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冉闵此人是英雄否?为何冉闵没有被列入历史教科书?
迪丽瓦拉
2025-07-10 09:03:06
0

这个问题分两点来看:首先要明确,能进教科书的人一般都有什么共性,再看冉闵是否符合这个共性;其此,需要明确冉闵到底有什么贡献。

现在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学习历史。以人教版为例,初中的历史课程安排是这样:第一学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大约是从原始人开始讲一直到魏晋南北朝;第二学期是中国古代史的隋唐一直到1840年;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五第六学期是世界史。这个安排,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部分占总体的三分之一,而中国近代史部分也占三分之一,然而近代至1840年到当今不过180年,而中国古代则从元谋人开始至少几十万年。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史,并不是初中历史的重点,所以初中的历史教材仅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概括性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人物的介绍就更少,除非是一些有名的皇帝(至少要建立大一统的政权,还要开创盛世)和在科学技术或者思想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如果没有记错,英明如魏武帝,骁勇如宋太祖都没有被着重介绍过,而仅仅是提了一下名字,更何况冉闵这么一个只建立割据政权还没维持多久的“小卒”。

高中历史就更不可能出现他。高中历史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划分的。必修一是中外政治制度发展史;必修二是中外经济发展史;必须三是中外思想文化发展史。按照这个分类,冉闵可以勉强被分在政治史里头。然而,政治史讲的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发展,里面出现的皇帝名称都仅仅指代某个时代而不是皇帝本人,冉闵一不是统一政权的皇帝,二没有改革政治制度,基本上不会有他什么位置。至于经济史和思想史,那就不用多说,冉闵连边都挨不上。

所以,初中高中的历史教材本身对于中国古代史的介绍就比较简略,因此具体历史人物并不会被过多介绍,即使是唐太宗,汉武帝这种,冉闵就更不用说。

再说冉闵有什么贡献。

冉闵,之所以在网上被热捧,无非就是因为他的所谓《杀胡令》,以及他屠杀了二十多万胡人,除此之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

冉闵此人,本身就是被胡人收养的汉族人,他的父亲冉良,大约在十几岁就被石虎收养为养子,可想而知,冉闵从出生起,受到的教育,和身份认同应当是什么,在此便不明说,如果不明白,可以参照孔老夫子在《春秋》中说的话:“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在冉闵长大后,他也是一心效忠这个所谓的“赵国”,并且和石虎的一帮大将子孙攻打过东晋,杀了不少晋人,这也印证了他自己的身份认同,对了,此时的他还不叫冉闵,而是叫石闵。

冉闵之所以灭掉后赵,就是因为石遵曾经答应立他为太子,但后来反悔,冉闵怀恨在心,于是杀了羯族皇帝石遵,自己建立冉魏。因为他知道羯族人不满他的统治,一定怀有异心,所以下令诛杀羯族人,而在他眼里,羯族人的标准就是:高鼻梁,大胡子。因此,在屠杀“羯族人”时,不少汉族,和西域的商人被误杀。

所以说,冉闵的屠杀,带有极强的利己性和政治目的性,纯粹是为了自己掌握权力。有人认为这次屠杀拯救了汉族,使得汉族避免了灭种的危险,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首先,东晋的一百万人,都是汉人,比北方所有政权加起来的人还要多,何谈面临灭种的危险?而且,东晋在前秦统一北方之前,就国力而言,不比北方任何一个割据政权弱,甚至是强于北方,之所以不进取是因为南方世族的缘故,自此不细说。所以,北方也没有击败东晋的可能,故而“拯救”一说并不存在。再说,冉魏政权的面积,只不过是山东,河南,河北各地的一小部分,这片领土本身就很小,何谈拯救“北方汉人”,被方当时还有其他政权,他怎么拯救?

同时,他的举动也并没有对胡人造成什么威慑。在他在之后的拓跋珪,赫连勃勃,该杀照杀,该屠照屠,根本没有受到冉闵的任何影响。所以,就其影响来看,他的这个屠胡运动的影响也没有多大。

故而,他的屠胡运动,仅仅是影响有限的一种巩固自己权力的运动,基本上不存在其他方面的任何意义。

就冉闵采取的这些措施,也并不值得历史书去介绍什么。

最后,多说两句,在古代,各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屠杀是很常见的,但这也仅仅属于一个历史问题,与南京大屠杀和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这种建立在近代种族主义基础上的文明社会的种族屠杀性质完全不同。在古代民族主义没有产生,思想偏向于落后的情况下,屠杀并不仅仅存在于不同民族之间,而在本民族之中也存在,比如项羽的屠杀,以及朱元璋屠杀江苏。

而就古代中国而言,各民族之间的屠杀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五胡乱华中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屠杀,以及元朝对于女真的屠杀,汉朝对越南的屠杀,明朝中期对女真的屠杀,这都属于非文明时代战争带来的必然后果,没有必要,也不适合用现代的民族观去分析。中华民族,也从来不是一个血缘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所以,所谓的“冉闵民族英雄论”,可以休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德... 二战时期的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之后震惊了是世界,各个国家都没有想到,在一战战败后,承担了巨额赔款的德国...
原创 苏... 一个地球可以容得下两个大国,在历史的舞台上,美国已经成为了大国的一大代表。 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在历...
原创 刚...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本来十分强大的帝国在清朝统治者的手上,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虚弱了,...
原创 铁... 因为大明王朝有骨气这句话是个天大的笑话。 “骨气”这玩意儿只有在自然+社会的人身上才能体现,对于一个...
原创 历... 从古到今,吝啬鬼都是人们非常讨厌的一类人,吝啬并不等同于节俭,也不等同于清廉。一般吝啬的人都是经济条...
刘春声专栏:《格物:弄器说略》 格物:弄器说略 刘春声 出土文物中,不时有弄器出现,所谓弄器,和现代语对应的词汇是玩具,是供人手边把...
原创 嘉... 从1644年清朝入关至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已有150年的稳定发展。但到了嘉庆时期,清朝的衰落不...
原创 阐...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63期:气运的可操控性 文/王事情 成汤王气将终,西岐圣主已出,这是封神世界...
原创 段... 只听灭绝师太道:“俗语说得好:‘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人孰无死?只须留下...
原创 史... 估计历史上最牛的太监就是他了,牛到什么程度呢?当朝宰相为巴结他也认他为爹,太上皇见他怕的爬不上马,皇...
原创 姚... 在很多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当中,都有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唐朝的时候,某次,唐玄宗外出打猎,期间和一个...
1980年,65岁开国中将出狱... 1980年,身为开国中将的郑维山终于重获自由,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柳荫街。 当...
原创 诸... 公元223年,刘备由于夷陵之战的失败,忧愤导致身体病重,召诸葛亮和李严到永安进行托孤,将蜀汉的未来托...
原创 朱...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加...
北京:考古新发现丰富中轴图卷 图为正阳桥考古现场。本报记者武亦彬摄 北京中轴线南段,正阳门箭楼至前门五牌楼之间,人流如织。穿行其间...
原创 商...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以朝代年表为准应该读作帝辛。但因为封神榜称其为商纣王,因此这也成了他最广为人...
原创 1...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超越时代的领导人,他以其非凡的远见和坚定的信念,引领中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历...
原创 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各路历史类自媒体作者为了忽悠流量,各种不被历史所承认的傀儡王朝,都被...
原创 燕... 君臣相处之道自古以来就是儒家学说讨论的重点。 儒家尊崇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国家的君王和臣子,家庭的父...
慷慨七言鲍参军(鲍照)——古典... 鲍照做为南朝宋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和谢灵运、颜延之一起,并称“元嘉三大家”。元嘉体是宋代严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