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默默无闻的湖南,到了近代是大放异彩,有句话叫做“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从某种角度来说还真是如此。
除了主席外,开国十大元帅中有三个湖南人,十名大将中有六个湖南人!这个比例相当厉害。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来自湖南的开国将军虽然军衔比不上他们,但一样为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
最奇特的是他在授衔前只是名团级干部,却获得了少将军衔,在一群师级、军级中显得另类,这份经历可谓是独一无二!
这位将军的名字叫做苏鲁,原名苏达余,湖南浏阳人,这里走出过5名开国上将,5名开国中将,由此可见革命气氛相当浓郁。
苏鲁1927年加入了红军队伍,并在这年入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苏鲁从小兵做起,先后担任了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后来做到了团级干部走完长征。
抗战爆发后,苏鲁奉命前往山西发展抗日队伍,从青年抗敌决死队的一个大队长做到了二十五团团长,这一切主要就在于他真正地表现了决死二字,每逢战斗都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尤其是在百团大战的关家垴血战中,苏鲁率部与日军进行了肉搏战,完全不要命的打法给其他部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战斗结束苏鲁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首长的表扬。
1945年初,抗战接近了尾声,苏鲁也升任为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中,苏鲁作战风格依然勇猛,在华北地区经历了大小数十战,多次面对数倍的敌人死战不退,取得赫赫战功。在第十八兵团兵团组建后,他担任了62军184师副师长。
1949年4月,解放军向太原发起总攻,184师奉命拔除太原外围一处易守难攻的据点,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因为在据点之前是一片开阔地,很难找到隐蔽物,敌人依靠地利就能给我军造成很大的伤亡。
战斗开始时的确是这样,184师组织了三次突击,却被强大的火力给击退,付出了重大伤亡却没能完成任务。
看到这种情况,苏鲁在指挥所里万分焦急,没考虑多久就决定亲自带队冲锋,只说了句“让我看看去!”就出了指挥所,根本没给别人阻拦的机会。
在场的人都知道副师长准备做什么,政委时云峰见状也立马跟了上去。
有两位首长带领,184师士气大振,很快就冲到了据点之前。但在这片区域,敌军早早就布好了雷,苏鲁冲在前面,不幸踩着了敌人的连环雷,右手手臂被炸得筋断骨折血肉模糊。
他发挥了重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依然指挥着部队前进,在他的鼓舞下后续部队拿下了据点,看到这一幕他才肯去到战地医院。因为伤势过重、时间太久,右臂无法保留,最终只能截肢,他也就成了独臂将军。
苏鲁本人倒是开得很开,他曾经的警卫员邓天顺前来看望他时,邓天顺都忍不住泪如泉涌,他还能笑着宽慰:“没什么嘛,一条胳膊照样干革命!”
等他伤愈出院时,部队已经前往西北地区,所以上级把他安排在了山西长治军分区担任司令员,在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五年。
1955年春,组织上考虑到苏鲁的身体情况,想让他离职休养。他没有异议,但是他太爱这支军队了,于是反复向省军区领导提出要去管仓库。
省军区领导请示上级后同意了,于是苏鲁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库长,这个仓库只是个团级单位,因此他也成了团级干部。不过苏鲁的性格就是较真,即便是一个仓库库长,依然没有松懈过。
1955年9月,苏鲁突然接到命令,要他进京接受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授予的少将军衔,在仪式上周总理得知他的职务后稍微有些愣神,握着他的手感慨地说道:苏鲁同志,你为人民立了功,我代表人民感谢你。
听到总理的评价,苏鲁很感动,回答了一句:我做得很不够,人民给我的太多。
授衔结束后,有了少将军衔的苏鲁自然不再适合做仓库库长,于是被任命为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了20年,1975年退居二线。
或许他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吧,在清闲下来的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的12月,苏鲁将军因病去世,享年74岁。在他去世后,有关人员要为他撰写悼词,前去查阅他的档案,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苏鲁在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岗位上做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任职命令,有的只是当年委任军械仓库库长的命令。后来查明是早前工作人员的疏忽,为此领导还专程去苏鲁将军家里道歉,不过将军的家人回道:他不会介意的,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什么职务他都不在乎。
我想也是,一个为了能继续为军队、人民服务,情愿去做仓库库长的高级军官,又怎么会在意职务的大小呢?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心中是否有人民,苏鲁将军无疑就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