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带两挺重机枪投奔红军,征战16年仅升半级,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迪丽瓦拉
2025-07-09 13:02:53
0

前言

1955年大授衔前夕,罗荣桓元帅格外繁忙。

眼看授衔仪式就要临近,可仍有一些人员的军衔还没有敲定,这让罗帅感到十分为难。

这天,罗帅照例阅览新拟好的授衔名单,可当看到叶长庚的名字时,罗帅的眉头忽然紧锁。

叶长庚是原五十军的副军长,按照军职来看,授他一个少将的军衔十分合理。

可是,为什么罗帅对于叶长庚的军衔评定迟迟下不了决心呢?

一、加入北伐军

叶长庚出身贫苦,8岁时就替人放牛,12岁就给地主打起了零工。

1926年6月,本村一位陈姓的地主叫叶长庚当脚夫随他一同去韶关,这位陈姓地主可来头不小,他的弟弟就是国民党内的陈诚。

当时,陈诚在广东不幸负伤,这位陈姓地主得知消息后便想要去看一看弟弟。

从浙江到广东韶关非常远,陈姓地主就叫来了一向能干的叶长庚给自己挑行李。

来到韶关后,叶长庚被北伐军威武雄壮的气势所震撼。

他虽不懂“帝国主义”“列强”“土豪劣绅”都是什么意思,但他能看出来,眼前的这支部队,与他之前所见过的军阀部队大不相同。

这支部队能为贫苦百姓着想,不欺压穷人,这些都让叶长庚萌发出了加入北伐军的想法。

当时的北伐军刚好在招兵,所以叶长庚的入伍手续办得十分顺利,他领到了一套军装,还有3块银圆。

入伍后,叶长庚被分配到了某部机枪连。

在一次战斗中,连长递给了叶长庚一支步枪,随后指着对面山沟里的敌人说道:

“来,你看,对面山上的敌人在交通壕里走来走去,目标很大。我现在给你一支步枪,五发子弹,看你能消灭几个敌人,我用望远镜给你观察。”

叶长庚顺着连长手指的方向望去,发现那个山沟距离他们足有四五百米,对面的敌人又都是移动目标,射击难度很大,搞不好就要放空枪。

叶长庚知道,连长此举一方面是要考验他的枪法,一方面也有迷惑敌人的用意。

片刻之后,叶长庚卧倒在了一处土坎上,他端起步枪,拉动枪栓,深深吸了一口气,把自己当年在山里打猎时的“家底”给拿了出来。

那天,叶长庚开了5枪,击毙了3名敌人。

连长对于叶长庚的枪法非常满意,当即升了他的官,就这样,叶长庚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成了副班长。

北伐军攻入南京城的第二天,蒋介石在紫金山召开了一次誓师大会。

随着誓师大会逐渐接近尾声,蒋介石的讲话让叶长庚的心中泛起了一连串的疑惑。

早在入伍的时候,连里的党代表就告诉过叶长庚,“帝国主义”指的就是瓜分中国、欺辱中国人的“洋鬼子”,他们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可是蒋介石却在誓师大会上说,“帝国主义也有好坏之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不利于国际上的精诚团结”。

“洋鬼子欺辱我国人,瓜分我国土,都是些败类!怎么还有好坏之分了呢?”

在那一次的誓师大会上,叶长庚的心里第一次对蒋介石的革命理论产生了质疑。

“四·一二”政变爆发后,蒋介石反革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也正是从那之后,叶长庚眼中的军队也开始“变味”了。

当初在北伐军的时候,团里的党代表给大家所传播的思想都是正确的、积极的,记得当时的党代表告诉叶长庚等人:

“穷人要想不受欺侮,就要联合起来,把骑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北洋军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统统打倒。”

可到了国民党军队中,政治协理员在政治课上所传播的思想,除了“反共救国”就是“党外无党,党内无派”。

课堂之上,教官说得头头是道,可这些理论与思想,在叶长庚看来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他不禁想问:既然你说“党外无党”,那么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共产党又是什么呢?

既然你说“党内无派”,那国民党里的“黄埔系”“土木系”又如何解释呢?

国民党虚伪的面容已经显现,此时,叶长庚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团党代表曾说过的一句话: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二、带着“厚礼”投奔红军

从1927年下半年开始,叶长庚所在的部队里,流传出了许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

有人说,在井冈山根据地上,地主劣绅全部都被共产党给打倒了。

农民分到了粮食,分到了屋子,甚至还分到了田地!

有些士兵没什么文化,他们说共产党的工农民主政府是“泥腿子掌印把子”,村长、乡长、县长,全都是庄稼汉来当。

这些话传进叶长庚的耳朵里,他的心里也暗暗高兴,如果这些传言都是真的,那穷人真的就是当家做主人了!

此后,叶长庚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个姓徐的瓷窑工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叶长庚发现,这个姓徐的工人其实就是工农红军的联络员。

由于叶长庚对共产党一向抱有好感,所以他并没有举报此人,反而多次给此人执行任务提供方便。

也正是从那开始,叶长庚与共产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叶长庚所在的部队被调往吉安驻防。

当时,吉安地区也在闹革命,贫苦的农民为了活命纷纷拿起了武器,去反抗地主劣绅的压迫。

有一天,叶长庚的班在一间茅草屋里捉住了6个暴动队员。

叶长庚身为班长,按理说,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第一时间上报连部,可如此一来,这6名暴动队员大概率会被处决。

这6个人基本都是二十来岁的庄稼汉,身上的衣服也全都缀着补丁。

同为庄稼人出身的叶长庚不忍心送他们去死,于是便冒险给6人松了绑,叫他们跟在自己队伍后面。

叶长庚班里的士兵也都是穷苦出身,他们一向为叶长庚马首是瞻,所以见此情形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切都按照班长的安排去做。

临行时,叶长庚还不忘嘱咐6人道:

如果遇到有人来问,你们就说,你们是“叶班长雇的挑夫”。

在叶长庚的帮助下,那6个暴动队员得以成功脱险。

可叶长庚不知道,在那6人中,有3个是共产党员,这一次发生在吉安的暴动,就是由他们几个组织的。

当天晚上,这几人以“请叶长庚吃饭”为由将他约到了一处地点,在那里,叶长庚知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并且正式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

几个月后,共产党的地下联络员告诉叶长庚:

“团部里已经有人怀疑你的身份了,你要做好准备,一有机会,就投奔红军吧!”

叶长庚的心里其实早有此意,只是迟迟等不到机会罢了。

他心想:既然如今团部已经有人怀疑他的身份,那么他干脆带着手下的兄弟起义好了!

1929年12月上旬,叶长庚所在的部队被调到离吉安不远的孤江边上与红军作战。

叶长庚当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带领两个班的战士担任前卫搜索任务,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投奔红军的好机会,心中暗暗窃喜。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叶长庚偷偷对手下一个排的弟兄讲了红军是什么队伍,以及他要投奔红军的打算,启发大家弃暗投明,参加红军干革命。

一开始,这些战士们有点害怕,可后来经叶长庚的再三说服动员,又见他的态度很坚定,都表示愿意跟着他一块投奔红军。

这天凌晨,星星还没落下,地上覆了一层薄霜,叶长庚带着队伍出发了。

当时叶长庚的排里一共有三个班,按照事先约定,三个班在孤江边聚齐后才能开始渡江,共同奔赴井冈山。

哪承想,后面那个班里出了一个叛徒,团部得知此事后派出了重兵追剿,该班十三名战士全都因此牺牲。

好在,叶长庚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其余两个班抢渡孤江。

就这样,叶长庚带着二十二名战士、2挺重机枪、8支步枪投奔了红军。

按照当时红军内部的规定,凡是带武器来投奔红军的,一律有赏。

所以,在成功起义后,叶长庚等人不仅都领到了50块大洋的赏钱,而且还受到了彭德怀的接见。

三、16年只升了半级

投奔红军后,叶长庚被编入了特务队的机枪大队任大队长。

1930年7月,叶长庚光荣入党。

此后,叶长庚跟随着红军南征北战,吃了很多苦,也立了很多功,逐渐从机枪大队的大队长,晋升到了赣南独立十二师的师长。

1932年,独立十二师刚成立时,只有五百多人,人员大多是当地地方武装编入,武器装备较差。

部队组建后,辗转活动在上犹、崇义、南康、赣县一带,打了衙前、马石井、唐江的地主保安团,缴枪百余支。

部队边打边进行扩充,边打边进行土地革命斗争,发动群众,扩大苏区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之后,蒋介石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口号下,又调动九十个师,五十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反“围剿”。

广东余汉谋的第一军进到上犹、崇义、南康一带,分兵几路对红军进行“搜剿”。

这时,独立十二师刚刚打下南康的唐江镇。

兵力扩充到近一千八百人,缴获了四门迫击炮,四挺机关枪,步枪也都换成从国民党军手里缴来的好枪,装备得到了改善。

此时,驻上犹的敌两个团自西往东,驻赣县的敌两个团自东往西,两路夹击,向独立十二师扑来。

独立十二师迅即北上,到南康的马石井,在马石井尚未歇脚,敌军随后赶来,妄图抢占板桥镇,堵住红军的去路。

当时地形势对红军十分不利。

马石井到板桥镇,相距八十里路,如果敌人先我占领板桥镇,我军将南北受敌,而东西两面都是大山,无路可走。

因此,红军必须奔袭八卜里,先敌占领板桥镇,往遂川方向撤退,方能突出敌人的尾追和堵截。

叶长庚把这一情况告诉政委魏恒、参谋长童山,哪承想,魏恒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

“叶师长,我看情况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严重吧?敌人四个团,我们有三个团,大不了跟它硬拼一场。”

魏恒此人是知识分子,口才很好,但实战经验几乎为零。

他没有全盘估计当时的局势,没有意识到,在这样的大山区与敌作战,一旦被敌人咬住,部队就很难脱身了。

双方迟迟没能达成一致,部队只好暂时转移。

几天之后,叶长庚突然患上了疟疾,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根本没有办法指挥部队作战。

当十二师在遂川县与独立一师接头后,军区批准叶长庚到后方医院养病,如此一来,队伍的临时指挥权就交到了代理师长田海清的手里。

在叶长庚养病期间,敌人对湘赣南部的上犹、崇义根据地大举进攻,独立十二师在返回上犹、崇义根据地时,遭到敌人伏击。

由于敌情判断不明,指挥官将敌人四个团错误地估计为一个团。

师政委魏恒没有听取代师长田海清的意见,坚持不撤退,顶着硬打。

结果在崇义县过埠、禾兴一带大山上打了败仗,部队损失五百多人,枪两百余支。

随军行动的中共河西道委书记陈默然同志,也在战斗中牺牲了。

一些不坚定的党员和经不起艰苦环境考验的人,也离开了红军部队。

独立十二师的失败,给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上、崇根据地大部丧失,也引起了中央军委的注意。

战斗后,师政委魏恒被逮捕,追究其应负的主要责任。

而身为独立十二师师长的叶长庚也被撤销了职务,给予留党察看的处分。

病愈后,叶长庚被调任红八军二十二师师长,此后便一直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

1948年11月,叶长庚升任50军的副军长。

从1932年升任独立十二师师长,一直到1948年升任50军的副军长。

在这16年的革命斗争中,叶长庚仅仅只升了半级,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小结

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当时,负责这一工作的是罗荣桓。

当考虑给叶长庚定军衔时,罗荣桓坏犯了难。

如果按照革命资历,叶长庚完全可以配得上一个“中将”衔,可考虑到他当时的职位,显然“少将”衔更加合理。

两难之下,罗荣桓干脆直接找到了叶长庚,询问他的意见。

叶长庚闻言激动地表示:

“授予我少将军衔就足够了。我曾经就是一个给人出苦力的脚夫,如今竟能做到将军,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啊!”

1955年,叶长庚被中央军委正式授予少将军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官位品级分明,一品、二品的差距本应明确。然而,这个官场规则似乎在一些职位上...
原创 新... 这是一则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南敌后抗日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6师...
原创 周... “我准备辞去职务了”伟人曾经当着赫鲁晓夫的面这样说到。 对此,赫鲁晓夫小心翼翼的问道“有接班人吗?”...
原创 俄... 持续三年的俄乌血战,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的战略均衡产生深远影响。 这场旷日...
为何睢阳的得失,成为安史之乱的...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起兵...
原创 南... 南北分治:尉迟运守宫平乱,宇文邕出兵灭齐 这消息传入周廷,周主宇文邕乃谋伐齐,亲临射宫阅军讲武,且...
原创 朱... 在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以其果断和严厉著称。不论是谁,一旦触犯了法律,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是皇...
原创 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政局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不少的人都趁此机会爬上了高位,其中不乏一些投机分子...
原创 皖... 新四军的存在,对于蒋介石来说,始终是心中的痛。蒋介石痛恨有这么强大的一支不是他领导的队伍在他的统治区...
原创 成... 历史上充斥着一些强大的军队,它们以无与伦比的战绩和惊人的勇气闻名于世。其中,秦军、太平军以及成吉思汗...
原创 8... 80岁老太,在博物馆看到一个破旧的针线包,对大家说:这是我的 博物馆珍藏的都是过去的东西,除了价值连...
原创 史... 杜甫有诗句说的好:“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不必说我们后世人了,看来就是唐代自己人也把唐太宗李世民...
原创 毛... 毛主席纪念堂选址 毛主席纪念堂为什么建在天安门广场?从选址、设计到建造,每一处的精心设计都有特别的意...
原创 鬼... 学得一身本事的鬼谷子最开始并没有当隐士,而是选择了入世做官。那么他做的什么官呢,级别如何呢?据相关史...
原创 儒... 前言 汉武大帝盛世,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显神通,谁主沉浮?“儒墨之争,二千余年,究竟孰优孰劣?”这句...
原创 是... (王潮 形象) 五代十国时,福建地区的初代军阀和开拓者,是王潮。 王潮把福建基本平定之后,病逝,权力...
原创 德... 1991年6月,德国议会在两德统一后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投票,338票赞成将首都设在柏林,而320票反对...
原创 为... 引言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绕不开这样两个命题,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个作为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一个作...
原创 1... 二战之后,苏联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方面都可以与美国相抗衡。所以战争结束不久,两国就“不宣而战”,悄...
原创 长... 提到“长征”一词,人们心中最先浮现出的场景,可能大部分都是红军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爬雪山过草地。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