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居正驱除高拱,高拱用一句“搞笑”的河南土话,做出准确的总结
迪丽瓦拉
2025-09-04 09:37:00
0

在历朝历代,政治权力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再发生,很多时候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比如,明朝内阁是集权中央,内阁首辅和大臣之间更是明争暗斗,就拿张居正驱除高拱一事来说,高拱最后用一句河南土话作为总结……究竟高拱说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朝内阁是行政中枢,为皇帝出谋划策,它由内阁首辅和内阁大臣组成,通常1-7人。在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是严嵩,此后继任的还有徐阶,李春芳,高拱和张居正等,而且每一次内阁首辅的更替,都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结果,其中最“精彩”的还是高拱和张居正之间的历史。史料记载,高拱是河南兴郑人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嘉靖二十年高拱进士及第,此后开始步入仕途。在高拱还未担任内阁首辅之前,他在裕王府做了九年的讲学士,即明穆宗朱载坖的老师。明穆宗继位之后,高拱深得新皇帝的赏识,后来也顺理成章坐上了内阁首辅。

高拱在内阁的时候就颐指气使,先后排挤走了很多原来的内阁老臣,如陈以勤,赵贞吉和殷士詹等等,从而安插进来自己的心腹之人。对此,明穆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更加让高拱变得肆无忌惮,不过这一切也被张居正看在眼里,但他没有和高拱直接对抗,而选择蛰伏。

在高拱面前,张居正虽然还是一个晚辈,但是在计谋上却比高拱显得更加老练,因为他知道高拱现在有皇帝“撑腰”,所以现在不是和他对抗的时候。不过,张居正越是显得低调,却也让高拱开始注意到他,毕竟张居正的学识和能力远远高于其他的内阁大臣,因此也让高拱有所忌惮。比如,在张居正的交涉下,蒙古可汗阿勒坦汗归顺大明,了结了边疆二百多年的战乱,稳定了明朝边疆的和平,史称“隆庆合议”。此后,高拱就开始想把张居正驱除内阁。

不过,还没等高拱开始弄走张居正,明穆宗朱载坖就驾崩了,因此对高拱来说这是他走下坡路的开始了。当时,只有十岁的万历皇帝继位,由李太后垂帘听政,而此时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上位,即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并且也深得李太后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冯保和张居正交好,而与高拱交恶,因此张冯二人便联合起来对抗高拱。虽然高拱没有了皇帝撑腰,但想立即除掉他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故此,张居正在等一个良好的契机。

有一次,高拱在内阁依然飞扬跋扈,还时常口出狂言,比如他告诉张居正说:“天子十岁,如何治天下”。后来,张居正又将此话转述给冯保,而冯保一听就乐了,心想这就是他等待的契机。于是,冯保立即向李太后弹劾高拱,说十岁天子,如何做人主。说高拱忤逆皇帝,有另立新皇的谋反之心,最后李太后果然下旨罢免了高拱的内阁首辅,将其革职告老还乡。

就这样,张居正扳倒了高拱,在万历朝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也有许多杰出的成就。高拱回乡之后,内心极度的气愤,他后来也因此一病不起。高拱在病榻之上,还写了一本小册子《病榻遗言》,其中记录了他如何一步步的成为内阁首辅,又是如何与他人斗争,在最后还着重写了他和张居正之间的明争暗斗。或许是高拱最后以失败告终难以接受,于是就在书中写了很多粗话,比如他写得最多一句话是,说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一句高拱老家的方言,说一个人三刀两面,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在当时,人们都有一些封建迷信,人生病了要找巫师或者师婆来驱邪,在此过程中师婆一会扮演恶魔,一会扮演巫师,总之就是一会好,又一会坏,因此这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既做好人,也做坏人。仔细想想,高拱说的也不无道理,张居正确实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面前扮演好人,而在高拱面前就成了敌人和坏人,但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不同的立场。

毫无疑问,张居正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虽然他在高拱的《病榻遗言》是个彻彻底底的“坏人”,但他在历史上也确实的是功大于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参考资料:

《大明首辅》作者:刘志琴,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普... 普鲁士和德国常常让人联想到其庞大的人口、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及卓越的组织能力,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普鲁士和...
原创 司... 三国时期一般指从曹丕即位(公元220年)开始到司马炎灭吴(公元280年)为止的60年。然而,很多人会...
原创 苏...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原本国家原本出自一个国家或是联邦,因为种...
原创 刘... 说起刘禅,可能我们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说“刘禅”还没有“阿斗”出名,那么你真的...
原创 为... 成就成吉思汗多次胜利的物流“艺术”是“无物流”。 人们在观察或了解战争时,往往对武器强度、数量、战...
尧:古代中国的理想君主与智慧之... 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尧,这个在古代中国可谓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可是五帝之一,真的是个传奇人物!...
原创 学... 最近有读者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清代的学政属于几品官职?它与督抚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虽然我曾写过不少...
原创 商... #头条创作挑战赛# 箕子简介: 箕子,子姓,名胥余,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文丁的儿子,帝辛(即纣王)的叔...
原创 唐... 历史上短命王朝的统治者通常都会被后人妖魔化,如新朝的王莽,如大周的武则天。骆宾王在著名的《讨武曌檄》...
原创 慈... “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是帝王一直所实行的国家管理制度。秦朝时期,中...
原创 清... 清朝官员上朝都要佩戴朝珠,不同品级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朝珠,如果带错了那可都是大罪。在一档鉴宝节目上,一...
原创 商... 今天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充话费送的吗? 这句话起源于网络,是用来幽默地说明我们今天的国土...
原创 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动荡再一次席卷中原大地,一场无法避免的斗争,就此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
原创 缅... 正如埃及苏伊士运河被称为欧洲国家的生命线一样,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就是当今中国的生命线。 每...
原创 专... 德国的工业技术是有目共睹,而记忆金属的研发,也是德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所为,这种技术最早是用来给金属...
原创 大...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六次到了江南巡游,皇帝到各地巡行,历代都有,乃是帝王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 但...
原创 他... 说起汉朝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大帝,觉得这就是汉朝的明君盛世了。其实,汉朝开...
原创 秦... 一,修长城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
原创 苏... NO.165 没有必要过度吹捧,也没有必要过度踩踏。 作者:淮河雨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
原创 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蒙古人完整的退回了草原,史学家认为元朝仍然存在,称其为“北元”。为了扫除边隐患,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