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后活着谁都不敢乱动,为何去世仅3个月,吕氏就被全族诛灭?
迪丽瓦拉
2025-07-09 00:03:37
0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吕后,作为汉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在世时无人敢动她分毫。然而,她一去世,仅仅三个月,吕氏家族就被全族诛灭。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天阴谋和权力斗争?吕后在生前究竟积累了多少仇怨和敌意?她的死为何会引发如此迅速而彻底的反扑?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

一、权力的游戏:汉初三足鼎立之势

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后,中国政治格局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由三股力量构成:以刘邦为首的皇室、立下赫赫战功的异姓诸侯,以及刘邦的亲信功臣。

然而,这种平衡并不稳定,暗流涌动。刘邦深知,要巩固新生的汉朝政权,必须解决异姓诸侯带来的潜在威胁。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削弱异姓诸侯的行动。

燕王臧荼、楚王韩信等多位异姓诸侯相继被贬黜或杀害。取而代之的是刘邦分封的儿子们,如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等。

这种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加强了刘氏宗室的力量,但也埋下了日后争端的种子。因为这些新封的诸侯大多缺乏实际治理经验和军事才能,引发了不少质疑声音。

二、吕后的崛起:从皇后到太后的权力之路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年仅23岁的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此时,作为先帝遗孀的吕后开始崭露头角。她以太后的身份开始参与朝政,逐渐掌握了实际权力。

吕后的政治手腕可谓高明。她一方面以惠帝的名义行使权力,另一方面也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她提拔吕氏宗族成员担任要职,同时打压潜在的政治对手。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对戚夫人的残酷处置。戚夫人作为刘邦的宠妃,吕后为了巩固自己儿子的地位,还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一骇人听闻的行为震慑了所有潜在的反对者。

三、铁腕统治:吕后的十五年

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吕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才能和残酷手段。她不仅巩固了自己的权力,还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对内,她继续提拔吕氏宗族成员,同时压制刘氏诸侯的势力。

例如,她强行从齐王刘襄手中割走了济南郡,封给自己的侄子吕台。这种做法虽然引起了刘氏宗室的不满,但在吕后的强权之下,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对外,吕后采取了强硬的政策。她拒绝了与匈奴和亲的建议,而是选择派兵北击,巩固了汉朝的北部边疆。同时,她也推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如兴修水利、减轻赋税等,促进了经济发展。

四、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的蛰伏与积蓄

表面上,吕后的统治看似稳固,但实际上各方势力并未甘心就此屈服。刘氏宗室虽然表面顺从,但暗地里一直在积蓄力量。功臣们虽然被排挤出核心权力圈,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齐王刘襄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刘邦的长孙,他继承了汉初最大的封国。虽然屡次被吕后剥夺封地,但他并未放弃对抗的决心。相反,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等待时机。

同样,像周勃、陈平这样的开国功臣,虽然表面上对吕后唯命是从,但内心深处对吕氏专权极为不满。他们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扭转局势。

五、转机:吕后驾崩与权力真空

公元前180年8月,统治了十五年的吕后因病去世。这一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吕后的去世,意味着吕氏集团失去了最强大的靠山。虽然吕产和吕禄等人仍然掌握着朝中要职,但他们缺乏吕后那样的威望和政治手段。

更重要的是,吕后的去世在法理上终结了她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的合法性。这为反对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六、风云突变:诛吕行动的迅速展开

吕后去世仅仅三个月后,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爆发了。这场被后世称为"诛吕"的行动,主要由三股力量联手完成:

1. 刘襄领导的外部军事力量

2. 以周勃、陈平为首的朝中功臣

3. 刘襄的弟弟刘章在长安城内的暗中准备

刘襄率先在齐国起兵,声称要讨伐吕氏。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长安城内吕氏集团的恐慌。他们派遣大将军灌婴前往平叛,却不知灌婴早已与刘襄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周勃和陈平开始在朝中运作。他们首先瓦解了吕禄的军权,继而控制了北军。当吕产意识到危险想要挟持小皇帝时,刘章及时出手,将其斩杀。

整个过程显示出吕氏内部的混乱和无能。吕禄轻易被骗走兵权,吕产在危急关头也只能束手无策。这与吕后在世时的铁腕统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七、覆灭:吕氏的迅速崩塌

在短短几天之内,吕氏的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吕产被杀,吕禄被俘,其他吕氏成员也很快被一网打尽。据史料记载,"无少长皆斩之",可见其残酷。

这场政变的成功,不仅结束了吕氏的统治,也重新调整了汉朝的政治格局。刘氏宗室重新掌权,功臣们也重新得到了重用。

八、汉朝政治格局的重塑

诛吕事件后,汉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刘氏宗室重新掌握了中央权力,但他们也意识到了过度分权的危险。

因此,后来的文帝、景帝时期,开始了一系列削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功臣们虽然在诛吕过程中立下大功,但也并未因此而獲得过多权力。

相反,他们更多地扮演了平衡者的角色,在皇室和外戚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这次政变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它显示了单纯依靠暴力和裙带关系维持的统治是何等脆弱。同时,它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家天下"与"天下为公"这两种理念的持续冲突。

九、为何吕氏覆灭如此之快?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强大如吕后,她精心培植的家族势力会在她去世后如此迅速地崩塌?

首先,吕后的统治虽然强势,但缺乏长远的制度保障。她过度依赖个人威望和家族势力,忽视了对整个国家机器的改造。

其次,吕氏家族成员的能力普遍不足。吕产、吕禄等人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无能,与吕后的铁腕手段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说明,单纯的裙带关系难以维系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

再次,刘氏宗室和功臣们的隐忍和策划也是关键因素。他们在吕后在世时的表面顺从,为他们赢得了发展壮大的时间和空间。

最后,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汉初政治中的一个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宗室与外戚之间的持续博弈。吕后的统治只是暂时压制了这些矛盾,而非彻底解决。

结语

吕后的兴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的绝佳案例。它不仅揭示了个人威望与制度建设、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权力更迭的复杂性。

这段历史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任何脱离民心、缺乏制度保障的统治,无论表面如何强大,终将难逃覆灭的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
原创 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其功勋可比肩白起。如果说白起帮秦昭王松动了六国的墙角,那么王翦则可以说是帮秦始皇...
原创 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的统治,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涌现出不少割据势力,比如...
原创 于... 公元1457年,北京的菜市口,一代名臣于谦就此陨落,那一天北京城哭声一片,而他在死前留下的《石灰吟》...
原创 远... 自从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铁骑开始了横扫天下之旅。蒙古铁骑的远征,最远曾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更...
原创 鳌... 前言: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
原创 北... 历史上真正的宋朝当真"积贫积弱"吗? 其实它强的可怕。宋朝凭着"崇文抑武"的军事策略,继承并发展了孙...
原创 古... 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了高考制度,那么古代的科...
李世民52岁仓促离世,死因连史... 公元649年7月,唐太宗李世民,才52岁就走了,这事儿真是出乎意料,来得太快让人难以接受。 关于李世...
原创 清...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身份悬殊特别大,然而最关键的并不是有钱和没钱的问题,即便是有再多的钱,只要不是贵族...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世宗朱厚熜创造的第一次,竟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金...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多次朝代的变迁,有很多次是少数民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两宋时期,女真族占据了中原地区...
原创 蒋... 1949年4月21日,百万解放军开始强渡长江。至4月23日,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长江防线已然尽数崩溃。 ...
原创 为... 个人认为要看皇族的政治基因。中国历史上的皇族也就那么几十个,唯独刘氏皇族时间最长,人口基数最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