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的一生之中,哪有那么多顺境可言?我们总是从一个顺境到一个逆境,又到一个顺境,这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态。有的人能在顺境之中生存,一到逆境甚至要自杀,这样的人确实难成大器。
前文书,我们聊了金庸金大侠改革开放之后,到北京见邓公的故事。金大侠最佩服邓公的是什么?是邓公三起三落。是的,在身处逆境之时,你真的得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安然度过。希望就在前方。邓公当年的江西岁月,他是如何调整心态,安然度过的呢?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1969年的10月22日,65岁的邓小平携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乘坐一架军用飞机,离开了他们生活近20年的北京,秘密飞往了千里之外的江西南昌。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政治磨难生涯,也是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刚上飞机之时,没有人知道命运将如何对待他们,是要在江西待一年,还是待五年,还是待十年,甚至永远的待下去?但是对于邓公来讲,他有着强大的心态。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既安慰了身旁的人,也是他平稳心态的写照。
到了南昌,他们被安排住进了一个当地叫做将军楼的二层小楼房里。邓小平夫妇和继母住在二楼,楼下和门两边的偏房内,分别住进了管理秘书兼警卫,以及另外一名解放军战士。从1969年10月起,到1973年的2月邓小平再次回到中央工作,他们一家在这里住了三年多。从后来的上帝眼光看,我们会觉得三年多算什么?我们就当放了一个暑假,休息了一段时间。可是对于当年已经60多岁的邓公来讲,前途未卜,自己未来会怎样不清楚。
而且在那十年浩劫之中,有多少老干部一夜之间从庙堂之高,被投入到了监狱之中,心态扭转不过来,感觉到我做错什么了?我一辈子都在为人民奋斗,怎么突然之间我就成阶下囚了?有多少人因此而自尽?哪怕没有选择轻生,有多少人从此茶不思饭不想,身体很快的毁败下去了,精神斗志也被瓦解了。四五十岁的中青年人尚且受不了,何况邓公当年已经是六十五六岁,快70了。那样一个年龄,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不是这辈子我就这样了?但是身处逆境之中的邓公,表现出了强大的心态。
在那三年多,邓公保持着极其简单而规律的生活节奏。早上6点半起床,用冷水浸泡过的冷毛巾洗脸(是的,战争年代,邓公甚至是洗冷水澡,来增强御寒的能力)。吃过早饭之后,邓小平夫妇步行前往当地的拖拉机修理厂,从早上8点到11点半,他要在那里干一上午的体力活,做钳工。强度虽然不大,但大家别忘了,当年的邓公已经65周岁了,应当是个妥妥的退休老人了。但是邓公还是坚持,每天上午在拖拉机厂工作。中午下班之后,邓公夫妇回到小楼吃饭。下午他就开始阅读从北京带来的书籍。吃过晚饭之后,每晚8点,还要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然后在10点左右上床,入睡前,小平同志还要再读一个小时的书。就这样每天规律的生活,相比于现在的青年人,那绝对算早睡早起,饮食规律,有体力劳动,也有正常的休息,也读书看报。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邓公把自己的身体养得棒棒的。甚至后来邓公的女儿来到南昌,和邓公团聚的时候,她都说:“父亲这两年面色也红润了,精神也更好了,比两三年之前的身体要强的多的多。”
大家想想,其实从1966年开始,邓公就遭受到了冲击。66年到69年这两三年,虽然他是在北京生活,但是极不如意。反倒是到了江西之后,远离这个政治漩涡,人家也不找他,他也不需要被别人批斗,反而这个心态放得更平和了,日子过得更踏实了。尤其是邓公自己回忆说:“来到江西才两个月,我已经把这个安眠药戒掉了。”是的,此前长时间的为党为国劳作,邓公的神经绷得是很紧的。66年以来的两三年,又受到冲击,前途未卜,所以邓公每一晚上,都得靠着安眠药才能入睡。
然而到了江西之后,一下子,这个心里反而踏实了。每天正常的体力劳作,虽然是挺辛苦的,但是反而让邓公的身体变得更为强大。钳工那是需要力气的技术活,邓公经常把外套一脱,满头大汗的一站一上午,中途是一口水不喝,一支烟都不抽。南昌那是知名的几大火炉之一,有时候夏天你在外面,哪怕是站着,动都不动,都满身大汗。这个时候,卓琳有的时候过来劝邓公说:“都是60多岁的人了,你坐下来歇一会吧。”邓公表示说:“我不能坐,一坐下来我就站不起来了,所以我要站着继续劳动。”
不单上午劳动,邓公夫妇每天下午,还利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小院内开荒种地,先后栽种了丝瓜、苦瓜、茄子、辣椒、大葱,豆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邓小平翻地栽种、施肥浇水、除草,还搓草绳搭棚架。卓琳则会做一些霉豆腐、豆瓣酱。邓小平的继母,还在小院内养了一群小鸡,保证一家人每天还能吃到鸡蛋和肉。日子过得虽然紧巴,邓小平夫妇的工资,有一大部分没有被发下来,被截留了,但是他们这个日子过得清苦却平稳。关键是,身处逆境的邓公,能够保持如此强大的心态,用体力劳动和规律生活来战胜窘境。同时代有多少人,本来未来还有大好前景的,结果过不去心里这个坎,要么意志消沉,要么身体垮了,要么选择自尽,就等不到再有出头之日那一天。而邓公凭借他强大的心态,安然度过了在江西被下放的岁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1973年,中央正式通知邓公回京,而且毛主席做了批示,恢复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接到这个信息,邓公兴奋的说:“我还能再为党工作20年。”说实话,那个时候的邓公都快70了,但是他后来也真的为党又工作了20年。没有强大的身体底子,没有强大的精神意志,人早就垮了。所以邓公的江西岁月告诉我们:不管身处什么样的逆境,都要保持强大的心态,保持强健的体魄,你才有再出头之日。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