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眼看儿子相残,李渊为何毫无作为?
迪丽瓦拉
2025-07-10 19:04:29
0

本文是《血溅玄武门》系列第二篇,之前一篇讲李建成为何会惨败。今天就来说说,玄武门事变时,身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为何毫无作为,反而跑湖中划船去了。

一、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曙光微微泛起,黎明前的黑暗逐渐消退。

玄武门外一切如常,门内却是暗藏杀机。

此时,李渊正在太极宫大殿上跟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大臣商讨“秦王告太子淫乱后宫之事”。

忽然,一阵急促的铠甲碰撞声响起,内侍来报有人兵变了,请皇上移驾别处避险。

很快,李渊和众大臣就出现在海池的一条船上,这海池是太极宫内的一座人工湖。

据《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之变发生时“上方泛舟海池”,李渊正泛舟于海池,陪同的大臣有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大臣。

史书上对这段记载很模糊,仿佛开启了快进模式一般,李渊等人直接就从太极宫大殿飞到湖中船上。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上一片空白,就好像是被人刻意抹去一样。

二、

如果李渊是被禁军护卫到船上的,那么史书上应该多少会有记录。例如:有人兵变,高祖在禁军护卫下登上龙舟避难等。

既然没有记录,那只能说明这个问题是不能记载到史书里的。

如果李渊的禁军还能发挥作用,那“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是怎么回事?

一个武将身穿甲胄,还带着武器直闯皇宫,这在平时可是谋反大罪,皇宫守卫都不阻拦吗?答案只有一个,要么禁军都被收买了,要么阻挡的都被杀了。

提刀杀皇帝亲卫,这是谋反大罪;皇帝亲卫都被收买了,这是蓄谋已久的谋反。

一个是谋反,一个是蓄谋已久,你让史官怎么写?

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那还有的说,毕竟历朝历代兄弟相残的事太多了。但是,迫父逼君夺位,那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

所以,史书上对此部分的内容,只能是空白的。

更何况,尉迟恭突然出现在海池边,也间接说明李世民非常清楚李渊的动向。尉迟恭敢带着武器直达,也说明此地早已被李世民给控制住了。

三、

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站在湖边对着船上大喊:“启禀陛下,太子、齐王作乱已被诛杀,秦王派臣来宿卫。”

船内,李渊和众大臣正焦急等待着外面的消息。

一听到尉迟恭的声音,李渊连忙走出船舱,问道:“今天作乱的是谁?你来做什么?”

尉迟恭再次回答说:“秦王因为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杀他们。恐惊动陛下,特派臣来宿卫。”

李渊听到这话时,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了,他知道自己的性命无忧了。

玄武门之变能够成功,跟李世民上来就把李建成砍了,有很大的关系。要是李建成跑了,估计李世民就只能等死了。

既然,李世民还对李渊讲君臣之理、父子之情,那说明他不会拿李渊怎样了。

李渊得知太子李建成的死讯后,就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和李世民内斗,要么选择妥协、承认既定事实。

继续和李世民内斗,双方必定元气大伤,反而便宜了外人;选择妥协,却又心有不甘。

李渊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苦心维持的局面,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

四、

李渊又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此时选择恐惧症又发作了,他只能将希望放在身边的大臣身上。

于是对裴寂等人说:“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想不到今天真碰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呢?”

萧瑀、陈叔达等人都是老狐狸,眼见木已成舟,再为李建成等人说话,那不是自找死路,这个时候支持秦王才是正确选择。

两人先贬低了李建成、李元吉,说他们无功于天下,还嫉妒秦王功高;现在既然被诛杀,说明秦王是众望所归,应该封秦王为太子,把国务委托给他。

李渊肯定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也知道太子李建成不是毫无功劳。

只是形势比人强,连身边的亲信大臣都低头了,自己一个孤家寡人也改变不了什么,索性就遂了大伙的意。

李渊最终无奈地说:“善!这也是我的本意。”

于是降下手敕,令诸军一起接受秦王李世民处分;有了这道手敕,整个长安城就都在李世民的控制之下了。

五、

收拾完残局后,李世民就进了太极宫拜见李渊,史书上对两人相见的场景记载,非常的感人。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渊召见李世民后,“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李世民一见到坐在龙椅上的老爹,跪下行礼后就把脸埋进老爹胸脯嚎哭。

看到这里,就会有人以为事变后,李渊不解决李世民是顾虑父子亲情吧?

事实上,李渊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无能力解决!

皇宫大部分的禁军早已被李世民收买了,那些观望的人,眼见大事已定也转投李世民。

但凡李渊还有控制禁军的能力,事变后他都会让禁军先将李世民控制起来,再讨论如何发落。

然而,李世民早上发动玄武门之变,中午跑李渊跟前哭泣,下午就带兵冲进东宫和齐王府,把自己的亲侄子屠戮殆尽。

据《资治通鉴》记载,“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属籍。”

李渊要是还有控制禁军的能力,也不至于眼看亲孙子们被杀,却毫无办法。

在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已经完全被架空了,名义上还是皇帝,事实上却已是太上皇。

六、

那么,李渊能不能调各地兵马进京勤王呢?显然是不能的。

先不说这旨意能不能发出去,单就各地将帅收到诏书后,会不会奉诏都还是个问题。

要知道,大唐江山一半以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各地的将领多少都跟随过李世民,知道跟随李世民比跟李渊有前途。

更何况,当时李世民拥有的头衔加起来,已经相当是全国兵马大元帅了。

据《册府元龟》记载的,李世民被册封为太子的诏书中,注明了他当时拥有的头衔:

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

这一串头衔里,最不值钱的就是“秦王”两个字了。

天策上将是李渊发明的新官职,可以理解成类似于大元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太尉加上领十二卫大将军,就是毫无质疑的全军总司令了。

李渊已经没几年了,李世民正值壮年,这些将帅自然懂得该如何选。

这也是为何事变后三天,李渊就册封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又正式禅位于李世民。因为,李渊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七、

千百年来,当提到玄武门之变时,第一反应都是这是兄弟相残,却忽视了这其实是一场针对李渊的政变。

在古代伦理上,兄弟争位讲究“胜者王败者寇”,但是迫父弑君那可是大逆不道,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史书上必须抹去。

看史书上的记载,杀兄弑弟的细节记载得清清楚楚:发了几箭,有没有打中,连砍下头颅这么细的都记载了。

但是,到了李渊那直接空白了:李渊如何跑海池划船的?宫中禁军如何护驾的?父子俩又是如何相见的?

这些细节通通没有。

反而,把如何杀兄弑弟的细节描绘得那么精彩,显然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只关注兄弟相残却不去关注如何迫父。

既然这是一场针对皇帝李渊的政变,那么从李渊被迫到海池船上时,他就已经处于任李世民宰割的鱼肉了。

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李渊怎么还有能力管其他人的生死,想要有作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郑源:虽然对高粱青睐有加也一直提携高粱,但是,郑源内心里也是认为顾一野、高粱不是一个量级的。 在女儿...
原创 连... 说司马南是一个舆论中,风口浪尖的人物,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司马南的知识可真是渊博,方方面面的知识,感觉...
原创 秦... 秦汉时期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漫长岁月里,秦汉两朝不仅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战略手...
原创 1... 1958年,河北省会原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为何却选择了天津? 1949年7月,随着河北全境的解放,中...
原创 策... 说到中国的科举制度,很多人恐怕想到的就是一些名词和画面,一个读书人在酷暑和严寒中,依然勤学苦读四书五...
原创 古... 古代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个典故,如今更是无人不晓! 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也是如此。英雄人物会因为他们的...
原创 西... 今天向大家介绍,以执法公正不阿而闻名的西汉法学家、法官张释之,他不仅严守法纪、秉公断案,而且还能做到...
原创 为... 我国源远流长,拥有着上下5000多年的丰富历史,这段悠久而灿烂的历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每个朝代都...
原创 高...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苏联当年除俄罗斯以外的14个加盟共和国,主要包括中亚五国,波罗的海三国,高加...
原创 科... 千古名篇《蜀道难》为唐朝诗人李白所作,其中记录了蜀地的艰难路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曾描写地壳...
原创 三... 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先后三次征讨高句丽,动用了三百万大军,可以说是举国之力。然而,...
原创 秦... 1975年冬,西安郊区北沈家桥村意外出土了一枚虎符,通过虎符上镌刻铭文的字体和内容“杜地(秦国杜县)...
原创 清... 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来说,上朝并非华丽辉煌,而是一场繁琐、严谨的例行程序。虽然在电视剧中,官员上朝...
原创 关... 林冲算是梁山上的老资格了,在王伦还当山寨主的时候,他就已经投奔了梁山,当时的梁山还没有多少好汉,以他...
原创 《... 抗美援朝战争中,宋时轮仅派两个连的兵力去炸水门桥的决定,引起了许多人的疑惑。水门桥是联合国军精锐撤离...
原创 存... 在吴三桂的协助下,多尔衮闯入中原,占领紫禁城,拉开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序幕。最初的"康乾盛世"时...
原创 世... 提到“黑帮”,许多人都会感到害怕。黑帮,即社会上活动的犯罪团伙和其他反动集团成员,他们以谋取高额利润...
原创 明...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皇帝。他年仅10岁时就即位,前十...
“小推车”的濉溪印迹④丨一座革... 吕欢欢 王晓飞 【编者按】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光辉典范。在淮海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在中...
原创 盘... 三国就像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很多星光熠熠的明星,有武将,谋臣,统帅和诸侯,他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