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说诸葛亮治国很强,而军事能力较弱,真的如此吗?
迪丽瓦拉
2024-06-30 01:03:04
0

原标题:《三国志》说诸葛亮治国很强,而军事能力较弱,真的如此吗?

因为《三国演义》之中的精彩描写,诸葛亮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知名度最广,最得老百姓认可的丞相。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在民间几乎被神话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却并没有这么高的评价。

尤其是距离当时比较近的《三国志》中,作者陈寿更是直言,诸葛亮治国理政能力超强,但军事实力一般,所以才数次北伐而不得其功。

那么诸葛亮真的军事能力不行吗?

诸葛亮军事能力弱,在历史上其实还蛮有认可度的,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合适。首先他军事能力的弱,那是相对于其治国水平的,你也可以说是他治国水平太高,所以才显得军事能力弱。

否则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军事能力弱,而他所在的晋朝,却是司马懿建立的,司马懿是诸葛亮手下败将。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军事能力并非弱,而是没那么强而已。

其次,军事能力本身也是分很多层次的,指挥能力只是军事能力的一部分而已。除了指挥能力之外,诸葛亮练兵能力,行军布阵的能力,动员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

而这些,当然也都是军事能力的一种,韩信打仗那么厉害,如果没有萧何在后面筹措军粮等等,他也不可能打的顺利。这也正是汉高祖刘邦建国后把萧何封为功劳第一的原因所在。

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就是诸葛亮是一个合格的政委,合格的军事思想家,谋略家,只是做指挥员能力没那么强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说诸葛亮军事能力弱,那是因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直比较重视作战将领的个人作用,而比较忽视统筹能力的缘故造成的。

除了对军事能力就是指挥能力的片面认知以外,从客观因素上来看,诸葛亮军事实力弱,实际上也是由当时蜀汉政权本身的制约导致的。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蜀汉政权最强大的时候,不过也就是曹魏九分之一大小,人口只有曹魏四分之一,经济也是远远不如。

在武器装备没有代差的前提下,以蜀汉与曹魏这样的综合国力对比,要求诸葛亮在每一场战斗之中都能获胜,实在四强人所难。

这种国力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军事指挥人才的缺少,整个蜀汉政权之中,人才的数量与曹魏不能相比,诸葛亮就算全身都是铁,又能打多少钉子呢?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还是得把军队一支支派出去,让别人指挥作战。

但是这些人之中,很少有方面之才,顶多都是一个不知变通,指挥按照诸葛亮的智慧打呆账的将军而已,更别提还有马谡这样不听指挥的。

其次,蜀汉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制约,还体现在国小兵少的困境上。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一个将军敢不敢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去死,实际上对他整体的战略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不善于用奇谋,而是谨小慎微,实际上诸葛亮是根本不能用奇谋。历史上那么多奇谋,真正成功的都是少数,大多数的奇谋实际上都失败了,而失败往往就代表着大量的死伤。

对于曹魏政权来说,损伤了也就损伤了,国家可以继续补充兵员钱粮,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蜀汉就那么大,能够当兵的人就那么多,这一波损伤完了,下一波成长起来得十几年,当然不安冒险,而这种不敢冒险,反而就成了别人明知的弱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不是军事能力弱,而是任谁坐在诸葛亮那个位置上,都得弱。

一个人的能力,很多时候是由他在这件事情上付出了多少努力决定的。诸葛亮之所以军事能力弱,可能也是因为他根本无法把全部能力都用到军事方面的原因。

正如前文所说,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军事统帅,他还是蜀汉实际上的主政人,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他考虑,实际上这才是他工作的重心。

尤其是刘备死后,因为蜀汉集团的内部分裂,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也要分一半心在国内,尽量的弥合蜀地本地人与外来统治者之间的分歧。

种种政务集合在一起,肯定是非常损耗诸葛亮心力。而蜀汉又不像是曹魏,就算是曹操外出打仗了,国内也有杰出的人才统筹政务,只能诸葛亮自己继续担着。

这就很可能导致,就算在战争之中,诸葛亮的精力很难完全投入到战场上来,而他的敌人们却只顾打仗就可以了。诸葛亮毕竟是人,不是神,就算能力出众,那也要花费精力才能干好一件事情,精力的不足,就制约了他能力的发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军事能力稍弱,也可能是因为他无法专注于军事的缘故。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说他军事实力较弱,好像更有助于完善他的人物形象。

但从历史上来看,这种说法其实有点片面,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古代那么多政治家中,或许算不上最强的一波,但绝对在正常水准之上,甚至如果从练兵和组织能力来看,都够得上名将的边了。

而他最大的缺点,也许并非是什么军事能力弱,而是完美主义和强迫症,什么事情都不放心别人做,只能自己来。这固然是因为蜀汉本身没什么人才,但其实也限制了年轻人历练的机会,更加导致什么事情都得他自己来,累死自己不说,也无法面面俱到。

所以说,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实际上自身的能力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人,也就是古代所谓的“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