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幕后谋臣”是如何产生的?浅析幕僚制度发展
迪丽瓦拉
2025-07-09 21:32:21
0

幕僚最初的含义是在军中为将领们处理各种文事的参谋,秘书等。而后随着这种模式的推广,幕僚泛指为官员出谋划策,处理事务的私属助理。幕僚从归属的官员处领取俸禄,为官员个人服务,并不直接对国家负责。封建阶级的等级分化导致了这种幕僚制度的出现,而统治者是不希望这种不受国家管理的文人群体壮大的。所以多数朝代对这种幕僚制极为反对,但实际需要又使得幕僚制度在特定的时期极为普遍。本文就将从不同时期幕僚的地位、职能等方面入手,了解一下幕僚的历史演变。

一、幕僚群体的产生

中国的幕僚制度历史悠久。早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作用、地位类似的人群。在那个战争纷乱的时代,他们用不同的学说思想游说影响着统治者,位卑却权重,为主人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当时称为“门客”或“宾客”。窃符救赵的计策便是由门客提出的。《史记·吕不韦列传》也中记载“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张华也有诗写道“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交相争,七国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英豪”。由此可见从那时起,网罗人才收归己用已经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行为,当时的人才们也乐于为贤主效力,幕僚制度由此萌芽。

而后这一制度不断发展,幕僚也泛指为官员们私人所有,为其出谋划策、处理事务的一群人。其职能也有所变化。从最初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书事务,逐渐扩大到为主人出谋划策。优秀的幕僚如荀彧等,用自己的才能影响了天下形势的发展。他们位卑权重,地位极高。这样的幕僚固然有助于官员们更好的履行职责,但幕僚对其直属的将领或官员负责而非国家,导致了官员权力增大和国家人才的流失,这时统治者不愿看到的。

二、幕僚制度的演变极其原因

1、最初的幕僚群体

军队在外作战时将军于帷幄中指挥决策,又称为“幕府”。而僚则是负责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的人,类似于仆从关系所谓“僚者,劳也”,“官僚”组合在一起维持了国家机器的运转。由此可也看出幕僚最初的定义是归属将军管理,为将领们处理日常事物、出谋划策的人。

秦朝时由于国家的制度并不完善,职能的分化也不太明确,官员很难独自完成任务。秦划天下为四十余郡,郡守要管辖的地区极大。因此任务较多的官员,如三公及各地郡守会私自开辟自己的私人顾问团,招纳人才为自己处理这些事务。而朝廷为了防止官员的权威过大对此加以了限制,例如地方官员的任区要定时更换,离任时其下官员不能随之转移。

在汉代,将军出征时有权力选拔任命一些亲信担任一些文职,以方便对军队的管理而,称为“开府”。而由将领任命的管理“长史”、“参军”、“主簿”等便是最初的“幕僚”。

西汉时官员任免的权力归属皇帝,三公府属若有变动,都要请示皇帝。“司徒奏州郡农桑未有赏罚制,宜遣掾属循行。诏遂使司徒督察州郡播殖有所循者,增掾属十人”。而地方刺史没有自辟府衙的权力,而其管辖范围极大凭一人之力很难有效管理,于是管理混乱。《后汉书·百官志》记载:“皆有从事史假佐。”到东汉时这权力开始下放刺史“皆自辟除”僚属,三公的幕僚代替了部分官府的作用,幕僚制度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2、对幕僚的打压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多种因素,幕僚的群体更为庞大。当时的官制较为混乱,职责划分并不明确,这就需要更多的幕僚来弥补这一空缺,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再加上当时施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这种选拔制度导致选拔官员的权力落在了几个世家大族手中,想要通过官方途径进入仕途对寒门学子来说十分困难。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些寒门才子不能通过官方渠道获得晋升,通过成为权贵的秘书以获得权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幕僚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壮大,幕僚制度在此期间发展成熟。当时的幕僚制度已经十分普及,史书中也有许多于此有关的记载。如《晋书·郗超传》中:“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这便是入幕之宾的由来。《三国志》中也说到钟会曾在大将军府管记室事,深受信赖、委以重任,世人谓之“子房”。由此足见当时幕僚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

幕僚制度的盛行必然会导致权臣手中聚集了大量人才,权势更盛,而国家的人才流失。这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到了隋唐时期,国家开始了对幕僚的打压。隋唐时期曾一度禁用幕僚,而且废除了记室。初唐时除王府记室外,其余部门职能类似的机构都要废除。而且王府的记室也要由皇帝派遣人员,不能自行任命。为了管理方便,节度、观察一级的机构设置“掌书记”,负责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书事务以及奏书的撰写等,人员同样由国家派遣。这样相当于是由国家派遣的“秘书”,进入了国家的官吏系统并且直接对皇帝效忠。

而安史之乱后,人员聘用的权力下移,各地节度使有了招纳幕僚的权力。在加上国家没有对人数有所规定,幕僚制度一时间流行起来,自辟幕僚的渠道也多了起来。中了进士还未正式做官的文人们,往往会选择先投靠一些权贵作为幕僚,解决了个人生计问题的同时还得到了锻炼。杜甫就曾为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并受职工部员外郎,也算有了名号。

宋朝对幕僚也是管理十分严格。宋朝在收回节镇兵权的同时,与唐一样了王府级各级政府自行招纳幕僚的权力,改为中央任命。大量的幕僚进入国家的官职系统,签书判官厅公事、节度掌书记等原本的幕职官都由中央任命。而由朝廷派遣这些僚属直接对国家和皇帝负责,与官员并无私交。他们对官员签署文件,用印等方面还能起到牵制作用。对官员有很好的监督牵制的作用。元、明两代基本都采用这种做法来维护国家权力。

3、清朝时期的幕僚

清朝可以说是幕僚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朝的官员体系已经较为完备,职权也划分的比较清楚了,于是国家不再任命幕僚。官员又有了私辟幕僚的权力。再加上当时是八股取士,选拔出官员们没有实际能力来处理繁琐的事务,需要有人帮忙处理。于是官员们开始大肆是征辟幕僚,上到总督,下到知县都要聘请规模不等的师爷,也就是幕僚。师爷与主官属于雇佣关系,对官员个人负责,并不对国家负责。各州县师爷的数量少则两三人,多则数十人,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的说法是:“随着官员在省级或地方一级职责的加重,幕友的规模和人数也跟着增加”。清朝时地方官员需要管理的事务也很多,经济税收、文化教育、行政司法甚至军事也要负责。而当朝廷遣的书吏不得主管信赖,这也导致了对幕僚需求的增大。李伯元在《文明小史》中这样写到:“什么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这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幕僚状况。而文学家蒲松龄,政治家李鸿章等都曾做过“师爷”也就是幕僚。

三、幕僚的产生带来的影响

首先幕僚是独立与国家体制之外,只对官员个人负责的群体。这样就导致了国家人才的流失。但在没有优质的选拔方式的情况下,幕僚为寒门才子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的途径。如九品中正制下寒门才子很难通过得官方途径到重用,幕僚制就成了一个重要途径。幕僚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幕僚为主公出谋划策,影响着其决断。入曹操招揽的一批幕僚位卑却权重,帮助曹操出谋划策,甚至能够影响天下格局。在曹丕称帝后其幕府的私人幕僚更是进入了国家官员系统,管理国家。

幕僚制还传播到日本,促进了其幕僚制度的发展。日本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幕府统治时期,将军率领幕府统治着国家。

四、小结

幕府制度在由来已久。它独立于国家的官员系统之外,只对雇主本人负责。这也导致了官员权力增大对统治者不利,但国家的治理又需要有这样的僚属协助。于是国家尝试着将这些人员的任免权收归国有,幕僚制开始衰弱。但到清朝由于实际需要,这项权力回到各级官员手中,幕僚制度达到顶峰。幕僚制影响极大,甚至传播到海外。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幕僚盛行原因初探》

2.《明、清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

3.《史记·吕不韦列传》

4.《晋书·郗超传》

5.《剑桥中国晚清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沁... 1943年,驻扎在沁源县的日军接连发生怪事,驻扎在这里斋藤大队的据点每天都有东西不见,从粮食到水,又...
原创 他... 人生难得一知己,好朋友可以为你的人生增色不少,还能帮助你的人生路走起来更顺畅一些。朱德朱老总有一位好...
原创 若... 2024年年初,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表了一段极其强势的对韩讲话,在此次政治讲话中,金正恩指出,韩国...
原创 同... 1955年9月,起义名将陈明仁和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美援朝时,曾泽生率领...
原创 考...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也是当时朝廷当中的重臣,有着很高的学识,有一年李梦阳在江西督学担任主考官的时...
原创 粗... 1939年秋,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的许世友被陈赓安排到上北庄党校学习。 从陈赓本心来讲,他是...
原创 2... 引言 我们现在所形容的“旧社会”,一般是指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的社会。 在一...
原创 1... 1958年夏,在上千人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遭遇滑铁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评,其中...
原创 李... 慈禧太后与中国晚清历史的关联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国近代...
原创 4... 明朝的建立,是在元朝末年腐败统治和人民苦难的大背景下,由农民起义风暴推动的。朱元璋,这位未来的皇帝,...
原创 主... 在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之中,有三人在新中国被授予上将衔,分别是董其武上将、陶峙岳上将和陈明仁上将,在这三...
原创 西... 李建成的陵墓揭示了他的为人与李世民的复杂关系 自古以来,皇室内部的争斗是无休无止的,其中皇子之间对皇...
【塘约之声】第七章:七权同确 “我看到你们的内生动力了,很好!你给我讲讲下一步怎么干。”在塘约村,周建琨见到左文学就这样对他说。 ...
原创 刘... 少年刘邦,是个普通的孩子。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刘邦八岁的时候,在老家丰邑进学。一同进学的还有...
原创 毛... 前言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并且发表了以下讲话:“我们将...
原创 和... 在《八佰》等待上映的军事影迷和电影爱好者心中,四行仓库的400勇士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传奇。在淞沪会战中...
原创 嗣... 在古代,家族制度至关重要,其中家族继承问题更是关乎家族未来的兴衰。 在家族继承当中,嗣子、祧子、继子...
原创 1... 1951年盛夏,被誉为话剧皇帝的金山携一支文艺创作小组,跋山涉水来到了朝鲜体验当地风土人情,而金山此...
原创 巾... 公元664年,一位名臣上官仪因草拟废后诏书而得罪武后,导致整个上官家族的15岁以上男丁被处死。上官婉...
原创 蜀... 公元280年,蜀汉灭亡17年之后,东吴也被西晋灭国,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时代划上了句号。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