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宴会上,毛主席问溥仪:传国玉玺去哪了?溥仪的回答引起一片哗然
迪丽瓦拉
2025-07-09 14:33:37
0

1962年春节前后,刚拿的公民新身份不久的溥仪受到了毛主席的邀请,到中南海颐年堂做客,他的心里有些忐忑。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宴席上的气氛十分融洽,毛主席不仅亲切地问候了他的生活,还和他聊起了家常。

溥仪高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还被毛主席的妙语连珠逗乐。

饭后喝茶的时候,毛主席随口问起传国玉玺的下落。原本放松下来的溥仪心头一跳,打了半天的腹稿只说了一句话。

溥仪为什么如此惊慌失措?他又是如何作答的呢?

焕然新生

从抚顺战犯管理所出来之后,溥仪住到了妹妹的家中,后来经过中央的照顾,他被安排到植物园去负责植物的培育和繁殖。

溥仪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在工作期间积极上进,和同事相处也很友善,身上再也没有了一丝没落皇族的痕迹,完全像个踏实肯干的新中国公民,导致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而他的这一系列变化,中央和毛主席都看在眼里。

1962年春节前后,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设家宴,除了邀请章士钊、程潜等几位有威望有资历的老者之外,也向溥仪发出了邀请函。

可是这一关怀备至的举动却让他深感不安,从一只脚踏进中南海开始,心里就打起鼓来。

他毕竟刚刚获得公民身份没多久,不免想起了南塘后主的下场,之前读过的史书,那些下场凄惨的亡国之君更是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轮转。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从宴席开始气氛就十分融洽,主席不仅亲切地和他谈起家常,问起他的饮食起居,席间还频频给他夹菜。

这其中还有一件趣事。

毛主席是湖南人,生性最爱吃辣,不仅每一道菜都要放辣,而且量也很足。

但溥仪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后来无论是到天津,东北还是苏联,都没怎么和辣椒打过交道。

所以当主席按照自己的喜好夹了几片辣椒牛肉放在溥仪的盘子里,他举着筷子盯了半晌,仿佛壮士断腕一样咽了下去,然后就被辣得连连咳嗽,眼泪直流。

“你是北京人,吃不得辣,”主席看到他这副表情,立刻给他递了一杯水,说道:“今天的菜辣了,我们湖南人无辣不欢。”

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场面,被这个小插曲给打乱,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再加上程潜等人作陪,饱学之士一起谈论古今,颐年堂里逐渐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知道溥仪不能吃辣,毛主席就顺势加起了旁边的一根苦瓜,给溥仪递过去的时候,正好看见他头顶上斑白的头发,突然感慨道:“你溥仪也是吃过苦的人。”

这话让溥仪有一瞬间的怔愣。

他苦不苦呢?从皇帝到战犯,从战犯到公民,这短暂前半生所经历的大起大落,世所罕见,当然苦了,只是好像从来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很多人都默认他是皇帝,他不会苦,他咎由自取。

压抑了几十年的情绪突然有人说这么一句窝心的话,溥仪顿时流下泪来,只是用饭碗遮掩着,才没有当众失态。

后来主席又提到了他所写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先是中肯地评价了这是一本好书,补充了很多史料方面记录的不足,也能更直白的展现日军的暴行,但是有一点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说:“你溥仪把自己写得太坏了,清朝的时候你还是个孩子,政治的腐朽不能怪你,伪满洲国时期很多也都是日本人的手笔,不用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这番话把溥仪好不容易憋进眼眶的眼泪再一次暖了出来,他只能用连连点头来表示自己的感激,最后还差点不小心把泪水甩到饭碗里。

饭后喝茶的时候,主席又随口问起传国玉玺的下落,溥仪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他欸什么会担心呢?

溥仪的前半生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于溥仪的身份和他的身份所带来的隐忧。

作为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帝制最后一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开始于身不由己。

他不到三岁就被人抱上帝王宝座了,不过在那个位置上只坐了三年就下诏退位,为这个腐朽的王朝画上了句号。

退位之后的日子应当十分惬意,毕竟当时他还带着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住在宫里,衣食住行还有着帝王的规格。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冯玉祥带着金戈铁马踏进了北京城。

基督将军进京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溥仪带着他的皇后妃子,两个小时内从皇宫里搬出去。

当时正值军阀割据、各方混战的时代,溥仪一家带着无数金银丝软展转到天津租界定居。

再后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残忍的刀枪刺入中国的东北,当他们找到溥仪想要与之合作建立伪满洲国的时候,他想了没多久就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要去做傀儡,可是为了光复大清他不在乎。

日军在伪满洲国对中国人做了许多惨无人道的事情,有些他知道但管不了,有些他不知道也不想管,就这么做着一个名义上的皇帝,直到伪满洲国被苏联攻陷。

他不敢留在国内,选择跟日本人到日本去。

只是他们一行人在机场候机的时候被苏联人拿获,一个不落带回了苏联。

溥仪在苏联的生活依旧十分优渥,虽然期间他换了几个管理所,但至少保留了单人单间的规格,很多事情也有苏联方面安排人帮他处理,好到溥仪多次反映自己希望永住苏联,还想加入苏联共产党。

不过他的这个要求被苏联方面拒绝了。

1946年8月16日,为了向国际社会证明日本在中国犯下的诸多罪行,溥仪作为人证出席了东京审判。他在法庭上连坐8天,在亲身回忆日军暴虐行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原来自己对东北乃至中国做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

即使他在法庭上隐瞒了自己的主观罪证,将一切归咎于日本人的操控,可是每每想起伪满洲国的岁月,溥仪都夜不能寐,噩梦连连。

1950年,经过中苏双方的谈判,将溥仪从苏联引渡到了中国。

刚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溥仪在担惊受怕中积极工作,凡是能够自己动手的,从不假手于人,当时很多人都惊讶于他如此迅速的变化,说他这是焕发了新生。

他恐惧的情绪稍稍退散是在1956年,毛主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中提到他的时候说要慢慢地改造,这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后来为了帮助新中国整理缺失的历史,也为了记录日军的罪证,他还撰写回忆录《我的前半生》。

日子就这么平和地过着,直到1959年12月4日,溥仪在特赦大会上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玉玺下落

自古以来,问鼎都有些非凡的含义,溥仪以为毛主席问玉玺的下落也异曲同工,打了半天的腹稿,最后还是实话实说:“玉玺之前的确在我手里,不过后来到处奔逃弄丢了。”说完他又补了一句:“我是国家的罪人。”

没想到毛主席似乎并没有责怪他,摆摆手说“丢了就丢了嘛!”看到他低落的样子反而让人拿出了新中国的国玺。

那是一枚用铜制成的印章,拿在手上很有分量,虽然不是玉石打造那样的华贵但却有着沉稳大气的感觉。

毛主席把国玺递给溥仪,面含微笑地解释道:“新中国的国玺是由铜打造的,代表着我们新中国人民群众铜墙铁壁的意志,至于那枚玉玺,既然是旧时代的东西,就当他是随着旧时代的消失完成了使命吧。”

毛主席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这番话说得颇有些看淡风云的气魄,溥仪听了之后茅塞顿开,这一顿饭吃下来,让他深切感受到了这位伟大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也释怀了自己。郁结多年的心结。

虽然毛主席和溥仪如此说,但是关于玉玺究竟是丢在哪里,下落何方,一直成为后世人不断探索的疑团。

作为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权威的凭证,相传玉玺是秦始皇命人用何氏壁打造而成,在王朝的更迭中经过数次遗失,到了清朝人坐天下的时候,据说多尔衮从元朝人手中拿到的本来就是一块由和田玉打造的赝品。

但赝品毕竟也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再加上帝王的权威赋予他独一无二的价值。

不过与历朝历代不同的是,清朝的玉玺格外多一些,相传乾隆皇帝酷爱制造印章,他将宝玺发展成25块,刻有各式各样名称的更是达到上千枚。

当年冯玉祥进入北京城,把溥仪从皇宫里赶出去的时候,只给了他们两个小时的时间,面对满皇宫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该如何选择恐怕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问题。

无论怎样,溥仪应该是把玉玺带出了紫禁城,否则以冯玉祥的做派,如果果玉玺落在他的手里,早就已经广而告之传遍天下了。

那么玉玺到底是在哪里丢失的呢?

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把怀疑的目光锁向了蒋介石和戴笠。

在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的时候,他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效法古代的帝王,他曾经受意戴笠命令军统特务机构去溥仪身边抢回传国玉玺。

据说当时戴笠派去的军统特务在溥仪身边潜伏了很久,直到取得了他的信任,甚至可以随意进出他的房间,只可惜特务翻遍了当时整个伪满洲国的所谓皇宫,都没有找到玉玺的下落。

后来他把这一消息传回南京,并且推测可能是已经落入到日本人的手里,蒋介石对此深表遗憾,并且耿耿于怀。

这件事情也得到了溥仪的证实,他说戴笠当年的确派人来他身边搜查过,但他们来的时候传国玉玺就已经丢了,至于玉玺丢在了哪里,连他自己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复。

后来随着时间的退役,又衍生了另外一种说法。

概意思是说中统的陈立夫早就就看出了蒋介石对玉玺的觊觎之心,很早之前就想从溥仪身边抢过来,讨蒋介石的欢心,于是他派出了当时中统的王牌特工。

这位中统的特工显然比军统的老辣很多,他在溥仪身边的潜伏时间更长,甚至从一个小小护卫做到了他身边的大管家,不仅知道了很多皇室的秘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终于知道玉玺藏在了哪里。

一次趁着溥仪和婉容外出参加宴会,他托病留在了家中,趁大家都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进了房间,打开了那个日思夜想的保险箱,晶莹剔透的玉玺就在眼前,只要他把这个东西交给蒋介石,自己下半生就能飞黄腾达,荣华富贵。

可是就在那一瞬间,他动摇了,这么美好的东西,干嘛交给蒋介石呢?快速思考之后,他决定据为己有。立刻把玉玺揣在怀里。乔装改办之后,搭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从此以后,玉玺就成为了个人的收藏,再也没有面世。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人们对于玉玺下落的猜测和传说,至于它究竟身在何方,或许正如毛主席所说,使命已经完成,不必再有纠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败走麦城,关羽连续犯下三大错误... 关羽跑到麦城时,最后不幸被抓住了,真是让人惋惜!其实啊,在那场战斗中,关羽本来是有机会逃跑的,可惜他...
原创 唐... 唐将常何: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时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唐朝的盛世——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原创 梁... 梁山的十大英雄人物,包括卢俊义、关胜、林冲、呼延灼、鲁智深、秦明、杨志、花荣、董平和武松,每位都英勇...
原创 副... 1972年,时任副总长的李达有幸前往四川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安顿好一切后,他迫不及待地前去探望自己曾经...
原创 明... 历史开讲 在大明王朝的276年历史中,共有16位皇帝,而其中被称为明君的有五位:朱元璋、朱棣、朱高...
原创 史... 在我国古代婚姻文化中,择偶标准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基础,尤其注重“门当户对”的原则。门第显赫...
原创 同... 清代的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官职的等级区分,通常是根据“冲、繁、疲、难”四个字来界定的。这四个字实际...
原创 如...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很多历史学者认为是由于其“闭关锁国”的政策。这...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又+1 今日,国家文物局公布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根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家文物...
原创 司... 巴蜀传奇 “巴蜀”这个地理名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提起,人们对它的印象自然联想到李白的名句“蜀道难,难...
窦漪房:从农家女孩到皇后的传奇... “命运如同一场游戏,胜负只在一念之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女性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
原创 日...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中国东北留下一大批日本侨民,其中有大约12万名女性。她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
原创 刘...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的顶梁柱之一,他几乎集中了所有武将的优点。他不仅英姿飒爽、勇猛无比,还极富智...
原创 曹... 作者:林淼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动荡的时期。然而,正如古语所说:“乱世出英雄”,...
原创 6... 1433年6月29日,62岁的郑和因病在印度古里去世。得知这一消息后,明朝皇帝朱瞻基悲痛欲绝,亲自指...
原创 咸... 咸丰年间,清政府如何认识和处理东北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当咸丰帝登基时,距鸦片...
原创 南... 南宋与金国的仇恨深深植根于历史的痛苦之中,特别是在靖康之耻之后,南宋的复仇手段可谓是极为残酷。为了彻...
原创 当... 文章改写: 声明:本文结合权威资料与个人见解撰写,所有参考文献及截图已标注于文末,请知悉。 华佗是...
原创 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历时近三百年,历经十二位帝王。清朝的创立始于努尔哈赤的后金建国...
从工艺象征到等级式微,再探唐代... 唐代冠饰,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文化志。在那个国力强盛、文化交融的时代,冠饰承载的意义远超装饰本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