

但是,当时美国的政治环境非常紧张,许多与中国相关的人员遭到了彻底调查和拘留。 许多和钱学森一样想要回到中国的国际学生都被监禁,钱学森为他们奔走,但自己也受到了美国政府的监视。

美国一位将军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值五个师的兵力,所以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得到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就绝不能放任他走。他们找到各种借口给钱学森们,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合理的指控。

美国政府不仅蛮横地扣留了钱学森的笔记和书籍,限制了钱学森及其家人的个人自由,甚至没收了钱学森的财产。 同时,美国政府一直派人挑拨钱学森,企图说服他留在美国,美国的环境和力量能使他的专业技能更容易发挥价值。美国非常想得到钱学森这样的稀有人才,千方百计地阻止钱学森返回中国。

钱学森对祖国的热情没有因困难而熄灭。 他的妻子蒋英表示完全支持丈夫的决定。日子很艰难,但是夫妻俩两人没有怨言。

在想方设法将信寄给父亲的好友陈书通,告诉他一家人在美国的现状后,陈书通赶忙将钱学森渴望归国的心意向上通报,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在与美国就钱学森问题的多次谈判会上,中国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让步,真诚地希望美国可以释放被被无理拘的中国科学家,在这期间中美经过了无数次的交涉,最终以释放美军被俘虏的飞行员作为交换才终于让钱学森等到了回国的机会。

两弹一星成就的来之不易

上世纪50年代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为了能够在世界上真正站起来,避免落后挨打的局面,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定决心,要让中国拥有两弹一星。

1956年钱学森向国家递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再一次强调了航空航天领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经过中央的反复讨论后,同年便建立航空工业委员会,由钱学森主持国家的航空航天建设工作。

但那个时候中国的研究条件比起美国差距较大,但钱学森身不畏艰难,他认为现在的艰苦奋斗是为将来的长远发展打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未来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才能走的更远建的更高。

钱学森扛起了两弹一星的大旗,远赴西部无人区展开研究、试验,为了保密,他甚至没有告诉妻子此行的目的,只是告诉妻子自己要去执行一项秘密的任务,让她不要担心,这一走就是许多年。

钱学森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在艰苦的条件下每天潜心研究。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当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出现在戈壁滩时,钱学森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将显著提升。

2009年,钱学森逝世,为了纪念钱学森对新中国作出的突出贡献,由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为钱学森抬棺,许多人慕名而来为这位伟大的两弹一星元勋送行,举国上下都深深地陷在对钱学森的哀思中。

而与钱学森恩厮守一生的蒋英,被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在钱学森的棺椁旁,她要送自己的丈夫最后一程。

2012年,蒋英去世,她去了另一个世界与钱学森团聚。历史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这对夫妻舍小家为大家作出的伟大贡献和牺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雄才大略,在沉寂一段以后,重新在红军的作战行动中显现出来。 19...
原创 程... 程子华在战争期间立下过赫赫战功,历任晋察冀代理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临时闭馆公告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临时闭馆公告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为了全面提升基本陈列的展示和教育效果,为广大观众提...
原创 司... 在今年的历史圈子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算是一个热门人物,有关他的讨论也比较多。而和他联系最多的话题,...
原创 古... 1329年,陕西遭逢大旱,史书记录仅仅五个字:大饥,民相食; 这是中国几千年民生多艰的一个缩影。 ...
原创 申... 《竹书纪年》记载:“先是,申侯、鲁侯(怀疑是曾侯之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竹...
原创 易... 百家讲坛作为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易中天是其中最为熟知的一位专家学者。回想起易中天老师在百家...
原创 宁... 在宁夏六盘山脚下,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古墓,里面躺着两具骸骨,双臂紧紧交叠,腿交错在一起。考古人员来到现...
原创 “...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开始全面否定中国历史,将五帝夏商归于神话传说,甚至还提出“中华人种西来说”等等。殷...
了解历史事件本身的重大意义!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历史知识,似乎总是更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
原创 黄...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大门为高大牌坊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水泥结构,绿瓦...
原创 教... 清朝末年,一场起义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掀起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太平天国的建立。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中...
原创 国... 1946年,国军中将之子吴群敢收到任务,前去接头,面对来人他竟脱口而出:爸! 吴群敢身为我党地下人...
原创 国... 引言 1946年,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还是李延年。他到处吹嘘:如果有10个74师,中国很快便能统一。 蒋...
原创 宋... 宋真宗时期,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件,即辽国萧太后携20多万辽军南下入侵宋朝。在这段令人揪心的历史...
原创 张... 张飞张三爷可能是吕布天生的克星。虎牢关下,不可一世的吕布自认为能够以一己之力便摧毁关东十八路诸侯联军...
原创 老... 作为一个拥有极大的称霸全球野心的国家,美国近些年来在背地里搞出了许多令人所不齿的小动作。 可这样一个...
原创 给... 众所周知,老蒋此人睚眦必报,许多反对、得罪他的人,或多或少遭到了他的报复。“山东王”韩复榘,明面上他...
原创 犯...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与汉武帝是经常被并列提起的两位“千古一帝”,史称“秦皇汉武”。秦始皇与汉武帝对中...
原创 叶... 1991年12月25日晚,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着摄像机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