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5年陈诚离世,临终前留下一个夙愿,为何妻子感到畏惧?
迪丽瓦拉
2025-07-09 09:33:57
0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陈诚都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要知道,蒋介石可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能做到这一点自然是离不开陈诚对他的绝对忠诚。然而,1965年陈诚去世之前留下了唯一一个夙愿却让其妻子感到畏惧,生怕被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人知道。

按理说陈诚这一生都唯蒋介石马首是瞻,为何一个临终前的遗愿竟会如此见不得人,甚至到最后都没能实现?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事实上,陈诚在大陆时期的表现相较于李宗仁、卫立煌和杜聿明等人来说并不出众,甚至在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参与战斗却未与我军交手的他,还遭到了何应钦的痛骂,认为他无能至极。

但即便如此,陈诚也不置可否,甚至不做任何解释。而让何应钦最为不解的是,陈诚的这种表现并未得到蒋介石的任何责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陈诚的种种行为本就是蒋介石指派的,所以自然不会受到批评。

作为国民党掌舵之人的蒋介石如何会不知道,在用人上一定是忠诚大于能力的,毕竟优而不忠者在那个年代里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所以早在争权之初,蒋介石便开始笼络自己的嫡系人才,而陈诚便是其中之一。

那么,陈诚究竟对蒋介石有多忠心呢?在1947年,共产党已经逐渐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反观国民党,在战场上可谓是节节败退。

尤其是东北战场,在解放军势如破竹地推动下,国民党军经常陷入绝境之中,面对此等局面,蒋介石并不死心,他不顾大家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派出陈诚担任参谋总长去主持东北的战局。

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陈诚自然知道当下东北的局势是非常糟糕的,自己此去一样无法挽回失败的结局。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对蒋介石说出一个“不”字,别说是上战场,哪怕是委员长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是愿意的。

虽然结局最终如预想一样失败,但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陈诚对于蒋介石那绝对是赤胆忠心。然而,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失败却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大家都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他指挥的问题,甚至有人提出要“杀陈诚以谢国人”。

事实上,陈诚早在临危受命之时就已经被查出了十二溃疡复发,作为自己的心腹,蒋介石自然将他带病上阵之事看在眼里。再加上又是自己不顾劝阻派他前去,所以在面对所有人的责难时,蒋介石站了出来,以一己之力保下了陈诚。

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为了堵住悠悠众口,陈诚只能辞去所有职务,并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入院治疗。

看着形势一天不如一天,蒋介石也一改当初的雄心壮志,开始接受现实给自己准备后路。首先是关于要撤去哪里的问题,当时国民党内部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西康,一种是海南,一种是台湾。

不过蒋介石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了台湾,除了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外,其狭长的海峡线也是天然的防御工事。只是当时的台湾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混乱,为了铺平自己的后路,蒋介石又一次想到了陈诚。

是的,他需要一个人去台湾让国民党实现绝对的控制权,让经济军事得到规范化的管理,而这个人又必须完全听从自己,且不会对到手的权利有所觊觎。显然,这个最佳人选非陈诚莫属。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了一则声明,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自己则退居幕后。显然,这又是一次临危受命,陈诚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带着一家老小先行来到台湾,开始着手改革。

如果说大陆时期的陈诚完全是靠对蒋介石的忠心在国民党内部稳固地位,那么来到台湾后似乎是他人生的一段高光时刻,因为在这里,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

来到台湾后,陈诚先是对军队进行了整编,除了控制来路不明的持械人员的武器外,还加强了入台管制,保证国民党是唯一拥有武装的党派。其次便是发行新台币,解决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另外,针对土地所有权混乱出台的政策,也让陈诚得到了不少当地人民的喜爱和拥护,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台湾变得井然有序,就连蒋介石抵达后都对此夸赞不已。

自此之后,陈诚的地位开始水涨船高,他不仅成为了蒋介石最倚重的人,还出任台湾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俨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只是当一个人出现功高震主的情况时,即便他没有“夺位”之心,也会成为掌权者所忌惮的存在。此时的陈诚在蒋介石眼里逐渐从忠臣成为了威胁,而这其中的根源便是他成为了自己传位的“绊脚石”。

心中有了芥蒂,自然就会在日常相处中有所表现,陈诚是聪明人,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蒋介石的顾虑呢?但是他真的有“夺位”之心吗?显然是没有的,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他还向蒋介石请辞了行政院长的职务。

陈诚表忠心的行为让蒋介石安心不少,再加上当时的台湾发展还不离开他,所以便未批准,甚至在1954年2月还提名他为副总统,以表重用之心。而事实上,蒋介石此举也不过是为了陈诚能够给儿子蒋经国的继位之路继续奔波效劳。

然而,过度的工作让陈诚的身体开始亮起了红灯,1963年的时候,他被医生要求必须停下所有工作安心休养,否则病情将会越来越重。就连家人也劝诫他要将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是身居高位总是让人身不由己,一项项的工作安排让陈诚根本没办法停下来。

终于,当年9月,陈诚在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后,病情加重到无法工作,蒋介石这才同意了他的辞呈。

在治疗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原本以为会好转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最终被查出了肝癌。在得知自己确诊后,陈诚没有过于悲伤,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雨的人,即便是不久于人世,他也决定乐观面对。

只是癌症的恶化速度太快了,到了秋天陈诚已经陷入病重之中,在各地工作学习的家人纷纷赶回来见他最后一面。看着围满病床的家人,陈诚也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了,于是立下了遗嘱。

这份遗嘱非常简单,拢共也就66个字,大体表示的是希望国民党内部团结,在总裁的带领下完成国民革命大业。只是谁会想到,这份“简单”的遗嘱竟然因为没有将“反共”和“反攻大陆”写进去而被国民党内部人员批评,甚至还被要求重写才能发布。

当时陈诚已经去世了,他的妻子谭祥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表示了坚决反对,并直言道:“要发就按原文发,要不然就别发。”

虽然这份遗嘱最终在谭祥的坚持和蒋介石的亲自指示下按照原文发布了,但是陈诚在最后提出的一个遗愿让谭祥吓得脸色大变,并将其写下遗愿的纸张给藏了起来。

当时陈诚的儿子希望他能留下什么话给自己,于是便俯身询问,结果陈诚在想了许久后才在纸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死后火葬,不占土地。”

按理说这不过是对自己身后事的一个安排,为何谭祥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这句话很容易让人将陈诚与共产党联系到一起。

要知道,当时的台湾可没有火葬这一说法的,大家都是推崇土葬,而恰巧大陆方面早在1956年就在推行火葬了,所以哪怕只是陈诚思想比较超前,认为火葬比较爱护环境也不免会有一些有心人士借此大做文章。

最终,陈诚还是没有如愿,不仅如此,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他的葬礼是按国民党最高级别进行的。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好部下,还是一位好知己,所以在陈诚的追悼会上,他亲自前来送了花圈,而在灵堂正中间,更是挂着他亲自书写的牌匾——“党国精华”。

虽然说陈诚这一生都在为国民党为蒋介石办事,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是一个爱国之人,因为在1961年美国人想利用他推动“两个中国”进程时,陈诚果断拒绝了,并直言不讳地表示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中国内部问题,希望所有美国武装能够退出台湾。

究其根本,陈诚的遗愿之所以没能实现,还是被当时两岸的紧张关系所影响,现如今全中国人民都在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相信大家所期盼的这一天不会太久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下... 1950年夏季,南京市的政府机关一片繁忙。市委书记唐亮的办公室内,一名下属满脸焦虑地向他请示:“唐书...
原创 东... 1948年辽沈战役落幕后,主力部队在短暂的休整过后,迅速向内地展开了新的战斗。在这次行军中,总部决定...
原创 清... 前几年,影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清宫剧,但即便是《甄嬛传》也无法避免情感纠葛的主题。女主角从初入宫廷的...
原创 他... 他曾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黄埔军校代校长,但屡次与蒋发生冲突,最终被贬职。他培养了大量国共两党的军事人才...
原创 曹... 荀彧,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士,最初是因为曹操致力于匡扶汉室而投身于曹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
原创 他... 在开国上将中,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被誉为“三杨开泰”。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在军中具有相似的资历和职务,无...
原创 乐... 乔聚 5月6日下午,以高光宇县长为团长的乐亭县访日团抵达东京,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商谈与...
原创 三...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凭借他们毫不畏惧的勇气、卓...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让行之有效的官...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让行之有效的官场套路失去了作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篇章,而唐太宗李世民作为...
原创 【... 在清朝康熙年间,国家的力量达到巅峰,文治与武功相辅相成,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铸造的货币...
原创 “... 刑罚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制度,通常由统治者利用来约束和惩处奴隶或那些犯下重罪的人。在我国古代,存在着十大...
原创 长... 万里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工程。自从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他便下令修筑长...
原创 他... 在二战期间,许多著名的外国间谍都有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为盟军效力,另一方面也为法西斯国家提供情报,这...
原创 丁... 有一位开国少将,被后人尊称为我军史上的勇将、战将、猛将、悍将,集四种荣誉于一身的开国将军并不多,丁盛...
原创 曹... 曹操,这位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历来被评价为治世能臣与乱世奸雄的两面性典型。在那个尔虞我诈、烽火四起...
原创 “... 开国少将汪乃贵年轻时有个有趣的绰号,叫做“傻连长”,这个名字源于徐向前对他的一个玩笑。当时,在193...
12处考古新发现勾勒新疆历史文... 随着今年莫尔寺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下简称“新发现”),自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
原创 “... 提到华佗,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神医”二字。这确实不无道理,华佗的医术堪称高超,他的专业领域从儿科、...
原创 他... 26路军最初隶属于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战败并退居幕后,随之他的部队也被蒋...
原创 九...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三省对于日本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事变前,尽管日本国内有一些民众对即将来临的侵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