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将这句话与宿命论联系起来,其实不然。白起一句话点出了自己之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出自赵国之手,范雎、秦昭王固然也有参与其中,但白起之死的幕后操纵者则出自赵国。
长平之战之于赵国意味着什么?
范雎之于秦国,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远交近功”的策略,白起之于秦国,最大的贡献在于为秦国攻下大小城池百余座。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胜利中,绕不开长平之战,也就是在此战中,他下令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国士卒。这个可怕的数字,不论放在哪个年代,听起来都令人毛骨悚然。
但是在长平之战,白起的胜利有很大的水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实力不对等的对手赵括。如果秦国不使用反间计将廉颇换下,那么白起则很难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甚至无法取得任何战绩,毕竟在赵括上任前,双方已在长平相持了三年之久。所以,长平之战的胜利是秦国君臣协同作战的结果。原本赵国将廉颇换下,将赵括换上,是为了旗开得胜,没想到赵括成了赵国的噩梦,不仅战败,而且还白白葬送了几十万士卒的生命。长平之战的失利,对于赵国的打击相当大。
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人提到白起就心惊胆寒,这一战给赵国人民的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赵国自此战后,元所大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军力了。
从秦国的利益来看,白起坑杀赵国四十多万士卒,单就这一行为而言,确实给予了赵国沉重的心理打击,这一行为的意义远比单纯的战败具有震慑力。
赵国既然没有能力与秦国再战,若要想获得生存权,只有智取这一条路可走。如何智取?赵国也同样采用了反间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此时的秦国,范雎与白起,一文一武,如果配合得当,那么秦国提前拿下赵国完全有可能。而赵国要寻找生存机会,就必须要破坏这一黄金搭档,于是赵国一面采用连横之策,联合了韩国;一面暗派苏代充当说客,拉拢秦国丞相范雎,借范雎之手打击处在战场最前沿的白起。
于是,在我们的眼中,范雎就变成了一个小人,秦昭王就变成了一个无情而又自负的领导。
为何范雎与秦昭王都对白起没有好感范雎在“谋杀”白起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苏代的游说很成功,他说,长平之战后,秦国直逼邯郸,一旦拿下则赵亡。那么这其中功劳最大之人就成了白起,毕竟白起在秦国的战绩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三公之位也非白起莫属,敢问范雎能否屈居于白起之下?
范雎当时的处境的确并不乐观,他虽然为秦国制定了最切实可行的兼并战略,因此而成为秦王最宠幸的人物。但当这一战略由设定阶段进入实施阶段的时候,其重点也就转移到了战场之上,那么也就是说,在实施阶段,白起就成了秦王眼中最宠爱的人物。
这就像后宫争宠一样,白起上位,范雎自然是不甘心的。于是,他便接受了苏代提出的建议,就此停战,让赵、韩两国割地给秦。如此一来,白起就不会立下灭赵之功,自然也不会威胁到范雎的个人利益。范雎接受这个建议,的确有损秦国的长远利益,但却保住了范雎在秦国的地位。如果你问范雎,这样做值得吗?他肯定会说,当然值得,在那个智商巅峰时代,像范雎这样平民身份的人混口饭吃容易吗?
范雎原本是魏国人,原本一腔热血要报国的,结果魏王不赏识他的才能,再加上被小人陷害,因此才离开魏国,后来才到了秦国,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才得到了秦王的赏识。试问,在那个年月,谁又愿意将到手的鸭子放飞呢?李斯为了保全自己,还把秦国都葬送了呢!
那么,对于秦昭王而言,他为什么会如此信任范雎呢?因为范雎不仅在对外战略上提出了重要策略,对内也提出了“固干削枝”的政策,坚决剥夺王亲贵族手中的大权。通过这一内政改革,秦国消除了内部隐患,权力都集中到了秦昭王手中,政权更加巩固。白起是穰侯提拔的,而范雎帮助秦昭王击败了穰侯和宣太后一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秦昭王与范雎的关系更为紧密,更相信范雎而不是白起。
所以,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进攻邯郸,一举歼灭赵国,但秦昭王并没有听取战场上主将的意见。如果当时听了白起的建议,乘胜追击,攻下邯郸,歼灭赵国,那么至少可以加快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但秦王没有听,而且在此之后,当秦王再次想攻赵国时,白起同样也给出了建议,说攻打赵国时机还不成熟,冒然行动,必吃败仗。秦昭王同样也没有听。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秦昭王并不信任白起。反而当范雎提出:“秦兵劳,请午韩、赵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的建议时,他都没有征求一下战场大将白起的意见,就执行了范雎的提议。对于这一行为,白起很有自知之明,他说:“我是穰侯的人,不受秦昭王信任。”,言语间非常的不服气,待到得知此计出于范雎之手后,也就与范雎结下了仇怨。
白起之死白起记恨范雎是真,但白起没想过范雎会身他痛下杀手,他更没想过,自己为秦国打了70多场战役,也没换来一个寿终正寝。
白起是有点自以为是,但他在军事上从来都是实话实说。长平之战后,他说一举攻下邯郸,这是站在秦国的利益之上;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秦王又想攻打赵国邯郸了,白起生病在家,没去,结果秦国大败而归。
范雎不懂军事,但他至少懂策略吧,秦军刚大败,就又唆使秦王发兵再战邯郸。而且指名道姓要刚刚病愈的白起为帅,这不明摆着是要置白起于死地吗?
但白起没有那么小心眼,他之所以不出征,有着自己对战局清醒的判断。他说,之前王陵带队久攻不下邯郸,这并不是王陵的错,而是因为邯郸这一仗太难打了。各诸侯国对秦国积怨已久,他们天天往赵国派兵,虽然赵国的士兵在长平之战死伤惨重,但我们秦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半。也就是说,秦国的兵力也一样的匮乏。如果此时硬要跋山涉水去争取邯郸,消耗很大。而赵国则不然,他们只要有内应战,在外又有诸侯援兵,里应外合的局面并不利于秦军,失败也就成了不可避免。
但是,在秦王看来,这是白起在闹情绪,是在为长平之战的撤军发脾气。而秦王的发怒正中了范雎的下怀,他为了除掉白起,可谓铤而走险。
不过,作为谋略家的范雎,冒着损耗秦国利益的危险,到最后他还是赢了。他利用了秦王与白起并不亲密的关系,利用秦王对他的信任,最终将白起置于死地。
秦军攻打赵国大败后,白起所说的:“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这句话只不过成了秦王发泄情绪的导火索,秦王下令要白起自刎,实际上是他在转移矛盾的结果,为攻邯郸的失败找个替罪羊而已。可惜的是,白起实际上应该出战,那样至少会给自己一个体面的死亡方式,对于一员战将而言,战死沙场总比自刎更有尊严,而且秦王更会对他念念不忘记。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白起的死亡进程中,赵国可以说全程都在隔岸观火,白起与范雎的矛盾,与秦王的矛盾,都是因赵国而引发的。所以说,赵国才是导致白起之死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