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带两挺重机枪投奔红军,征战16年仅升半级,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迪丽瓦拉
2025-07-09 13:02:53
0

前言

1955年大授衔前夕,罗荣桓元帅格外繁忙。

眼看授衔仪式就要临近,可仍有一些人员的军衔还没有敲定,这让罗帅感到十分为难。

这天,罗帅照例阅览新拟好的授衔名单,可当看到叶长庚的名字时,罗帅的眉头忽然紧锁。

叶长庚是原五十军的副军长,按照军职来看,授他一个少将的军衔十分合理。

可是,为什么罗帅对于叶长庚的军衔评定迟迟下不了决心呢?

一、加入北伐军

叶长庚出身贫苦,8岁时就替人放牛,12岁就给地主打起了零工。

1926年6月,本村一位陈姓的地主叫叶长庚当脚夫随他一同去韶关,这位陈姓地主可来头不小,他的弟弟就是国民党内的陈诚。

当时,陈诚在广东不幸负伤,这位陈姓地主得知消息后便想要去看一看弟弟。

从浙江到广东韶关非常远,陈姓地主就叫来了一向能干的叶长庚给自己挑行李。

来到韶关后,叶长庚被北伐军威武雄壮的气势所震撼。

他虽不懂“帝国主义”“列强”“土豪劣绅”都是什么意思,但他能看出来,眼前的这支部队,与他之前所见过的军阀部队大不相同。

这支部队能为贫苦百姓着想,不欺压穷人,这些都让叶长庚萌发出了加入北伐军的想法。

当时的北伐军刚好在招兵,所以叶长庚的入伍手续办得十分顺利,他领到了一套军装,还有3块银圆。

入伍后,叶长庚被分配到了某部机枪连。

在一次战斗中,连长递给了叶长庚一支步枪,随后指着对面山沟里的敌人说道:

“来,你看,对面山上的敌人在交通壕里走来走去,目标很大。我现在给你一支步枪,五发子弹,看你能消灭几个敌人,我用望远镜给你观察。”

叶长庚顺着连长手指的方向望去,发现那个山沟距离他们足有四五百米,对面的敌人又都是移动目标,射击难度很大,搞不好就要放空枪。

叶长庚知道,连长此举一方面是要考验他的枪法,一方面也有迷惑敌人的用意。

片刻之后,叶长庚卧倒在了一处土坎上,他端起步枪,拉动枪栓,深深吸了一口气,把自己当年在山里打猎时的“家底”给拿了出来。

那天,叶长庚开了5枪,击毙了3名敌人。

连长对于叶长庚的枪法非常满意,当即升了他的官,就这样,叶长庚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成了副班长。

北伐军攻入南京城的第二天,蒋介石在紫金山召开了一次誓师大会。

随着誓师大会逐渐接近尾声,蒋介石的讲话让叶长庚的心中泛起了一连串的疑惑。

早在入伍的时候,连里的党代表就告诉过叶长庚,“帝国主义”指的就是瓜分中国、欺辱中国人的“洋鬼子”,他们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可是蒋介石却在誓师大会上说,“帝国主义也有好坏之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不利于国际上的精诚团结”。

“洋鬼子欺辱我国人,瓜分我国土,都是些败类!怎么还有好坏之分了呢?”

在那一次的誓师大会上,叶长庚的心里第一次对蒋介石的革命理论产生了质疑。

“四·一二”政变爆发后,蒋介石反革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也正是从那之后,叶长庚眼中的军队也开始“变味”了。

当初在北伐军的时候,团里的党代表给大家所传播的思想都是正确的、积极的,记得当时的党代表告诉叶长庚等人:

“穷人要想不受欺侮,就要联合起来,把骑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北洋军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统统打倒。”

可到了国民党军队中,政治协理员在政治课上所传播的思想,除了“反共救国”就是“党外无党,党内无派”。

课堂之上,教官说得头头是道,可这些理论与思想,在叶长庚看来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他不禁想问:既然你说“党外无党”,那么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共产党又是什么呢?

既然你说“党内无派”,那国民党里的“黄埔系”“土木系”又如何解释呢?

国民党虚伪的面容已经显现,此时,叶长庚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团党代表曾说过的一句话: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二、带着“厚礼”投奔红军

从1927年下半年开始,叶长庚所在的部队里,流传出了许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

有人说,在井冈山根据地上,地主劣绅全部都被共产党给打倒了。

农民分到了粮食,分到了屋子,甚至还分到了田地!

有些士兵没什么文化,他们说共产党的工农民主政府是“泥腿子掌印把子”,村长、乡长、县长,全都是庄稼汉来当。

这些话传进叶长庚的耳朵里,他的心里也暗暗高兴,如果这些传言都是真的,那穷人真的就是当家做主人了!

此后,叶长庚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个姓徐的瓷窑工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叶长庚发现,这个姓徐的工人其实就是工农红军的联络员。

由于叶长庚对共产党一向抱有好感,所以他并没有举报此人,反而多次给此人执行任务提供方便。

也正是从那开始,叶长庚与共产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叶长庚所在的部队被调往吉安驻防。

当时,吉安地区也在闹革命,贫苦的农民为了活命纷纷拿起了武器,去反抗地主劣绅的压迫。

有一天,叶长庚的班在一间茅草屋里捉住了6个暴动队员。

叶长庚身为班长,按理说,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第一时间上报连部,可如此一来,这6名暴动队员大概率会被处决。

这6个人基本都是二十来岁的庄稼汉,身上的衣服也全都缀着补丁。

同为庄稼人出身的叶长庚不忍心送他们去死,于是便冒险给6人松了绑,叫他们跟在自己队伍后面。

叶长庚班里的士兵也都是穷苦出身,他们一向为叶长庚马首是瞻,所以见此情形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切都按照班长的安排去做。

临行时,叶长庚还不忘嘱咐6人道:

如果遇到有人来问,你们就说,你们是“叶班长雇的挑夫”。

在叶长庚的帮助下,那6个暴动队员得以成功脱险。

可叶长庚不知道,在那6人中,有3个是共产党员,这一次发生在吉安的暴动,就是由他们几个组织的。

当天晚上,这几人以“请叶长庚吃饭”为由将他约到了一处地点,在那里,叶长庚知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并且正式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

几个月后,共产党的地下联络员告诉叶长庚:

“团部里已经有人怀疑你的身份了,你要做好准备,一有机会,就投奔红军吧!”

叶长庚的心里其实早有此意,只是迟迟等不到机会罢了。

他心想:既然如今团部已经有人怀疑他的身份,那么他干脆带着手下的兄弟起义好了!

1929年12月上旬,叶长庚所在的部队被调到离吉安不远的孤江边上与红军作战。

叶长庚当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带领两个班的战士担任前卫搜索任务,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投奔红军的好机会,心中暗暗窃喜。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叶长庚偷偷对手下一个排的弟兄讲了红军是什么队伍,以及他要投奔红军的打算,启发大家弃暗投明,参加红军干革命。

一开始,这些战士们有点害怕,可后来经叶长庚的再三说服动员,又见他的态度很坚定,都表示愿意跟着他一块投奔红军。

这天凌晨,星星还没落下,地上覆了一层薄霜,叶长庚带着队伍出发了。

当时叶长庚的排里一共有三个班,按照事先约定,三个班在孤江边聚齐后才能开始渡江,共同奔赴井冈山。

哪承想,后面那个班里出了一个叛徒,团部得知此事后派出了重兵追剿,该班十三名战士全都因此牺牲。

好在,叶长庚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其余两个班抢渡孤江。

就这样,叶长庚带着二十二名战士、2挺重机枪、8支步枪投奔了红军。

按照当时红军内部的规定,凡是带武器来投奔红军的,一律有赏。

所以,在成功起义后,叶长庚等人不仅都领到了50块大洋的赏钱,而且还受到了彭德怀的接见。

三、16年只升了半级

投奔红军后,叶长庚被编入了特务队的机枪大队任大队长。

1930年7月,叶长庚光荣入党。

此后,叶长庚跟随着红军南征北战,吃了很多苦,也立了很多功,逐渐从机枪大队的大队长,晋升到了赣南独立十二师的师长。

1932年,独立十二师刚成立时,只有五百多人,人员大多是当地地方武装编入,武器装备较差。

部队组建后,辗转活动在上犹、崇义、南康、赣县一带,打了衙前、马石井、唐江的地主保安团,缴枪百余支。

部队边打边进行扩充,边打边进行土地革命斗争,发动群众,扩大苏区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之后,蒋介石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口号下,又调动九十个师,五十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反“围剿”。

广东余汉谋的第一军进到上犹、崇义、南康一带,分兵几路对红军进行“搜剿”。

这时,独立十二师刚刚打下南康的唐江镇。

兵力扩充到近一千八百人,缴获了四门迫击炮,四挺机关枪,步枪也都换成从国民党军手里缴来的好枪,装备得到了改善。

此时,驻上犹的敌两个团自西往东,驻赣县的敌两个团自东往西,两路夹击,向独立十二师扑来。

独立十二师迅即北上,到南康的马石井,在马石井尚未歇脚,敌军随后赶来,妄图抢占板桥镇,堵住红军的去路。

当时地形势对红军十分不利。

马石井到板桥镇,相距八十里路,如果敌人先我占领板桥镇,我军将南北受敌,而东西两面都是大山,无路可走。

因此,红军必须奔袭八卜里,先敌占领板桥镇,往遂川方向撤退,方能突出敌人的尾追和堵截。

叶长庚把这一情况告诉政委魏恒、参谋长童山,哪承想,魏恒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

“叶师长,我看情况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严重吧?敌人四个团,我们有三个团,大不了跟它硬拼一场。”

魏恒此人是知识分子,口才很好,但实战经验几乎为零。

他没有全盘估计当时的局势,没有意识到,在这样的大山区与敌作战,一旦被敌人咬住,部队就很难脱身了。

双方迟迟没能达成一致,部队只好暂时转移。

几天之后,叶长庚突然患上了疟疾,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根本没有办法指挥部队作战。

当十二师在遂川县与独立一师接头后,军区批准叶长庚到后方医院养病,如此一来,队伍的临时指挥权就交到了代理师长田海清的手里。

在叶长庚养病期间,敌人对湘赣南部的上犹、崇义根据地大举进攻,独立十二师在返回上犹、崇义根据地时,遭到敌人伏击。

由于敌情判断不明,指挥官将敌人四个团错误地估计为一个团。

师政委魏恒没有听取代师长田海清的意见,坚持不撤退,顶着硬打。

结果在崇义县过埠、禾兴一带大山上打了败仗,部队损失五百多人,枪两百余支。

随军行动的中共河西道委书记陈默然同志,也在战斗中牺牲了。

一些不坚定的党员和经不起艰苦环境考验的人,也离开了红军部队。

独立十二师的失败,给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上、崇根据地大部丧失,也引起了中央军委的注意。

战斗后,师政委魏恒被逮捕,追究其应负的主要责任。

而身为独立十二师师长的叶长庚也被撤销了职务,给予留党察看的处分。

病愈后,叶长庚被调任红八军二十二师师长,此后便一直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

1948年11月,叶长庚升任50军的副军长。

从1932年升任独立十二师师长,一直到1948年升任50军的副军长。

在这16年的革命斗争中,叶长庚仅仅只升了半级,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小结

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当时,负责这一工作的是罗荣桓。

当考虑给叶长庚定军衔时,罗荣桓坏犯了难。

如果按照革命资历,叶长庚完全可以配得上一个“中将”衔,可考虑到他当时的职位,显然“少将”衔更加合理。

两难之下,罗荣桓干脆直接找到了叶长庚,询问他的意见。

叶长庚闻言激动地表示:

“授予我少将军衔就足够了。我曾经就是一个给人出苦力的脚夫,如今竟能做到将军,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啊!”

1955年,叶长庚被中央军委正式授予少将军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刘裕,小名寄奴,是魏晋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即赫赫有名的南朝宋武帝。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
原创 兵... 因为春秋时期的礼乐制崩坏,周天子丧失了对诸侯的约束力,所以造成了战国时期的纷乱局面。秦始皇结束了纷乱...
原创 蜀... 蜀汉,汉朝的最后政权,由刘备建立基业,最后在刘禅手中走向了灭亡,汉朝也就至此消失,不复存在。说起蜀汉...
原创 原... 【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做人的道理有能屈能伸的概念,而且认为屈服也不失为大丈夫也。正是因为如此,...
原创 李... 公元626年,一场腥风血雨的“玄武门之变”,让兄弟自相残杀,皇权易主。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他争权夺势的...
原创 不... 新疆自古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到什么时候呢?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
原创 作... 李瑁的名字中间其实缺了一个字,那就是绿色的绿。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18个儿子,李隆基是真的不缺儿子,...
原创 原... “六驮”是唐代特有的一种体制,存在于唐府兵制之中,府兵制始创于西魏,完备于唐朝,唐朝时的府兵制已经发...
原创 新... 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是近代三大伟人,他们为革命献身,一生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中国人...
原创 “... 很多人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而痴迷于各种兵法谋略,里面最精彩并非战场上的血腥厮杀,而是坐镇在后方的谋士...
原创 古... 有个读者留言,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何古代打了败仗,称“败北”,而不是“败东”、“败四”或者“...
原创 清... 清朝人结婚老照片:看看清朝婚礼仪式,如今许多过程都被遗弃了!真实太可惜了! 清朝人结婚老照片:清末...
2025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 5月1日,在元谋人发现60周年之际,来自考古学、古人类学、博物馆学、地质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国内顶...
原创 清...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外国列强开始侵略我们国家,当时一些大户人家和乡绅为了自保就会在家中自备武器,为了让...
原创 鳌... 其实很多人都误会鳌拜,将鳌拜的黑越描越大。康熙少年时期就扳倒大权在握的鳌拜,当时鳌拜手中掌握大清实权...
原创 明... 引言 明朝第一牛人王阳明 一、名字背后的玄机 王阳明出生前,他奶奶做了个神梦——天神踏云...
原创 蒋... 1949年,对于共产党人和全国同胞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们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共...
原创 原... 谭嗣同,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
原创 有...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个皇帝制王朝,所以很多的人都喜欢去研究清朝的历史...
原创 《... 吕布是《三国演义》中公认的第一高手,在虎牢关之下他面对关羽、张飞两个顶级高手大战三十合不落下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