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力不够弓弩来凑,蜀汉有哪些特殊弩具、部队和以弓弩取得的战果
迪丽瓦拉
2024-06-30 00:33:05
0

原标题:军力不够弓弩来凑,蜀汉有哪些特殊弩具、部队和以弓弩取得的战果

在古代冷兵器中,弓弩几乎可以说是威力最大的武器,杀伤了无数士兵,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毕竟是远程兵器,有先发的优势。在三国时期,蜀汉仅仅占有益州一州,对南中地区的控制也不算太牢固。人口资源远远落后于曹魏和东吴。没有人口就没有兵源,没有兵源导致蜀汉军力弱小。蜀汉灭亡时举国之力只有十万左右士兵,而曹魏仅西线投入作战的兵力就超过十八万,两个国家的实力差距可见一斑。

为了提升蜀汉军队的战斗能力,蜀汉在装备改进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当然也包括在冷兵器中占有独特地位的弓弩。蜀汉的制弩技术十分发达,包括大名鼎鼎的元戎弩;蜀汉有至少两支专门负责射击的部队(至少从名字来看是这样的),利用弓弩作战也有不错的战绩。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蜀汉的两种弓弩——元戎弩与蜀侧竹弩

元戎弩就是诸葛连弩。连弩顾名思义,当是可以连续射击的弩具,连弩并不始于三国时期,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墨子》中已经有连弩的记载。诸葛亮是对连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损益连弩,谓之元戎",就是元戎弩。元戎弩以铁为箭,每根铁箭长八寸,一次可以击发十支铁箭,具体是一起发射还是连续发射还有争议,不过仍然可以看出它的威力。

曹魏发明家马钧得到过诸葛连弩,认为还有改进的余地,可以增强五倍以上的威力。不过马钧的军事发明在曹魏并不受重用,改进诸葛连弩的计划应该也是没有通过。总的来说诸葛连弩应该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弩具,威力也十分可观。

除了诸葛连弩以外,蜀汉还有一种弩具,被称为蜀侧竹弩。关于蜀侧竹弩的记载非常有限,在《晋书·陶璜传》中有一处记载,也是只提到名字而已。在三国时期后期,西晋与东吴之间有一场旷日持久的"交州之战",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大概就是东吴所控制的交州的一部分倒向西晋,东吴收复交州的一场战争。

投降西晋的蜀汉故庲降都督霍弋曾派遣杨稷、毛炅、孟干、爨能、李松等人从南中到交州与东吴作战,"交州之战"结束后毛炅被杀、杨稷病死,孟干等人被孙皓下令流放海隅。孟干等人不愿意被流放,打算投奔西晋,于是自称能够制作蜀侧竹弩(名字或为侧竹弩),被孙皓留在作部,最后还是逃到西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两点,第一蜀侧竹弩很好用,否则不会受吴人的喜爱;第二东吴做不出来,似乎有一层技术上的壁垒。

蜀汉的两种射击为主的部队——连弩士与猎射官

三国时期是以战争为主的时代,很多所谓的特种部队在后世也是津津乐道。其中有些军队可以说是特种部队,比如披甲率极高的"陷阵营";从百人将中挑选出来的全员精锐的"虎豹骑",甚至是史料上只有只言片语却吹上天的"白毦兵",毕竟是"西方上兵"嘛。而有一些部队很难界定它到底是不是人们心中的三国特种部队,只能说有独特的番号流传下来,具有一定功能性。就比如下面小编要介绍的连弩士和猎射官。

关于连弩士、猎射官的具体的描述也很少,不过从名字上基本上可以判断他们是专精于射击的部队。蜀汉制弩技术很先进,有诸葛连弩与蜀侧竹弩,要想发挥它们的威力,还需要善射之士。涪陵郡成为其中一个兵源。根据《华阳国志·巴志》中的记载,涪陵郡民风剽悍,诸葛亮曾经从其中征收三千连弩士用于北伐事业。

猎射官也是从涪陵郡征收的,性质有些像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建立的无当飞军。在蜀汉延熙十一年(即公元248年,一说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涪陵郡爆发叛乱,具体原因不清楚。车骑将军、江州都督邓芝率军平复了这次叛乱,斩杀当地反叛大姓徐巨,又迁徙其他大姓徐、蔺、谢、范五千家,以此为兵源组建出一支猎射官。通过这次平叛,蜀汉加强了对涪陵郡的控制,也得到一批善射的士兵。

蜀汉利用弓弩创造的战绩

强大的弓弩和善射的部队成为蜀汉一支比较有鲜明特征的军事力量,就像曹魏的骑兵或者东吴的水师。蜀汉利用弓弩在战争中获得优势和战果的记载在史料中也不能算少。

比如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由于天气原因,军粮运输十分困难,诸葛亮因为粮尽退军。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撤退后命令张郃追击,蜀汉在木门道设伏,等待并且杀死张郃。蜀汉军队的具体战术就是在高处设伏,等到张郃进入埋伏后就用弓弩进行攒射,张郃军无法抵抗,张郃作为主将右膝中箭而死。

再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从整体上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处于一种长期对峙的状态,不过两家也不是干瞪眼,还是进行了一些局部的小战役,各有胜负。当时的战场有两条水路,一条是横向的渭水,一条是纵向的武功水。诸葛亮的军队就在渭水以南、武功水以西这样一个区域。

诸葛亮军与司马懿军对武功水的控制权展开过一次战役,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率领的当然就是被视为另外一支特种部队的虎步军)渡水扎营,司马懿趁武功水上涨时率领一万骑兵进攻孟琰,诸葛亮一方面抓紧搭桥,一方面用弓弩射击司马懿军为虎步军做掩护,最后成功击退司马懿。

直到蜀汉灭亡之际,弓弩仍然有利用于战争中的记载。蜀汉被钟会、邓艾灭亡;钟会和邓艾又陷入内讧双双斗死;东吴率军逼近永安,宣称支援蜀汉复国,实际为了攻克永安打通入川通道。故蜀汉永安都督罗宪已经向西晋投降,固守永安,用弓弩"临江拒射",不过还是不能阻止东吴军队的攻势。

这个也是很简单的道理,第一罗宪手中只有两千人,大部分军队被上一任永安都督,右大将军阎宇调集到前线抵抗钟会、邓艾;第二永安在东吴和蜀汉交界处,双方长期没有战事,士兵的战斗素养和武器的储备可能都有不足,不能单纯地归咎于蜀汉弓弩威力不足的原因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华阳国志》、《襄阳记》、《墨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建文四年那场大火真是邪门,南京皇宫烧得黢黑,建文帝朱允炆就那么没了踪影。可朱棣进了城,先不急着找侄子...
原创 彭... 张治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平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四次前往新疆,成功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起义。新中国...
原创 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流传于清代官场的谚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地方官员的丰厚收入。意思是一个知...
全红婵袒露心声:知道自己跳水比... 11月7日,据央视频道报道,近日全红婵在访谈中袒露心声,她直言现在跳得很差,但是很快乐。 “我知道我...
袁绍在汜水关撒了谎:颜良文丑就... 东汉末年,曹操拼凑十八路诸侯联军讨董卓,在汜水关遇到了拦路虎华雄,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乌程侯长沙太...
原创 开... 说到开国十大将军,大家都会想起这些赫赫有名的将军们。而在他们的夫人中,只有罗瑞卿的妻子郝治平仍然健在...
原创 苏... 为什么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是教育部?为何我们要对文化侵蚀保持警惕?这张图给了我们答案。 这本教材是...
原创 日... 说起民国初年那段日子,真叫一个乱。大清刚亡,各地军阀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直系打...
原创 军... 1977年8月,北京军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经过选举,产生了三位新的领导人,他们...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常常让人感动并铭记在心。关羽在酒宴中挥斩华雄的头颅,张飞在长坂桥的怒吼震慑敌军,...
新技术与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制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由敦煌研究院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
原创 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汉贼”,尽管他极为强势,最终却始终没有成为皇帝。虽然曹操没有成为名...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一位传奇人物。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农民,经...
原创 如... 在“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中,曹操实际上有机会杀掉刘备。如果曹操当时果断出手,历史的走向将完全改变,三国...
原创 张...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度误解赵云投敌,愤怒之下甚至说出要将赵云一枪刺死的狠话。幸好刘备及时劝解,让张飞...
原创 日... 1910年3月26日,旅顺的清晨冷得刺骨。监狱的铁门打开,日本人押着一个穿白色韩服的年轻人走向绞刑架...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11月7日政协中华路街道联络委联合中华路小学组织“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
原创 西... 在唐朝的辉煌时代,发生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瞬间。那是武德九年,整个朝堂的气氛风起云涌,李世民站在...
诗人@永泰:开在大宋朝的那些梅... 中国人爱梅,梅兰竹菊“四君子”,梅列首位。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著名的梅花典故、诗...
原创 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王朝。而在其中有一个王朝,其开国皇帝的故事尤为励志。这个皇帝出生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