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把鲁国治理的愈发强大时,为何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周游列国
迪丽瓦拉
2024-06-30 10:05:30
0

原标题:孔子把鲁国治理的愈发强大时,为何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周游列国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五十一岁,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后,各地纷纷效法他的治理办法。因政绩卓著,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代行丞相之职,仅三个月时间,百姓道德提高,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鲁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充分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才能。然而,他不久之后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父母之邦的鲁国,开始周游列国,这是为什么呢?

女乐文马

原来,鲁国的蒸蒸日上却引起了齐国的担忧。齐国国君开始担心鲁国强大之后会来吞并齐国。(其实鲁国未见得有那样的想法,这个想法颇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齐景公于是和群臣商讨对策。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学习孔子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把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强大,而是想办法要使别人的国家衰弱。

有人说:“如果孔子在鲁国执政下去,鲁国强大了,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了霸,我们离它最近,必然会先来吞并我们,何不先把一些土地送给他们呢?”一个叫黎鉏(chú)的大夫说:“我们先试着阻止一下吧,如果能把孔子赶走的话,鲁国不就衰弱了吗?如果不能把孔子赶走,再送给他们土地,也不迟啊!”

于是齐国就挑选出了八十个美女,穿上华丽的衣服,载歌载舞,舞曲名《康乐》,就是靡靡之音,演奏阵势惊人,极尽妍态,前所未有。又准备了一百二十匹毛色各异的好马,配上漂亮的鞍辔,望之如锦,作为礼物送给鲁定公。她们被送到鲁国的南门外。

鲁国最位高权重的大夫季桓子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乔装改扮去看了好几次,回来撺掇国君鲁定公,对外说是周游视察,一起乘机去看美女宝马,鲁定公一看就被迷住了。季桓子于是乎把这份礼物悉数收下,从此与国君三日不朝,万事抛诸脑后,不去管理国家,开始终日与美女歌舞作乐。

子路见状,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走吧?”孔子还不甘心,对子路说:“鲁国最近就要举行郊祭了,我要看一看国君是否还守礼,我还要看一看祭祀完毕后,是否还能按照往常惯例分到祭肉,还是等一等吧。”

《汉书·郊祀志》有云:“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大于郊祀。”结果祭祀的时候,国君因为心思都在舞女们身上,心不在焉,祭祀草草了事,之后也没有把祭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不禁心中哀叹,国君把礼仪已经废了!非常失望,终于对国君失去信心。

现在有些人会认为祭祀只是一种形式,但孔子深知,那远远不是形式那么简单,那是人与天地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作为君王,是作为百姓的代表与天地沟通,如果君王不能怀着虔敬之心,德行又不够,就不能向上传达民意,向下传达天意,天地神明怎么会护佑这样的君王和国家呢?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五十五岁的孔子带着自己的十余个弟子,乘着马车,缓缓经过鲁城高大的城门,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之行,一直到十四年之后,到六十九岁的时候,才重新回到鲁国。

去鲁歌

孔子一行到鲁国边境时,鲁国的大夫师己赶来为孔子送行,说:“您又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走?”

孔子说,我给你唱首歌吧。孔子唱到: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用现代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差不多是这样:

那些妇人莺歌艳曲,我们只好离国出走。那些妇人容颜如花,国之大厦将会倾塌。优哉游哉地我们离开吧,什么事都不要管啦!

师己回去,季桓子问他:“孔子说了什么?”乐师如实相告,桓子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老先生是因为那些歌姬舞女的事情怪罪我了。”

季桓子的追悔与季康子的昏庸

鲁哀公三年(前492年)秋天,当时孔子年已六十岁,还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季桓子病入膏肓,乘着辇车望见鲁城,感慨长叹说:“从前这个国家几乎兴旺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旺起来。”回头又对他的儿子季康子说:“我要是死了,你会接掌我的位置辅佐国君,到时一定要召回孔子。”过了几天,季桓子死了,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丧事办完之后,想召回孔子。

大夫公之鱼说:“从前我们的国君鲁定公曾经任用过他,但没能善始善终,最后被诸侯们耻笑。现在你再任用他,如果也不能善始善终,会再次招来诸侯的耻笑。”季康子说:“那么召谁才好呢?”公之鱼说:“一定要召冉求。”于是就派人召回了冉求。冉求准备起身时,孔子说:“这次鲁国召冉求回去,应该会重用他。”

这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些弟子们志向远大而行事粗疏,文采虽然很好,但他们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啊。”子贡知道孔子思念家乡了,在送冉求时,叮嘱过他“你要是被重用了,要想着把老师请回去”之类的话。

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孔子生活得很不如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致力于恢复周礼,希望君臣父子能过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这些掌权者却是烂泥扶不上墙,以致孔子在鲁国呆不下去,开始周游列国。他走了十四年,被人排挤、嘲笑,最后一无所成地回到鲁国。

其实孔子的一个弟子曾说过:“夫子出仕做官,只是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但这个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其实我们早就知道。”

那么孔子为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孔子有言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从道德上判断一件事应不应该做,小人从利益上算计一件事应不应该做。

道德上应该做的事,人去做了,这才是“义”,孔子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那么这件事既然是应该做的,那不管成与不成,孔子就竭尽全力的去做。

从历史上我们看到,虽然孔子在他那个时代除了教授弟子,并没有实现自己恢复周礼、治国安邦的理想,但是孔子的所思、所言、所行、成就了他圣人的境界,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厚长远,从这点上来说,还有谁比孔子更成功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发生的一场重大政变,秦王李世民联合天策府的长孙无忌、尉迟敬...
原创 4...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和五虎将无疑是那个时代的顶尖战士。吕布的武力达到了顶级的水平,堪称一代绝世猛将...
原创 抗... 抗美援朝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战场上无数英雄涌现,他们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英勇献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
原创 一... 在我国被誉为“龙城”的城市有许多,其中常州便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那么,常州为何会得到“龙城”这一...
原创 一... 蓝玉,作为明朝开国的重要将领,以勇敢、聪明和善战的形象广受赞誉。他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屡次为大明立下赫...
原创 呐... 歌者,由心而发,感随意动。 或心灰意冷,或意气风发,反观自身,一时一地一心情。 呐喊者,歌以咏志,声...
原创 三...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十五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提要: 三国时代,英雄豪杰层出不穷...
原创 母...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中无可回避的关键人物,他通过组织湘军并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为危如累卵的清朝王朝...
原创 一... 前言: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十日,大胜港的江面上,战船如云,遮蔽了整片天空。大...
原创 杜... 1960年,一份有关淮海战役的国军将领回忆录材料被送到刘伯承的新办公室,位于北京。这份材料中,有一篇...
原创 李... 提到李白,大家想到的都是 “诗仙”“浪漫”“豪放” 这些词。 可谁能想到,这位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
原创 三... 献帝刘协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东汉政权就在他的统治之下走向灭亡。九岁时,他被立为皇帝,开始了他一生的傀...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了众多武艺出众的将士。提起这些武将,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许多熟悉的名字,即使是今天我们...
原创 助... 李世民是唐朝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在历史上他的声誉也相当不错。他不仅一手缔造了贞观盛世,让大唐国势达到...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正值乱世,英雄辈出,魏、蜀、吴三国争霸,谁也不甘心放弃一统天下的机会。最终,历史的结局出乎...
原创 萧... 萧何向吕后建议除掉韩信后,刘邦赏赐了他五千户封地,并为他增派了专门的护卫。消息传开后,众人纷纷到萧何...
原创 项... 春秋时期,夫差带领精兵北上,计划与各路诸侯在黄池会盟,留下的只有年老、体弱或患病的士兵守卫吴国。勾践...
原创 《... 大家好,我是龙傲,非常高兴能够和各位一起探讨古代历史,并随意聊聊一些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将深入研究三国...
原创 白... 《芈月传》这部剧让许多观众记住了秦国的著名将领——白起。剧中,白起被塑造成一个从无人问津的孤儿,幸得...
原创 《... 如果要问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时期,许多人会说是三国时期。原因很简单,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几乎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