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蒋坦言:世上只有两人能取代我,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个被我杀了
迪丽瓦拉
2025-07-11 23:03:20
0

说起中国近代最有权势的人,人们想到的肯定是蒋介石。他的人生也堪称一波三折,从上海的一位“小瘪三”,到黄埔军校校长,再到中华民国总统。然而遗憾的是,他参加革命又背叛了革命,成为了站在人民群众对面的反动派。

他为一己私利,剿共而不抗日,甚至将全国民众捐助的买飞机的钱投资到纽约房地产市场,令人唾弃。晚年靠着美国人的保护龟缩在台湾,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这样一位站在中国近代史权力顶峰的男人晚年曾说:“中国只有两人能威胁我的地位,很遗憾我只成功除掉了其中一位。”

二人中自然有一位是毛主席,光辉事迹无须赘述。而另一位到底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人生?老蒋是怎样除掉他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让老蒋惧怕的男人——邓演达。

家中贫穷难以度日,少年英雄考入军校

1895年,广东惠阳鹿颈村的一户贫寒人家传出了一位男婴的啼哭声。邓演达的父亲曾经科举中过秀才,然而晚清官场异常黑暗,由于家里拿不出钱来打点,邓演达的父亲一生也没得过一官半职。后来三十多岁心灰意冷,娶了同村务农人家的女儿,全家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

后来晚清政府和列强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压在劳苦大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邓演达曾经回忆道:“家里人还没来得及庆祝丰收,当兵的便来征收赋税,赋税一年比一年高,他们拿走赋税后,剩下的粮食仅够一家几口喝稀粥度日。”

再加上广东作为第一个被列强打开的通关口岸,所以外国殖民者非常多。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无恶不作,这些邓演达都看在眼里,他从小就立志要一腔热血为国为民。

他14岁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是那一届学子中年龄最小的,却又是各科成绩最佳的学生。邓演达不怕吃苦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由于年龄小还没发育完全,他在格斗课程中很吃亏。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每天凌晨起床多加练习。到期末考试时,他已经一身肌肉,将比他大几岁的对手打得抱头鼠窜。

在陆军小课堂他也接触到了民主等理念,经过研究他坚信只有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所以他秘密加入同盟会,经常冒着危险担任交通员,给各地的革命党人传递信息,组织革命活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邓演达赶到广州潮汕参军北伐。在北伐的路上,邓演达是打仗最英勇无畏的那个人,表现出了和他年龄不符的豪气。他曾经拿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碉堡并成功炸掉了它,身边的战友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

后来战争结束,他觉得自己的军事知识储备还需要提升,所以先后到多个军校进行学习。1916年,他更是成功考上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邓演达在这所学校中的成绩同样非常出色,1919年,24岁的邓演达正式毕业。

率部偷袭敌人后方,带兵驰援解救总统

1920年,刚刚毕业的邓演达到福建漳州参加援闽粤军,之后任宪兵连连长。在战场上他不畏死亡,冲在一线,更是奇策频出,出奇克敌。一次敌人以三倍兵力包围了邓演达的营队,他找到营长,建议自己带队渗透到敌人后方,从后面袭击敌人。

敌人打了一天,正在村里睡觉,所有的防御阵地都是正面设计的,因此后方极度空虚。只见邓演达带队从敌人后方冲锋,他站在队伍的第一个,宛如天神下凡。敌人看这阵仗,以为是革命军的大部队到了,所以四散而逃。天亮清点后,发现邓演达50人的突击队抓到了十倍于己的俘虏,堪称奇迹。后来邓演达凭借战功升到了营长。

在那个年代,克扣兵饷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在邓演达的军队里,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他部队里的每一位士兵也都不畏死亡,英勇杀敌。仅仅两年后,粤军将领陈炯明叛变,孙中山死里逃生到了上海,而当时军队中支持陈炯明的人很多,陈炯明也许诺给邓演达高官厚禄。然而邓演达追求的并不是江湖兄弟,而是民主自由和复兴中华,他毅然决然来到上海面见孙中山,在得到他的指示后回到广东和陈炯明开战。

尽管陈炯明手底下的兵多将广,但邓演达手下的士兵更有信仰,更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战斗。最后在邓演达的带领下,革命军夺回了广州,孙中山重新回到广州主导大局。邓演达也由于卓越的战功升为团长。

在那个年代搞革命可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很多将领投奔孙中山后,自己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先进,甚至还有绿林思维。这也是孙中山革命屡次失败的原因,其革命并不彻底。后来一伙滇军感觉自己被管束太多,一点也没有之前的豪爽感。他们本想拿着枪回老家当土匪,然而转念一想大总统府近在咫尺,如果能抓到孙中山或者杀了他,北洋政府的悬赏数目可不低,足够兄弟们安稳度过后半生了。这伙滇军说干就干,大总统府告急。

听说大总统府告急的邓演达选择带兵驰援,凭借着不怕死的精神,邓演达带领敢死队突破了敌人的多条防线,成功赶到广州解了总统府之围。孙中山非常感动,送给邓演达一副对联:养成乐死之志气,革去贪生之性根。他也正式得到了孙中山的垂青,以少将参军的职务走上国民党政治舞台的中心。

后来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邓演达在其中担任总队长和教育长。与蒋介石这位校长的笼络人心和何应钦等国民党将领的偏心眼不同,邓演达真正地贯彻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在学校里他对共产党学生和国民党学生一视同仁,他经常给同学们讲要爱护百姓,爱护国家,守纪律不爱财等。

很多人都对他非常尊敬,尊敬程度甚至高于蒋介石这位校长。也正是靠着过硬的作风和极强的能力,邓演达在国民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说他是国民党左派中的翘楚。蒋介石一开始自然也是想尽办法拉拢邓演达,希望与他合作。然而邓演达一直都表示:“为国为民的事情你不用拉拢我,我自会尽力而为,门户私计你也不用拉拢我,我不可能支持这种事情。”

蒋介石背叛革命,邓演达反蒋护国

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了。北伐军势如破竹,快速攻陷了两湖地区,直逼中原。就在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蒋介石动起了歪心思,最后还非常错误地和帝国豪强和买办阶级站在一起成为反动派。而邓演达和蒋介石的矛盾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随着北伐军的推进,大本营广州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首都了,选一个新的首都成为党内的大事。按道理讲武汉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是中国的一个大枢纽,作为首都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蒋介石动起了歪心思,他靠着当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拉拢了一大批“自己人”,军权已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是蒋介石的军队都在南昌,自己要是去武汉的话,那里不是自己军队的势力范围,搞民主选取提升党权有可能让自己的野心流产。于是百般阻挠,坚持定都南昌。邓演达写了很多文章痛斥蒋介石的行为,甚至到了称蒋介石为新军阀的地步。他还在议会尽其所能攻击蒋介石,让其在很多地方无法顺心,这让蒋介石颇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蒋介石更是悍然发动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人士和爱国民众惨遭毒手。眼看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方针被蒋介石完全破坏,蒋介石作为独裁者控制军队的日子即将到来,邓演达再也坐不住了。他四处奔波大声呼吁,然而却无可奈何,只能看着蒋介石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归国回来重整旗鼓,却被叛徒无情出卖

非常失落的邓演达选择出国考察,在当时蒋介石在内的很多国民党官员都认为这是邓演达心灰意冷了,他已经放弃了革命生涯,为了保命选择出国享清福。蒋介石甚至还和亲信夸赞邓演达很知趣,懂变通,只有这种人才能安享晚年。然而他错了,真正的战士是不会认输的,他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强,然后回来再次战斗。

1931年,去多国游历归来的邓演达开始了自己的反蒋之路。这次邓演达已经悟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决心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以武力阻止蒋介石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他一方面写大量文章抨击蒋介石,让自己获得民意,另一方面联系大量的反蒋实力派和在蒋介石手下不受重视的将领。

然而他还不知道的是,革命要想成功必须要非常彻底的,他走上了前辈孙中山的老路,团结了很多墙头草,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1931年8月17日,他被叛徒陈敬斋告密,在上海愚园坊20号被捕。被捕后蒋介石仍然希望这样一位猛将能归降自己,提出了很多非常诱人的条件,然而都被邓演达义正词严地拒绝。

1931年11月29日深夜,蒋介石的卫队长王世和负责押送邓演达到沙子岗监狱去,中途直接枪杀了邓演达。老友陈铭枢得知邓演达死讯,买了一口上好棺材来乱葬岗找尸体,邓演达尸体被找到时惨不忍睹,身中数枪面目全非,令人悲叹!

由于邓演达多次反对蒋介石,他也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如果不除掉邓演达,他极有可能取代蒋介石。邓演达虽然死了,他生前的共产党人朋友却坚持在革命的道路上,团结人民,将枪杆子死死握在手里。“党领导枪”等非常正确的理论也相继提出并被共产党人践行至今,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革命成功重获独立!愿邓演达先生安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外...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曾提到:“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至今,其中之一是《曾国...
原创 在... 为活着的人竖立烈士铜像? 1997年,蒋梦兰,一位来自中国浙江的企业家,在一次前往朝鲜的商务行程结...
每个普通人,都需要懂一点语文学... (图/《教授与疯子》) 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沈卫荣的专访中,他回忆了自己从南京大学到波恩大学的求学...
原创 叛... 很多人习惯用“好”和“坏”来评价别人。比如,做了好事的人被视为好人,做了坏事的人则被看作坏人。然而,...
原创 辽... 1948年10月25日早晨9点,东野发来的一封电报令主席感到有些恼火。 此时,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已...
原创 北... 公元402年,刘牢之率部众北上去往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据此讨伐桓玄。一路走一路散的北府军将士已所...
原创 此...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霸道女总裁的女性,被百姓称作“活菩萨”,一生经历了众多坎坷与波折。结婚仅十天就...
原创 亚...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孔子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常常被拿来进行比较,其中最直观的差异之一便...
红色非遗进校园——湖南省张家界...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家乡。 1933年9月,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连驻扎在廖坪的谷氏祖祠,休...
原创 历... 法国外籍兵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路易十一时期。当时,法国使用了一支由外国人组成的部队,...
原创 封... 后世许多人都曾感叹,若没有妲己的存在,商朝的灭亡或许不会发生,成汤的基业也不会如此轻易失去,封神之战...
原创 总... 总督漕运部院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曾是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淮安的漕运管理机构始于隋朝,当时隋炀...
原创 五... 在五胡乱华的历史阶段中,对于汉族人的残害最为惨酷的族群是羯族。关于羯族的来源,研究表明它们并非匈奴的...
原创 敢... #历史开讲# 公元716年,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至唐玄宗殿前,文字非曹非隶非篆,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
原创 决...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考察团来延安时,最好由张冲来率领!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团结,而绝不容许任何行为破坏...
原创 汉... 看《三国演义》,韩馥就是个蔫里巴唧的井底之蛙,尤其是讨董联军面对华雄挑衅时,韩馥冒出的那句“吾有上将...
原创 粤... 这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记录了民国时期三位杰出将领的风采。他们都是粤军的代表,属于民国时期粤系军阀集团...
原创 贫... 公元809年7月,元稹的妻子韦丛不幸去世,年仅27岁。她的去世给元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韦丛留下了六个...
原创 五... 五谷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所差异。通常所称的五谷是“稻、黍(黄米)、...
原创 历... 历史上曾有一些名人,他们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至今没有任何踪迹。那么,这些人究竟去了哪里呢? 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