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迪丽瓦拉
2025-07-09 14:33:49
0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被吕后和他的伯乐萧何,以庆祝刘邦战胜叛臣陈豨为由,诱骗至长乐宫,后被宫女以布围住,吊在房梁之上,被竹签活活戳死。

临死前,韩信撂下狠话,直接令刘邦瞬间脊背发凉!那么韩信为何要被处死?刘邦又到底在怕什么呢?

阴谋

《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样记载这场阴谋,“相国给信曰:虽疾,疆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宫室。”

国士无双的韩信,在被擒拿之时,以无比悲痛的心情说出来了令汉高祖刘邦冷汗直流的话: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刘邦听到这句话,简直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以为韩信死了,威胁他的人就没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个蒯通?

而蒯通这个人是韩信的谋士。彼时楚汉战争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齐王韩信,手握二十多万雄兵。此时的刘邦和项羽,势均力敌,谁也打不赢谁,而韩信这最强大的第三股势力,就成为了双方必须争取的力量。

谁得到韩信的支持,谁就能最终得到天下的霸业。

就在这时蒯通出场了,这个韩信手下的第一谋士对时局了如指掌。他看韩信犹豫不决,便对他说道,现在情况非同小可,“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现在就应该下定决心,是时候做决断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其主不行,反受其殃。”

他接着给韩信分析目前的局势,就韩信现在来说,已经是国士无双,封无可封了,所以“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功高盖主,是非常危险的啊。

可以说蒯通这个人是十分厉害的,能够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十分有胆识的,因为一旦被采纳,他就跟着韩信飞升了;不被采纳,日后事情败露,这可是掉脑袋的。

而韩信念及与刘邦的旧情,自己蒙住了自己双眼,也葬送了日后自己的性命。那么韩信为什么不听蒯通的呢,他对刘邦又有怎样的情感呢?

韩信与刘邦的初次交锋

韩信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力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极力想要使自我得到施展,他的胯下之辱,对漂母的承诺,遭受的白眼,他都能挺住,为的就是实现自我抱负的那一天。

谁能让我实现价值,他就跟谁!

可想而知,当刘邦阵营这么看重他的价值时,韩信简直是愿意为了刘邦肝脑涂地,死一万遍都愿意。韩信是感激刘邦的,对刘邦的感情很深。

反观刘邦个人这边,他用韩信,是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也是因为韩信确实能够帮助他实现霸业。但是刘邦这个人心十分的坚硬,他对所有威胁他霸业的人都能做出无情的举动,没有任何感情的束缚,是一个狠角色,这样的人,是十分可怕的。

韩信和刘邦对待彼此的感情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这也是导致刘邦最终杀掉韩信的主要原因。

一开始韩信并不是齐王,也不是淮阴侯,仅仅是一个十分落魄的贵族后代。《史记》这样描述他,“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贫,好带刀剑。”

因此,韩信对于自我的认知便是一个没钱的提着剑的“士”,他没什么谋生之道,就是到处混饭吃。

有一天,他结识了下乡亭长,便整天到人家蹭饭吃,这样的人无疑是十分令人讨厌的,一个亭长又不是什么大官,也不富裕,经不住这么吃,所以后来韩信再去吃饭的时候,亭长夫人就一直没做饭,韩信看着到了饭点,什么动静也没有,也就马上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他立刻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去。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韩信的情商和观察力是极高的,但自尊心也是极强的,不愿意忍受一点屈辱。

后来韩信在城下钓鱼,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找苦命人。他钓了半天,结果一条鱼没有钓到,反而耗费体力过多,快要晕过去了。

这时候,一个漂母,就是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又把他救了,给他饭吃,照顾他。而韩信这样自尊心极强的人,是不愿意白白受别人恩惠的,他便帮漂母把所有的衣服洗完了,还说:将来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谁料漂母听到这话却十分生气,可能认为韩信是在说大话,便生气地反驳说,:“我救你,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吗?”

但漂母绝对想不到,多年后的一天,成为楚王的韩信,依然没有忘记这个漂母,他费了很大力气找到了他,并回馈以千金。这便是著名的一饭千金的故事。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重情重义。

看待一个人的品行,就看他在苦难之中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看他有了权力之后是否变得贪婪无度。而韩信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坚持自己心中的价值观,想着要好好报答救命之人;在成为一地之长的时候,依然记得曾经帮助自己的人。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的士,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他人,说到做到。这一点,构成了韩信性格的底色,那就是真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的。

所以当蒯通来劝说他的时候,他知道蒯通说的是对的,但就是不能够这么做,因为他的内心不允许自己背叛刘邦。

除此韩信的另一个特点,便是有雄心,且能隐忍。在他还很落魄、一文不名的时候,有一个流氓,有一天和韩信起了冲突,非要韩信从胯下钻过去才肯罢休。

流氓挑衅地说,“你虽然个子高,总挎着剑到处晃悠,其实就是一个怂货,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拔剑刺死我,要是怕了,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果真钻过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可以想象,像韩信这样自尊心这样强烈的人,竟然会忍受这奇耻大辱,这只能说明他为了达成他的目标,宁愿牺牲士最为看重的尊严。

但也足以见到,他的雄心和自信,到底有多么惊人。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一个人一旦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便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人不会一直背运的,就看你能不能坚持到时来运转的时候,正如尼采说的,“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后来适逢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项梁在两个月后渡河北上,韩信觉得机会来了,便去投奔项梁。项梁死后,韩信又跟随了项羽。

项羽和刘邦最大的不同,便是项羽领兵打仗非常厉害,是一种天赋,但是人际关系特别差,这大概是专才的通病;而刘邦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几乎都不行,但是用人识人方面,却是非常厉害,能够为了得到人才和顾全大局忍辱负重。

在项羽这里,韩信出于对他的敬佩,多次诚心诚意地去给项羽献计,但是对韩信从兵书上看过来的这些东西,项羽简直是嗤之以鼻;而反观刘邦这里,萧何看出了韩信的潜力,极力推荐,甚至不惜月下去追回远去的韩信。

所以当蒯通劝说韩信的时候,他会选择刘邦也就不奇怪了。谁清楚他的价值,他就死心塌地地跟谁!

挡我者死

反观刘邦这边,假如用一个词来概括刘邦的性格,那就是“挡我者死”。韩信是刘邦亲手提拔起来的,但是如今他成长的太快,位置太高了,高到已经无法再封赏了,甚至已经威胁到皇权地位了。

这就是为什么韩信必须要死!

一个是功高盖主,韩信当时的地位和威望简直是逆天的存在,就连樊哙这样的开国功臣,跟随刘邦去过鸿门宴的超级元老,见了韩信竟然用下跪来表示他的尊敬。

另一个原因就是年龄的问题,韩信此时34岁,智勇天下,国士无双;而刘邦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有几年活头?难道自己拼搏一生打下的天下,最后要留下韩信这样一个大的隐患吗?他死后,假如韩信想要谋反,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最后一个原因,便是传言。当时刘邦到处在平叛异性诸侯王,不管你是真反还是假反,只要你有这个能力,就要灭了你,江山不能有丝毫的威胁。

还有个蒯通?

暗杀韩信的事情,虽然是吕后动的手,但其实刘邦肯定是知道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刘邦授权的,只是为了为自己留个好名声,才借口去平定叛乱,回来才假装知道这回事。

按理来说,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韩信一死,他的心中就再也没有什么担子了,但是当他听到韩信临死前说,蒯通竟然让他谋反,他简直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之所以后怕,一是韩信竟然真的像传闻的那样,曾经有考虑过谋反的事情。二是这个蒯通,竟然有这么大的胆量,这样的人,实在是留不得!

惊吓之余,刘邦立即叫人把蒯通抓了过来,要砍他的头,而蒯通这个人,也真是个人物,他临危不乱,说,“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

就是说,我当时就是韩信手下的狗,您就是尧这样的圣人,我冲您犬吠,不是因为您不仁,而是因为狗就是这种东西,就喜欢冲主人之外的人叫。

这句话把刘邦听的乐开了花,也就饶了他。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理想而活着,韩信一辈子在找那个实现自己价值的人和地方;刘备一辈子担惊受怕,害怕自己打下的江山付之东流;蒯通是典型的人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处处为自己打算。

大概谁也没错,他们都只是为自己心中的梦活着吧。假如时间倒流,韩信知道自己的真心换来今天的下场,会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要说大唐初年最具有吸引力的一场权力斗争,无非就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两个人之间的政治斗争了,在皇权...
原创 统...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史,是北方游牧民族...
原创 为... 谈起古代军事著作,现代人首先会想到《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略》、《六韬》等。这些军事著作是古...
《三国志·战棋版》马上赛季末,... 哈喽大家好啊,七赛季第一批服务器签到51天了,已经差不多到赛季末了。 一般来说,诸侯合战第四轮结束...
原创 建...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带领大军抵达南京龙江驿,对南京城展开围攻,建文帝朱允炆闻讯惶恐,写下罪己诏以平息朱...
原创 傲... 吕蒙吕大都督表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哦。你可以说我不讲武德偷袭关羽,但你不能诬陷说关羽是我干掉...
原创 苏... 建国以后,很多外国政要陆续来中国访问,除了到北京参观,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也很热门,杭州似乎特别受...
原创 大...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为了各自的理想和目标,就像一个创业团队一样,有的经过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有的大浪...
原创 为...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历史典籍,一本《三国演义》,毛主席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对于书中的各个历史人...
原创 周... 前言 1949年,我党在北平隆重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会议上,周总理宣布了很多职位的任命决定。...
原创 遵...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彼时红军刚刚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且在湘江战役中付出了惨重...
原创 拉... 有关西哈莫尼国王和拉玛十世的颜值较量,确实是一个颇受中国网友关注的话题。 有人赞誉西哈莫尼国王年轻...
原创 民... 在现代中国的学术殿堂中,有一群人身影独特而鲜活。他们是文人,但不仅仅是文人。他们的研究领域广泛,远非...
原创 明...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是明朝历史上三位伟大功臣的终局,他们分别是王阳明、于谦、张居正。然...
原创 古... 幕僚最初的含义是在军中为将领们处理各种文事的参谋,秘书等。而后随着这种模式的推广,幕僚泛指为官员出谋...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的这一段有关康熙皇帝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片段确实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启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康熙...
原创 没... 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推向崩溃边缘。仆固怀恩造反,则把帝国向着崩溃的边缘又推了一把。这件事的破坏指数远...
原创 吴... 1988年5月,开国少将吴忠重返老部队参观,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捐给了部队荣誉室。 图|吴...
原创 康... 导读:在康熙朝,宠爱的妃子有很多,其中以惠、宜、德、荣四位妃子备受皇帝钟爱。那么,为何惠妃能够跻身四...
原创 张...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张三丰那么厉害,他的七个徒弟为什么稀松平常? 武当七侠武功稀松平常?怕是对七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