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军事战争说到底是军事将领的智慧表现,多数时候像是一个人的行事准则。我们不能保证一个人一直都幸运,比如诸葛亮,前半生可谓风华绝轮,但到最后人生关头,星光煞色。五十多岁的年纪人生急转直下,猝然下世。所以没有一个大人物是十全十美,即便是秦始皇也一样,到晚年突遭变故,短秦覆灭。但是要说起另外一个人,怕是很多人很难想到他的缺憾,那就是关羽,只是关羽再怎么武艺高强,义薄云天,他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这一翻也就成了“万丈深渊”。
一,不让廉颇,愤世嫉俗的关云长
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为了配合刘备的攻伐汉中战略,关羽其实早就“手痒痒”。就迫不及待,然而此时的关羽在公元219年的时候,这个大汉子已经是年近花甲了。关羽是生于公元160年,这一年他正好虚岁60。古人云:“廉颇六十不让”、“廉颇六十,尚有余勇。”廉颇老汉在前,几百年后关云长在年近六十岁时,虽是暮年,但身体力行,走马提刀,于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依然行云流水轻松自在。这就是关云长,被乾隆皇帝尊为“武圣”的原因之一。
时运不济,关羽在公元219年却“不小心”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一个傲气十足的人总会在背后不小心得罪无数人,像关羽这样的不仅有点愤世嫉俗,多数时候他纯粹是故意得罪的各种对手。可谓大火烧焦杂草,挡不住来年春风滋生新芽。一旦走出蜀国,关羽可谓到处树敌。曹操眼看东吴与西蜀厮杀,孙权静候北魏拿下关张二人。在狡诈世道中安能使得英雄气?关羽和张飞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是作为关羽本人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他所想所为皆是踏遍蚁穴让他们化为齑粉,赶走汉贼。殊不知这个世道已经改道而行了。
二,关羽暮年依然心高气傲
老年的关羽在攻打樊城之前,已经因为在襄阳的征战中再次名声大震。几乎可以让人回忆起他青壮年时期的战绩;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
可惜的是,这只不过是关羽人生的一场“回光返照”。也就是在此一役,关羽平生战斗中第一次受重伤,甚至直接导致后面的荆州失利,这时候罗贯中安排了一个重要的“小角色”上场-庞德。
三,关羽的犀利人生终极者上场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原是西凉马腾的部将,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庞德跟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中数有战功,升至校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庞德又随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于平阳;庞德为军中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破其军,更亲斩郭援首级。《魏略》曰:
庞德亲手斩得一颗首级,不知这便是郭援。战罢之后,众人皆指郭援已死而不能得其首。然而庞德于晚后方才于弓鞬中取出一颗头颅,由于郭援是钟繇之甥,因此钟繇见其首而哭。庞德便向钟繇赔罪,钟繇道:“郭援虽是我甥,但他始终是国贼。卿又何须赔罪?
于是庞德拜中郎将,封都亭侯。随后的每次交战,庞德常陷阵却敌,勇冠马腾军队。后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定汉中,此时马超已经投奔了刘备,于是庞德随众投降。曹操素闻其骁勇,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
前面作为一个小将,庞德升迁之路虽有坎坷,但也足以励志当世。或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砥砺前行的后辈不断磨砺着,关羽这等如山般的武侯才有渐渐日落西山的参照。
四,关羽走向人生末路
八月连降暴雨,“白马将军”-庞德上阵擂鼓与关羽单挑,庞德善弓箭,阵前拈弓搭箭,照着关羽射来,箭头有毒,关羽左臂很快发作,事后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可是关羽这半条胳膊几乎是废了,甚至影响了他后来的荆州之战。
《三国演义》上讲,关羽被白马将军庞德射中了额头,从此不敢小瞧庞德。虽然斩杀了庞德,但后来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趁机偷袭荆州,云长腹背受敌,加之庞德箭矢之毒,关羽在荆州之战中的单人单骑作战能力和整体布局谋篇策略都有所下滑,最后被东吴阿蒙(吕蒙)赶巧追到穷途末路,捡了个“便宜”,将关羽杀掉。按说杀了关羽,可是不世之功,然而吕蒙却没有这么大的“福气”。
五,吕蒙是喜欢关羽还是恨?
吕蒙回到东吴后也很快死掉,至于死因并未明确交代,只是说旧病复发。其实想想,吕蒙很可能是被孙权刺死,或者吕蒙就是自杀,也是赔死,毕竟他杀了千古第一武圣。古代将帅之死都追求“义”,吕蒙杀了最敬佩也是他最可恨的人之后,自己也没有什么惦记了,随关云长驾鹤西行。
不过这也是笔者的意揣,究竟关羽人生的下坡路或转折点是不是庞德所为,还要读者自己的判断。另外,吕蒙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他杀了关羽,自己也不敢再苟活下去?担心孙权给他穿“小鞋”以及关羽的兄弟刘备和张飞报复,这些还是要看诸位读者自己的看法了。
图片源于网络,文章原创,欢迎各位亲们关注!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