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以什么身份入继大统?他到底是不是第二任兴王
迪丽瓦拉
2025-07-11 11:33:38
0

前言

他真的不是第二代兴王吗?

当一个人被官方正式确定为某个职位的接班人,却在上任前突然去世,他能否被视为这一职位的合法继承人呢?

这就是明朝王朱祐杬的嫡长子朱厚熜面临的问题。1521年,明武宗批准他预袭封兴王,然而就在5天后,武宗驾崩,大明王朝这艘大船需要新掌舵人。此时,朱厚熜作为兴王合法嗣子,以“兄终弟及”的身份入继大统——但他终其一生,都未真正袭封兴王。

那么,这位亲自继承皇位的“兴王长子”,他真的不能被视为明朝第二代兴王吗?

一、最有希望成为兴王的王子

1507年8月,在今日湖北钟祥一座庄严典雅的王府内,兴献王朱祐杬迎来了自己的长子。此子生来聪慧,两岁便能说话,三岁能诵诗文,极得父王喜爱。兴王为他取名“厚熜”,意为“渊博详密”,希望他长大后学问渊博,能承父业,正式袭封兴王。

预料之中的嫡长子

在众兄弟中,朱厚熜是兴王最看重的儿子。他从小体质虚弱,兴王便嘱咐他若想身体强健,必须刻苦读书。于是,朱厚熜潜心向学,博览群书,炉火纯青。他性情温和端方,得体大方,深得民心。兴王见他年满十岁,按照祖训应该袭封世子,遂上书明武宗,请求预早册封朱厚熜为世子。

1517年,武宗巡游南方而不在京城。直到次年武宗返京,兴献王才得以面圣请命。然而武宗南巡期间积压的政务太多,来不及过问藩王家事,这一册封也就被搁置了。

1519年,兴献王朱祐杬去世,享年仅44岁。臣民们无不为这位明君痛惜!朱厚熜尽孝于父丧,并暂时摄理王府事务。明武宗赐他赡米三千石,以示优待。按照规定,新王必须在父王三年丧期结束后,才能正式袭封。朱厚熜成为了有合法嗣位权而尚未袭王的“兴王嗣子”。

母后力争之国安陆

三年过后,兴献王妃蒋氏注意到,每逢祭祀,朱厚熜都只能以常服而非王服行礼。她上书武宗请求,不如让朱厚熜提前袭封兴王,以维护家族威仪。武宗欣然批准,这无疑预示着朱厚熜很快就能加冕为第二代兴王!

谁知武宗此举竟成了一纸空文——

二、五日功亏一篑的悲剧

1521年3月9日,武宗批准朱厚熜预袭封兴王。蒋氏欣喜若狂,朱厚熜也在王府中兴奋地准备袭封大典。

就在5天后,明武宗在北京紫禁城豹房内驾崩!时年仅31岁。

武宗驾崩,王位再无悬念

武宗并无子嗣,群臣讨论后,决定由兴献王嫡长子朱厚熜继承皇位。众人皆知,武宗生前已有此心,今非他人可以替代。于是派使者迎朱厚熜入京,登基为帝。

一时间,兴王袭封的喜讯被朱厚熜即位的消息完全盖过。说他是兴王,抑或直称他为明世宗,似乎更为恰当。

朱厚熜最终未能以兴王的身份继承大统,但他依然以兴献王嫡长子的合法地位称帝。兴王之位,成为他登基后一桩未了的心事。

三、实为兴王?命运的诘问

追封还是实授?

世宗于登基之初,曾想过追封自己的父亲兴献王为兴睿宗,并追溯册封自己为第二代兴王。然而当时正值“大礼议”风波,刚刚平定,世宗不愿再生波折,只得作罢。

但倘若世宗当真先袭兴王,再登大宝,兴献王是否就能称兴睿宗?朱厚熜是否就可名正言顺成为第二代兴王?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倘若世宗在3月14日武宗驾崩前去世,以他当时的身份,武宗最多也就追封他为兴王,实际上仍无从谈起。

类似先例映照现实

在此我们不妨举一极端例子佐证。永乐时期,高氏被明成祖选为河南南阳藩王——唐定靖王朱琼烃的王妃。然而成祖还未来得及为高氏发布册命,唐王就于宣德元年(1426年)黄泉路上与高氏撞个正着。高氏终其一生未嫁唐王,但根据其自裁明志,宣宗还是追封她为唐王妃。

朱厚熜也是类似的情况。虽然有袭封王位的合法地位,但正式册封整个过程没有完成,只能说他是“变相的兴王”,而武宗驾崩后再无兴王这个称号的实际意义。

所以他是否真能称第二代兴王,至今仍值得我们反思。

四、他对兴王之位的情结

朝政兴盛却难忘心结

朱厚熜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国泰民安,明朝国力达到极盛。他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就任前那五日内激动而落空的心情。对于兴王之位,他是感慨万千。

这份情结在他的一些小动作中隐约可见。比如明世宗为先朝追上谥号时,特意将武宗追谥为“睿體玄武伟达武勋德靖简睿皇帝”,其中“睿”字常用以褒扬先王之明,却很少见于谥号。他此举,便是出于对父亲未获“兴睿宗”谥号的怀念。

宫廷事小长幼序

入主中宫的孝靖大长公主本是世宗同母妹妹,因母妃早逝,两人情同手足。世宗甚为宠爱皇妹,又因无子,有意立皇妹为储君。当此议题传至后宫,皇后听后大为光火,认为立女储违背祖宗家法。于是数日不与世宗同房。世宗无奈,只得作罢此议。

其实,世宗此举也暗藏着对兴王之位的执念——兴献王无嗣,由其嫡长子袭位,开创了先例;今世宗亦无子,立存世同母妹为继承人,岂不正可弥补他当年未袭兴王之遗憾!

结语

人生多舛,世事难料。朱厚熜注定就是这样一位离奇的帝王,故事波澜壮阔,却也让人不禁感慨,唏嘘。

他未袭兴王就登大宝,这一宿愿终究没有实现;但他也的的确确是以兴王嫡长子的身份,合法地继承了河山社稷。

那么,这样的他,该不该视作为明朝第二代兴王,姑且不论其空悬的头衔,但他与这一位置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也的确对此耿耿于怀,一直到老年还念念不忘。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乱世英雄辈出,众多武将和军师在纷乱的战局中崭露头角。英勇善战的武将如关羽、赵云、...
原创 朱... 洪武四年,朱元璋宴请功臣,大家猜酒划拳,喝得东倒西歪。刘伯温却眉头紧锁,一不小心碰倒了酒杯,看到底部...
原创 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从很早之前人类就有了群居意识,正因为群聚在一起,所以需要一些核心领...
原创 为... 在世界历史上,国家疆域的变化并不稀奇,而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武装冲突、王位继承等方式完成的。不过进入了近...
原创 南... 公元1644年,是一个不安静的年份。这一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清兵入关南下,占领了...
原创 朱...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四个字表明立场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农...
原创 为... 毛主席是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在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后,首都...
原创 胡... 在蒋营中,胡宗南和戴笠的交好众所周知。他们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和传闻,关于他们为何会成为好朋友...
原创 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被尊称为太上皇的人其实并没有当过皇帝,他能得这个尊号,完全是因为生了个好儿子。这...
原创 史... 说起历史上风气最乱的朝代来,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唐朝,因为唐朝时期武媚娘作为唐太宗的小妾,却被其儿...
原创 生... 公元213年,曹操举兵南下,与孙权会猎于濡须口,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后来孙权用水攻,取得战场上的优势。...
原创 “... 晚清时期,胡雪岩是一个广受人知的名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和政治家,更是徽商代表人物。他的...
原创 鲁...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受招安历经四大征后,好汉们死得死,伤得伤,最终跟随宋江归京...
原创 他... 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结束后,天津正式解放,当时黄克诚担任了天津市委书记。提起天津,很多人都知道天津...
原创 曹... 公元219年,曹操下令处死杨修,这个事件引发了不少争议。杨修,聪明才智出众,是东汉太尉杨彪之子,家世...
原创 宋... 北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亲率大军,开始了由南到北大扫荡。 短短数年,赵匡胤的宋军逐一征服了位于南...
原创 宋... 在梁山泊的绿林好汉中,虽然各有千秋,但关于谁才是真正的领头羊,众人心中似乎早已有了答案。宋江,这位在...
原创 渤... 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东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
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开...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8月4日,“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在山东博物馆重磅...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蒙恬的率领,成功攻破齐都,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然而,正当秦国刚刚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