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7年的一天,毛主席约见邓小平同志,毛主席问:“目前各大军区司令员很久没有调动了,你说该怎么办呢?”
邓小平没有说话,默默的将自己面前的茶杯调换了一下位置。毛主席笑着说:“英雄所见略同啊!”
197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决定对调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这一决定让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感到十分不满。事后毛主席跟他说:“你看我的牙要不要补啊?”韩先楚瞬间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表示坚决服从上级命令!
毛主席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又为什么一定要对调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呢?
开国功臣韩先楚
韩先楚1913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家中非常贫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韩先楚曾在地主家当过放牛娃,在村里一户木匠家当过学徒,也曾去武汉当过短工。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时,韩先楚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3年后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
最初韩先楚只是负责向前线运送一些武器、弹药、粮食以及衣物等物资,后来又担任了营长,带领黄陂、孝感以及罗山地区战士们进行游击斗争。
解放海南岛战役
1949年11月,三野两次向金门发起进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此时队伍里的士兵们都开始萎靡不振,没有了信心。
所以当这项任务交给韩先楚的四野军时,他的压力非常大,与此同时毛主席还下命令称,要在春夏两季解决掉海南岛的问题。这更是加重了韩先楚的负担。
当时国内原本计划在1950年6月份开战,但很多人对此都不抱有希望,一些人甚至说,能在年底解决了这件事就不错了。再加上当时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国内事务繁忙,所以解放海南岛的事情一拖再拖。
眼看着快到四月份了,这时候韩先楚非常着急,目前的天气作战刚刚好,如果再拖下去,天气上的变化对登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尽快速战速决。
于是他向毛主席提交了解放海南岛的报告,报告里称,当下的解放海南岛的最佳时机。然而这份报告没有人看好,就连毛主席都认为应该先暂缓。
但韩先楚直接上报中央说:“就算43军不配合我们40军打,40军也可以解放海南岛!”韩先楚将自己的计划上报给上司林彪,希望他能劝说一下毛主席等领导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此前金门一战让我军损失惨重,如今又要去攻打海南岛,战士们心里还留有之前的阴影,所以他们心中不愿意再开战,也不理解韩先楚的做法。
毛主席听完韩先楚对当前局势的利弊分析后,仔细考虑了一番,反正早晚都要解放海南岛,既然韩先楚做好了攻打海南岛的准备,那就打吧,毛主席同意了韩先楚的做法。
4月份,海南岛战役爆发,韩先楚率军第一批登岛作战。4月17日韩先楚部队占领了海南临高角,后面的解放军部队迅速登上海南岛,对国民党军队展开全面进攻。
10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正式解放。这一战是韩先楚的成名之战,也是建国后解放军打的最经典的一战。
1956年中央决定任命让韩先楚担任福建军区的司令员。在接到命令后,韩先楚心中非常不安,因为福州军区本是属于三野的部队,现在让他一个四野的人来接管,他担心难以服众。
毛主席在了解到他的顾虑后说:“虽然现在老蒋被打在了台湾,但他们依旧不老实,你曾经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你在这里好让他们打消那些狼子野心。有你去管这儿的军队,我才算是放心。”
毛主席的话打消了韩先楚的顾虑,至此他才正式接管了福州军区。
对调原因
1958年4月,苏联提出要在中国搭建军用长波电台以及组建联合舰队,彭德怀表示这个基地的使用主权应当完全归属中国,为此中国可以承担全部的建设费用。但是苏联不同意,他们要求和我们国家一起使用这个长波电台,并且还想让我国同意苏联的舰艇驻扎在中国海南。
虽然和苏联关系不错,但还没有好到这种的程度,我国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之后中苏之间的缝隙也越来越大,苏联一怒之下撤走了所有援助我国的专家。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站的官兵开着两辆装甲车和一辆军用卡车,越过中苏边境线向我国境内驶入。
“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你们已经进入了中国领土,请立即返回!”我国边防人员会不断用俄语和中文在广播中交替呐喊。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撤退的打算,随着苏联官兵的枪声响起,我国的巡逻队发起了反击。这次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后,苏联军队就因为不敌我国边防战士,退回了苏联境内。
此后,为了应对苏军的突袭,沈阳军区调动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兵力,紧急驻防珍宝岛地区,随时准备作战。
3月15日凌晨,苏联军队再一次向我军发起了进攻。这次他们开着50多辆坦克、装甲车以及多种火炮准备对我国的珍宝岛进行覆盖式炮轰,此时全体官兵都进入了紧急状态。
但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发现了军队一个致命的问题。我军虽然知道苏联的意图,但对于他们从哪里进攻以及战斗开始的时间完全搞不懂。作为一名军区司令员,必须要熟悉全国各个军区的情况,这样不管何时开展作战,我军的司令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去适应当地的情况从而快速和敌军作战。
但是现在各大军区司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所以现在对国际局势都没有了危机感。一旦军队出现了问题,那么对国家和人民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
因此毛主席意识到,“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工作一定要进行。
解开韩先楚心结
1973年12月20日,毛主席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说:“我建议让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
此话一出,震惊了在场的司令员,事情来的太突然,他们都没做好心理准备。面对毛主席的提议,韩先楚表现出了不满。
在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单独留下了韩先楚。毛主席先是热情的问道:“先楚同志,最近身体还好吗?”
“报告主席,我的身体还算硬朗。”
“但是我最近的身体不太好啊,有一颗牙疼的厉害,实在受不了了就让医生给拔了。但是医生说拔完后牙要补,你说要不要补呢?”
毛主席用牙疼来比喻现在国内外的局势,如果不管它的话,将来肯定是后患无穷。而所谓的“补牙”则是需要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让这颗“牙”又白又健康。
韩先楚听懂了毛主席的意思,立马表示自己会服从组织的安排。之后毛主席又陆续召见了几位司令员和他们谈话,后来八大军区司令员全都同意了这个提议。
1973年12月22日,毛主席正式宣布:
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陈锡联对调;
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曾思玉对调;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丁盛对调;
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皮定钧对调。
毛主席还提到,在命令下达后的十天内,各军区司令员必须全部到位,并且身边最多只能带十个工作人员。
小结
毛主席用他的智慧解决了当前局势可能出现的问题,既没有引起八大军区的动荡,也能让各军区司令员平静的接受这个结果。
而韩先楚也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当中在第一位,一直履行着自己的工作使命。一生都致力于保家卫国,严格执行中央下达的指令,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