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31年,晋端王第三次上书嘉靖皇帝,为的是给自己亡故的小妾一个“夫人”名分。前两次都因为小妾是丫鬟出身,被嘉靖驳回!
四百多年后,一座古墓的发掘,让这位痴情王爷心中的“秘密”重见天日…
2019年,因为山西省财经大学要扩建校区,便请来了考古队做前期勘探。这一探不要紧,地下还真的埋着“秘密”……
这处地域就在太原市小店区岗头村,村里的老人们都听说过一个传说——“村头有王墓”。
可是,传说总归是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头有王墓便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这“王墓”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哪位“王”的墓葬,没人说得清楚!
这一次,考古队一下子探测出了三座大墓的痕迹,而且应该是距今四五百年的明代墓葬。
这下子,大家伙精神了!原来“村头有王墓”的传说是真的!那么,三座大墓的主人,真的会是哪位明朝的“王”吗?
专家们当然也提前做了功课,他们从古籍记载中找到了蛛丝马迹!而这个答案,令得大家异常兴奋……
太原,在明代时被太祖朱元璋分封给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朱棡,他也是第一代的晋王。
在《太原县志》《阳曲县志》等历史文献有记载,晋端王墓陵园位于冈头村西南……
这里提到的晋端王名叫朱知烊,是朱元璋的六世孙,十四岁承袭晋王爵位。
和历史记载中许多胡作非为的明代藩王不同的是,晋端王的风评非常好,他在史书中给人们留下了“孝顺、知礼”等好印象。
那么,如今在岗头村发现的这三座明代大墓,地理位置与古籍记载差距不大,是否真的就是这位“温文尔雅”的晋端王之墓呢?
在发掘清理的过程中,考古专家将三座大墓分别编号为M1、M2、M3号。
首先清理发掘的是M1号墓,让大家惊喜不已的是,就在墓葬的墓道尽头也就是墓门的位置,保存完好的墓志出现了。
墓志对于确定墓主人身份至关重要,专家们迫不及待的打开墓志,希望可以窥探到墓葬中隐藏的秘密。
墓志由两块规整方形的青石构成,并用铁箍将其箍在一起。墓志盖上几个篆刻文字清晰可见——“明封晋端王继妃王氏墓志铭”。
1号墓的墓主人身份终于真相大白!她就是晋端王的继妃王氏!看来,大家的推测没有错,三座墓葬中一定有一座就是那位晋端王的墓葬。
接着,在释读王氏墓志铭的时候,专家还意外得知了一个史书都未曾记载的“突发事件”!
嘉靖十二年即公元1533年的正月初十,晋端王和当地乡绅们在一起喝茶聊天,不知为何却突然发病继而不能言语!继妃王氏赶来,拉着晋王的手哭泣不止,没多久晋王就薨逝了……
如今看来,晋端王可能是突然中风导致无法说话,继而离世!
解读了这一段历史真相,墓葬的发掘还在继续进行。既然1号墓已经被证实是晋王继妃之墓,那么王爷墓会是2号还是3号墓呢?
按照史料中的记载,晋端王的王妃只有两人,一位是正妃殷氏,一位是继妃王氏。而且,明朝葬制藩王和正妃是合葬同一墓室……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了!
不管2号还是3号墓,哪一座是王爷和正妃的合葬墓,剩下哪一座会埋着谁?这无缘无故“多出来一个”的墓主人会是谁?
答案,终于在考古队员们发现三号墓中保存完整的墓志时,出现了……
墓志盖上几个篆刻大字“明赠晋夫人院氏墓志铭”清晰可见。根据专家的解释,“赠”就是追封,这也正是文章一开头我们讲到的那个场景……
3号墓的墓主人,是晋端王的一名小妾院氏!那么,这个女人为何会受到王爷的特别眷顾?可以令其三次上书皇帝求封?
这些疑问,统统都在院氏的墓志铭中找到了答案。释读这些文字,我们竟然发现了一个四百多年前的“凄美爱情故事”。
院氏,8岁就进了王府,成了一名侍奉晋端王母亲的贴身丫鬟。可能是和王爷年龄相仿,美丽温顺的院氏,吸引了王爷的目光,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不过,低贱的丫鬟出身限制了两人的爱情,院氏不可能成为晋端王的王妃,只能做了一名侍妾。
然而,就算是晋王先娶正妃殷氏,又娶继妃王氏,依旧对小妾院氏疼爱有加。也正因为对其的恩宠,晋王先后两次向嘉靖皇帝上书,希望晋封院氏的名分,封为“夫人”。
但是,院氏既没有高贵的出生,膝下也无子,按照明朝制度不可以晋封,皇帝拒绝了王爷的请求。
一直到院氏去世,晋端王第三次上书请封,嘉靖皇帝也许是受了感动,最终还是应允,追封院氏为夫人……
谁说明朝王爷都只知道吃喝玩乐胡作非为呢?晋端王的这一举动,就很好的诠释了一个重情重义的痴情男儿形象。
甚至,晋端王和正妃合葬的2号墓,从建造结构可以看出,远远没有院氏的3号墓用料更讲究……
发掘,逐渐进入了尾声。由于被盗严重,晋端王墓几乎没有出土什么高等级随葬品。
然而,那段凄美婉约的爱情故事,却令大家颇有感慨,
这也是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一段传奇,值得所有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