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不起萎靡的日本?在历史上它曾经两次打断中国崛起的步伐
迪丽瓦拉
2025-07-11 22:33:18
0

01萎靡的日本

说起亚洲的大哥大,毋庸置疑就是我们中国。以2020年为例,我国GDP规模达到了14.7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20.9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经济总量达到美国70%的国家。

此前的苏联和日本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苏联在国力最鼎盛的1973年,GDP只占美国的41%。日本在经济最高峰的1995年,GDP相当于美国的69.6%,随后,美国就把日本远远地甩到身后。

在30年前的1991年,中日经济差距达到极限,中国只有日本的九分之一;2000年时,中国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2010年,中国刚刚超过日本;2020年,日本的GDP是5.02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从上面的分析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一直在蹭蹭地往上涨。而日本的经济和它的人口差不多,近30年几乎就是在原地踏步。于是,就有人认为,日本已经蔫了,不足为虑了。孰不见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日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产品。再比如,你听说过有什么日本牌子的手机吗?

更为关键的是,萎靡不振的日本还是个政治上的矬子,在美国太上皇面前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人们一直津津乐道那次美日“2+2”会谈,当时,日本首相菅义伟含胸哈腰地向美国防长奥斯汀深深鞠了一躬。有人说,这一鞠躬,把日本所剩无几的脊梁骨彻底折断了。

02深厚的底蕴

下面我们就认真看看,在当今的高精尖工业领域,日本真的就那么不堪吗?

在全球半导体加工设备领域,基本被日本、美国霸占,全球前10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有美国企业4家,日本企业5家。其中,尤以日立的蚀刻设备精度最高。

大家都知道,一个小小的芯片要想制造出来,需要很多设备和材料,这些东西都是独家供应的,想买也买不来。而日本企业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等14种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额,日本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保持着绝对优势。全球70%的半导体硅材料,都是由日本信越化学提供。

超高精度机床和材料学并称为工业之母,现在完全是日本、德国和瑞士的天下,其中日本更是领先世界一大截。世界最高精度机床主轴来自日本精工,比如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F22猛禽战机用的就是日本机床。

全球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机,来自于日本捷太科特的AHN15-3D自由曲面金刚石加工机,比美英同类设备精度高8倍。

全球70%的精密机床,都搭载着由日本Metrol公司研制的世界最高精度的微米级全自动对刀仪。

工业机器人是未来50年的全球大力发展的产业,目前被日本、德国和瑞典霸占。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尤其是发那科,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纪录保持者、利润保持者、技术领导者。

顶尖精密仪器领域基本上被美日德垄断,其中美国10家,日本6家,德国4家,英国2家。日立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强大的科研显微镜,已经交付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投入使用;它还研制成功了全球唯一一台原子纳米级全息电镜;日立的质子束癌症放疗设备已经在全世界医院癌症科占据无可替代的位置。

在光学技术方面,日本甩世界一大截。比如数码相机、摄像机里面的图像传感器、光学镜片等,日本的索尼、松下、佳能、富士等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日本在其它领域尖端的技术还有很多,鉴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再一一枚举。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的华为手机,所使用的的零部件,来自美国的约占9%,来自中国自主研发的约占5%,剩下的全部来自日本制造。日本现在虽然不生产手机,但控制着手机制造的上游产业链。

日本不仅在应用科学方面成绩斐然,在基础科学方面也很出色。日本很早就开始在基础科学方面进行布局,2001年,日本制定的“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结果日本在最近的21年时间里已经斩获了20个诺贝尔奖,平均一年一个,照这样的速度,日本的计划将会提前实现。

因此,从表面来看,日本的经济虽然一直在零增长附近徘徊,但它的经济是实打实的,是没有水分的。在日本“失落的20年”里,日本的高科技已经完成了布局和转型,并且扼住了许多产业的咽喉。对这样的日本,我们一点也不能小看。

03日本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苦主

在中国浩瀚辉煌的古代史上,中国一直是东亚文化圈的核心。但隔着茫茫大海,孤悬海外的日本刚开始不太了解这一点。

公元663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想挑战一下大唐帝国的天威,结果在白江口之战中,被大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此后,日本成了一个谦恭的小学生,一批批遣唐使东渡而来,有一种想把中国的整套东西原封不动地搬过去的感觉。那时的日本在中国面前,就像如今的日本在美国面前是一样的,鞠躬是要鞠到90度的。

元朝忽必烈时,曾经两次大规模远征日本,计划把这个东瀛小国收编了,结果两次都遇到了风暴,无功而返。想想也是,如果当时元朝真的把日本列岛攻占了,以后两国哪还有那么多的恩怨?

日本觉得自己有“神风”护体,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厉害,开始时不时地挑衅一下中国。

转眼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野心开始膨胀,计划先侵占朝鲜,然后征服大明,最后再入侵印度。结果日本又是大败亏输,丰臣秀吉也抑郁而死。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难兄难弟都跌跌撞撞地走进了近代史。大清挨打后实行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说,大清只对西方的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制度等不屑一顾。其实大清不知道,后者才是精华啊!

但不管怎样,洋务运动实行的几十年,在洋务派的带领下,各种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建了起来,建立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创办了许多学校,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留洋。当时,整个社会风貌都有了积极的变化,国家实力也迅速增强。

大清的铁甲舰像下饺子似的下水,北洋海军俨然成了远东第一海军。再说,大清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面积是日本的30多倍,经济总量是日本的N倍,军队规模和财政收入都比小日本多。当时的大清,毫无疑问就是亚洲的老大,连欧洲列强都认为大清比日本强。

而日本挨打后,痛定思痛,施行了明治维新,坚决与封建制度一刀两断,进行全盘西化,坚决把“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习尚、教育、生产”的“开明风气”移入日本。从此以后,日本开始了“脱亚入欧”的进程。

这时,日本已经彻底瞧不起中国了,飞速增长的实力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让它的野心重新膨胀,它要踩在中国的后背上实现成为亚洲一哥的梦想。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战争的结果不仅狠狠地打了大清一记耳光,也大大出乎了列强们的意料。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日本经此一战,终于扬眉吐气,一个弹丸小国终于把大清踩在了脚下,而大清也因为这场战争,把几十年的在洋务运动中积累的成果化为乌有。就这样,小日本打断了中国第一次崛起的步伐。

10年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又击败了陆地巨无霸俄罗斯帝国,从此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在日本国运节节攀升的同时,中国大地上先是清朝倾覆,然后军阀混战,政局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影响中国国力的提升。

从1927年到1937年,中国采取了较为有效的经济措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建立了完善的银行体系,发展了重化工企业,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农业获得丰收。正是这十年,中国的财政收入获得快速增长,在1936年时,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是日本的2倍,GDP是日本的3倍。因此,这十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黄金十年”。

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虽然轻工业发达,但重工业很薄弱,尤其是军工企业落后。如果战争不那么早的爆发,如果中国能再有十年以上的和平时期,让经济再充分发展一下,把弱项补齐一下,中国的命运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

但可惜的是,日本在1931年侵占了东三省,1937年,开始大规模侵华。这次侵华,日本的胃口可不是签一个条约就可以了,它的目的是要吞并整个中国。就这样,中国第二次崛起的步伐又被日本打断了。

04结语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对中国的伤害能超过日本,它虽然小,但你敢小瞧它吗?在历史上,它不止一次上演以小博大的蛇吞象的把戏,而且还屡屡成功,就是这么一个国家,你能小瞧吗?尤其应该警惕的是,日本还具有喜好偷袭的毛病,在这方面,强如美国都吃过它的大亏,对于日本,你能小瞧它吗?

所以说,现在别看日本的经济不显山漏水,其实它仍然强得很,我们丝毫不能麻痹大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它,重视它,防备它,我们要取长补短,不断做好自己,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师说123,敬请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和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说很多,在网上也掀起过一波研究武则天的热潮,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武则天是...
原创 山... 城市史第220124期: 在现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个小县城,叫巨野,隶属于菏泽市,可能有些人了解巨野...
原创 唐... 唐诗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诗,风格各异,这就是唐诗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阅读这些作品并不像阅读一首诗那么...
原创 列...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
潮评丨“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央广网 曾晓慧 摄)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
原创 韩...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是如今仅...
原创 张... 1884年12月15日,旧历十月二十八。 李鸿章致电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曾国荃,关于调南...
原创 他...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蒋介石派青帮头目杜月笙前去拜访司徒美堂,意图...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 殷墟博物馆外景。 赵清荣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青铜器。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甲骨。本文图片均由受访...
原创 多... 清朝是我们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人们对于清朝,大多也只停留在夜郎自大,以至...
梁山最厉害的人物,武松鲁智深不... 要说梁山泊的一百单八位星宿下凡的好汉,那个个是身怀绝技,就连宋江也不是吃素的,且不说此人如何的会收揽...
原创 天... 说起明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帝。他是一位“苦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可以说是有...
“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何解... 胡欣红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馆藏文物超过1亿件(套...
伯嬴:秦国公主颠覆楚国朝堂 秦国的联姻外交政策屡试不爽,他找到了南方的楚国。两个在中原文明眼中的蛮夷之国一拍即合,秦哀公将女儿伯...
陈济棠的真相(25)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5) (十五) 张发奎军的序列 1) 【薛岳】 2) 【吴...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从博物馆里看宁... 今天,“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启动仪式在宁夏博物馆举行。仪式结束...
原创 弘... 百家姓按照人口数量,大致是:李、王、张、刘、陈、杨,杨姓居第六,约有3700万。隋朝皇帝姓杨,从汉朝...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经典历史影剧,开播以来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想要写...
原创 他... 当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时,蒋介石又开始玩起了阴谋诡计,利用青岛拖住解放军,再就是要拿下上海。为什...
原创 晚... 1902年的晚清时期,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呈现了当时广州百姓生活的片段,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那段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