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元前,公元后是如何划分的?当年发生的2件大事,开创了新纪元
迪丽瓦拉
2025-07-09 21:02:58
0

时间本身是不断流逝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对时间进行记录。

人类作为一个群体,是需要在一定的规则制度下生存的,这也是人类的一大文明之处。

对于时间的记录,我们古早时期有天干地支的方法进行记录,这是一种完全起源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计时方式,其中包含了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很少用这种方法了,尤其是在对年份的记录上。

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公元几几年或者公元前几几年,这种叫法在世界上是通用的。

那么,这种以公元前后对年代进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在这背后,其实有两件大事发生,此后便开创了新纪元。公元纪年法的产生

这种新型的记录方法,其实最开始是在西方产生的,它的源头就在西方的罗马帝国。

在公元纪年法产生之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记录方式。

而在当时势力强大的罗马,国家地广人多,甚至有很多宗教盛行。

这个庞大的国家,其实是处于混乱中的,所以统一历法就成了一个巩固统治的由头。

在当时的农耕时代,历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

因为人民要根据历法的规定来进行耕种,比如哪天是春分,哪天是秋分等等,历法是和农时密不可分的。

一个国家有了统一的历法,国家的人民才能够统一进行耕种,以此来保障整个国家的粮食基础。

为此,罗马当时的教皇致力于改革历法。

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也就是一年12个月,总共365天。

而为了确保春分的日期不变,又新增添了闰月制,能够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月年。

根据这个新的历法,每年的春分日都是固定的,那么农民就可以在这天进行播种,以确保来年的收成。

这一历法制度,首先在罗马进行了传播。

由于这个历法是由宗教制定的,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宗教正盛行。

所以,他们为了更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便赋予了这一新历法叫做主的年份。

这就是公元一词的由来,当时最大的宗教便是基督教,而耶稣就是所说的“主”。

所以,就以耶稣出生那年作为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的年代叫做公元前,之后的为公元后。

这便是公元纪年划分的依据,其实背后所涉及的还是和当时的国家有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宗教,巩固统治的。

自从罗马帝国统一了这一历法后,随着不断的对外扩张,侵占其他国家的土地。

罗马的文化制度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逐渐的很多国家都开始使用这一纪年方式。

这就是侵略战争的另一个方面。

虽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的公元元年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我国一直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各个朝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显示了极其厚重的封建主义色彩。

这一纪年方式的废除,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中国逐渐大开国门,和国际接轨,接收到了国际上的文化输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将公元纪年法作为我国的历法,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同时也保留了属于我们的传统历法,互相融合而不是取而代之。

那么,在我国历史上公元元年对应的是哪个朝代呢,那段时期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实力如何?

经过用我国的传统历法和公元纪年法的对比,最后得出当罗马帝国公元元年时期,我国正处于西汉时期。

那时,王莽是整个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因为皇帝年幼,王莽便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但是他却没有曹操的魄力,当时的汉朝已经不似当年辉煌,内有外戚干政,外有匈奴虎视眈眈。

王莽虽然在朝堂之中玩弄权力,但是想要治理好整个国家,却是难上加难的。

虽然有得力的将军可以抵御外敌,但是总体上汉朝的版图,还是在不断缩小的。

当汉朝面对内忧外患之时,同一时间段的西方大国罗马却已经不断扩大版图,几乎在整个世界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真正成为了世界大国。

虽然那时两国尚无交流,但是却有一件很巧合的事情。

当西方以耶稣诞生那年为界限,划分了公元前后,也正是在这一年,王莽将汉朝划分为了东汉西汉。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命运的碰撞呢,一个东方大国,一个西方霸主。

同时在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都开创了各自的新纪元,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格局未来的发展。

在中国的公元元年,除却王莽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件大事,即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佛教的具体传入时期,历史上并没有清晰的记载,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在两汉时期。

西方基督教的盛行,和东方中国佛教的传入,这两大宗教分别在两个国家兴起,对各自的文化和未来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历史当中有很多巧合的事情,之所以说是巧合,是因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不可能会提前沟通或者交流。

所以,可能整个人类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巧合之下,不断向前推进的吧。

从以前的东西方各自发展,到如今的世界性的融合发展,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结语

东西方的差异有很多,从文化到经济到宗教,从双方的国家建立以来,就存在着差异。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世界融为了一体。

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不是独立的,都需要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就是发展的力量。

我国从封建时期的东方大国,到后来与世界脱轨,再到现在的走上国际舞台。

这其中经历了无数的悲欢喜悦,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沁... 1943年,驻扎在沁源县的日军接连发生怪事,驻扎在这里斋藤大队的据点每天都有东西不见,从粮食到水,又...
原创 他... 人生难得一知己,好朋友可以为你的人生增色不少,还能帮助你的人生路走起来更顺畅一些。朱德朱老总有一位好...
原创 若... 2024年年初,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表了一段极其强势的对韩讲话,在此次政治讲话中,金正恩指出,韩国...
原创 同... 1955年9月,起义名将陈明仁和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美援朝时,曾泽生率领...
原创 考...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也是当时朝廷当中的重臣,有着很高的学识,有一年李梦阳在江西督学担任主考官的时...
原创 粗... 1939年秋,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的许世友被陈赓安排到上北庄党校学习。 从陈赓本心来讲,他是...
原创 2... 引言 我们现在所形容的“旧社会”,一般是指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的社会。 在一...
原创 1... 1958年夏,在上千人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遭遇滑铁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评,其中...
原创 李... 慈禧太后与中国晚清历史的关联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国近代...
原创 4... 明朝的建立,是在元朝末年腐败统治和人民苦难的大背景下,由农民起义风暴推动的。朱元璋,这位未来的皇帝,...
原创 主... 在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之中,有三人在新中国被授予上将衔,分别是董其武上将、陶峙岳上将和陈明仁上将,在这三...
原创 西... 李建成的陵墓揭示了他的为人与李世民的复杂关系 自古以来,皇室内部的争斗是无休无止的,其中皇子之间对皇...
【塘约之声】第七章:七权同确 “我看到你们的内生动力了,很好!你给我讲讲下一步怎么干。”在塘约村,周建琨见到左文学就这样对他说。 ...
原创 刘... 少年刘邦,是个普通的孩子。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刘邦八岁的时候,在老家丰邑进学。一同进学的还有...
原创 毛... 前言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并且发表了以下讲话:“我们将...
原创 和... 在《八佰》等待上映的军事影迷和电影爱好者心中,四行仓库的400勇士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传奇。在淞沪会战中...
原创 嗣... 在古代,家族制度至关重要,其中家族继承问题更是关乎家族未来的兴衰。 在家族继承当中,嗣子、祧子、继子...
原创 1... 1951年盛夏,被誉为话剧皇帝的金山携一支文艺创作小组,跋山涉水来到了朝鲜体验当地风土人情,而金山此...
原创 巾... 公元664年,一位名臣上官仪因草拟废后诏书而得罪武后,导致整个上官家族的15岁以上男丁被处死。上官婉...
原创 蜀... 公元280年,蜀汉灭亡17年之后,东吴也被西晋灭国,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时代划上了句号。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