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为何要将三个儿子,都送给了别人呢
迪丽瓦拉
2025-07-08 17:32:10
0

大家知道:曾志是陶铸同志的夫人、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可鲜为人知的是,她的一生,曾经受过诸多的险境与苦难。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她与其三个儿子的故事,题目如下:

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为何要将三个儿子,都送给了别人呢?

一.改名明志闹革命,巾帼从不让须眉

曾志,原名曾昭学,于1911年4月4日出生,是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人。她13岁时她考入了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曾志积极参加反对旧礼教、反对男女不平等、反对官僚军阀活动。初步启蒙了革命意识。

民国15年(1926)8月,曾志考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她在报名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曾志”。当同学问:“为什么要改名?”时,她回答道:“我就是要为我们女性争志气!”

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志为了成为一个彻底的革命者,给母亲写信:坚决解除了父母包办的婚约,头也不回地踏上新征程,一去实践自己的豪言壮志。

曾志在从讲习所毕业去往中共衡阳地委工作时,结识了自己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和教导者、后来成为她第一任丈夫的夏明震。夏明震当时是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部长,而他的哥哥就是那位喊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人物夏明翰。

可惜夏明震也如同几位兄弟姊妹一样,在和曾志新婚不久后。就在湖南农民暴动中,被不满焦土政策的暴民们乱刀砍死在了血泊之中,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仅21岁)。当闻恶讯赶来的曾志,望着地上曾经与她朝夕相处,现如今被乱刀砍得没有一处好地方的夏明震,难过得一滴眼泪都流不出。

曾志掩饰住情绪,不让旁人看出她的难过,就连夏明震的葬礼也没有去,因为她深知:革命事业永远是她人生的全部,而留给悲伤的时间则不允许持续太久;身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有比耽于儿女私情更重要的事等着她去做。

二.为专心革命工作,连送三子给别人

慢慢走出阴影的曾志,后来在跟随部队转移井冈山时,同一起在师党委办公室工作的第七师党代表蔡协民,在朝夕相处中滋生了爱意,随后结婚了。

婚后不久,曾志难产三天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他应该是夏明震的遗腹子。可是因为革命工作实在繁忙,她与当时不少革命者的选择一样,含泪把自己的第一子送给了别人。

三年后,曾志再一次生下一子。这一次,为了节约组织的活动经费,加上确实没有时间和能力抚养,她又做出了和上一次一样的决定,把第二个孩子也送走了。

可怜的是这个孩子,在送人后的半月就夭折了,从此与母亲天各一方,永远不能相见。蔡协民埋怨过她,她也因此事自责许久,但革命尚未成功,自己的步伐不能有半分停滞。1938年,曾志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儿子,结果与前两次一样,曾志又“狠心”地把孩子送走了。

三.解放后找儿子喜忧参半

1934年,曾志的第二位丈夫蔡协民,因为被叛徒出卖离开了人世和深爱的曾志,她再一次经历失去爱人的悲痛。这次婚姻结束后不久,曾志与陶铸在福建因为革命工作,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随后因为感情的加深,顺理成章成为真正的夫妻。

这对革命夫妻于1941年在延安,生下了女儿陶斯亮,并且一直结伴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解放后,曾志在工作之余,开始寻找她失散的二个儿子,但是,其结果却是喜忧参半。

当曾志把第三个儿子找回来时,望着眼前这个明明17岁却看起来只有11岁的孩子,瘦弱的只剩皮包骨头,还跛了一只脚,她内心五味陈杂,对他深感遗憾和抱歉。

而曾志的大儿子,在早年送给了井冈山一位石姓副连长收养,取名石来发,在其养父母去世后,一直靠乞讨为生,长大后成为一名在井冈山耕种的农民,并且娶妻生子。当解放后,身居高位的曾志希望他回到自己身边时,石来发还是愿意留在井冈山。

当曾志知道大儿子的意愿时,也没有因为私情而滥用职权,为自己的儿子做些什么,在她看来,母子二人还能活着相认已经是极大的幸事。

值得欣慰的是:曾志的大儿子石来发,后来不仅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四个孙女,还有第四代曾孙子及曾孙女。

这也许印证了夏明震哥哥夏明翰牺牲前写的两句名诗:“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如今,夏家不仅有后来人,而且已经传到第五代了。

四.投身革命的一生

巾帼英杰曾志的一生十分坎坷。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倾路线”的迫害,她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严厉的党纪“处分”。在家庭生活中,两位伴侣夏明震、蔡协民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先后为革命捐躯。为了革命,她曾将三个亲生儿子先后送人抚养。

1938年曾志与陶铸同志结婚,可婚后不到一年,陶铸同志又被捕入狱,5年杳无音信。尽管如此,曾志依然在闽东一带和叶飞同志一起领导游击战争。

其实,曾志与陶铸同志的唯一女儿陶斯亮也与他们分开过,那是在1945年当陶斯亮刚4岁时,革命斗争的高潮又来临了,根据党的需要,陶铸和曾志同志将被派往东北沦陷区组织敌后游击斗争。

母女俩分别时,曾志无法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和女儿团聚,就十分郑重地对收留女儿的同志说:“我们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你了,如果我们回不来,这个孩子就是你的。”她和陶铸同志在向毛主席辞行时明确表示:“为了革命,决不考虑个人得失,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

当时毛主席充满激情地赞叹道:“这才是陶铸和曾志!”在艰苦岁月里,每当革命和家庭生活发生矛盾时,曾志同志总是这样“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因为她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舍得一切。

总之,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曾将三个儿子都送给了别人。充分表现了她为了革命,不顾自己一切的可贵精神,值得人们敬仰与学习。

我们应该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认真学习与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不少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在红军时期,最年轻的红军战将寻淮...
原创 美... 为什么美国能够击垮前苏联,但却难以战胜中国? 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在其实力的巅峰期,军事力量一...
原创 中...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在我国古代,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饥荒,许多人未能安享晚年...
原创 宋... 1949年6月,三野的23军军长陶勇率部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役,战后返回杭州驻防。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
原创 贵...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在访问贵州安平县时,偶然发现安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他对此产生...
原创 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已经尘封的历史,时间回到几代之前。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是泰国的查克拉邦瑟王子,他出...
刘黑闼到底有多厉害,他杀了哪些... 这么说吧,巅峰时期的刘黑闼,也只有李世民能打败他,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唐将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 李神通...
原创 苏...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大清洗”是苏联历史中一段非常黑暗且充满悲剧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
原创 你... 慈禧太后,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在那个女人地位低微的封建社会里,慈禧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手腕,巧妙地一步...
原创 中... 虽然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的国家,却并未真正向中国道歉和赔偿。更有...
原创 清...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一前一后离世,隆裕皇后肩上压得沉重的两座大山终于崩塌,41岁的她不...
原创 俄... 中国近代历史中,面临过众多的内外挑战,国家屡次陷入困境。国内的贫弱与外部的列强侵略,使得中国无力应对...
原创 上...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在近代的繁荣崛起,是因为民国时期将首都迁至南京,这一论述未免太过简单化。实际上,从...
南明最后一位战略大师,差点让明... 随着1644年北京的陷落与满清的入关,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即将划上句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明王...
原创 泰... 当提到世界历史上最致命的船舶灾难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往往无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即使在一百多年...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评选》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且波澜壮阔的朝代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培养出了...
原创 斯...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在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
丈夫被大清皇帝打败,她选择入宫...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你能想起谁?唐朝的武则天?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来的钟无艳...
原创 朱... “朕问你,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面对朱元璋这个威严的提问,蒙古少女王氏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这...
原创 千...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中的父亲或义父。他出身于沙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