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社稷坛展现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迪丽瓦拉
2025-07-11 23:03:22
0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社稷坛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社稷坛对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什么?1909年遗存的五色土如何保存至今?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盖建中。

他表示,社稷坛是明清国家礼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历史层级和文化内涵都格外丰富。

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盖建中。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社稷坛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

新京报:社稷坛建于什么时候?它的形制和功能是什么?

盖建中:社稷坛原址曾经是辽代的兴国寺,元代是万寿兴国寺。明代改建为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场所,清代沿用。

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种植农业。“社”狭义的含义代表土地,“稷”代表五谷。社稷崇拜最初就来源于人们对土地和谷物的原始崇拜感。随着社和稷逐渐融合,它们被赋予了国家政权的概念,并形成严格的祭祀礼仪规范,代表对国家疆土的重视。

社稷坛始建于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造宫殿的同时营建社稷坛,与祭祀祖先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组成“左祖右社”的礼制格局。和太庙一样,它的平面也为南北稍长的长方形,整体格局分为内外两重,主要祭祀建筑分布在内坛轴线上。

在传统功能上,这里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和太稷的建筑群。

新京报:社稷坛的范围有多大?包括哪些古建筑?

盖建中:整个中山公园23.8公顷的范围都叫社稷坛。社稷坛的外坛墙、内坛墙和内壝这三重坛墙共同营造出富于层次变化的神圣祭祀氛围。

社稷祭坛是社稷坛的核心区域,包括祭台、四色琉璃墙和四座菱形门。

除了祭坛,社稷坛还保存有明代的建筑。其中,现在的中山堂历史上是社稷坛的拜殿,祭坛多为露天坛台,在风雨时,会改为在拜殿内行礼。1925年后,这里成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场所。

还有一座大殿是戟门,明清时期,它的形制和功能与太庙戟门类似,是一座礼仪性的建筑。社稷坛开放为中央公园后,戟门也被改建为图书馆。目前,这座大殿的主要木构件依然为明初期遗物。神厨神库和宰牲亭是社稷坛的配套设施。

社稷坛的祭祀建筑位于内坛区域,外坛在1914年后修建了一系列园林景观建筑。1913年,时任交通总长的朱启钤巡视到社稷坛,生辟建公园之念。1914年,社稷坛开辟为中央公园对外开放。1915年,公园建设了唐花坞、投壶亭、碧纱舫、来今雨轩、格言亭等多座新建筑。

7月16日,社稷坛。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正在编制“五色土专项保护管理制度”

新京报:很多游客对五色土非常感兴趣,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盖建中:社稷祭坛位于中山公园园内中心,是一座三层方坛,四周用汉白玉石围砌,坛面铺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五色土壤,俗称五色土。

祭坛中间的石柱为社主石,高5尺,代表江山永固。明清时期,社主石是立起来的,后来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将其埋了下去,如今只露出一个尖儿。

明代坛土由全国各地按时进献,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社稷坛的内涵相吻合。清代简化为由顺天府下辖各县进献。现在看到的坛土大部分为1909年的遗存,是清朝末代皇帝最后一次祭祀社稷坛时铺设的。历史文献记载,坛土以前是有坡度的,如今是平整的。

新京报:1909年的坛土如何留存至今?

盖建中:我们曾对坛土进行过简单测量,目前保留的土壤厚度至少在20厘米以上。2015年,我们对坛土的地质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证明,五色土没有经过人工染色。

为了保证历史信息的传承,我们每年对祭坛进行整修。平时每季度一次,6月初至9月底的汛期额外增加3次。对五色土进行隔板分区并清除杂草,然后对土壤进行疏松和平整。由于土壤和祭坛有一厘米的距离,所以下雨天,雨水可以溢出,但土壤不会外溢。

我们正在编制“五色土专项保护管理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对五色土的保护。

7月16日,社稷坛。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社稷坛是北京中轴线上国家礼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京报:如何理解社稷坛对于北京中轴线的意义和价值?

盖建中:社稷坛对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的贡献在于三个方面。在功能传统上,社稷坛是北京中轴线上国家礼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格局上,社稷坛与太庙共同体现了“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在变革实证上,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新京报:社稷坛对公众开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盖建中:伴随着历史变革,北京经历了从封闭的帝国首都转变为现代化大都市的过程。

当时,一个叫京都市政公所的机构,开始对北京中轴线上曾经封闭的皇家建筑进行改造。其开端就是1914年社稷坛开放为中央公园。

京都市政公所类似于今天的首都规划和城建部门,主要功能是负责城市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京都市政公所对北京中轴线的主要改造工作包括天安门广场地区的开放、改造正阳门以改善内外交通、推动一系列市民公园和博物馆的建设和开放。

当时,中央公园在尽最大可能保留历史信息的前提下,也根据功能需要进行了局部园林化改造,以提升游客体验。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现在的中山公园。

新京报: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你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盖建中:为保证社稷坛的原真性、完整性,在推动中轴线申遗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很多努力。5年时间里,我们一共完成了18项文物修缮和环境整治项目,拆除影响社稷坛原真性、完整性的非文物建筑将近5100平方米,并恢复绿地5000多平方米。

在研究方面,我们这5年相继开展了15项中山公园历史文化、园林艺术方面的研究,为修缮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京报: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后,社稷坛作为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下一步如何更好活化利用好资源?

盖建中:我们将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按照最小限度干预的原则,及时动态地实施整体保护策略。比如进行文物修缮,拜殿已经600多年了,主要木构件是明代初期的。最近一次修缮是2021年,我们对拜殿进行整体检修,木结构基本完好,局部更换了瓦件。我们每天有专人进行日常巡视、测量。未来,中轴线监测中心会通过仪器给我们提供数据,显示其动态变化,为修缮做准备。

今后,我们还将利用好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政策和先进的技术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同时持续进行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保护。今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启动了一个统筹课题,研究中轴线园林遗产价值,不仅研究实体,也要研究氛围、环境等。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说很多,在网上也掀起过一波研究武则天的热潮,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武则天是...
原创 山... 城市史第220124期: 在现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个小县城,叫巨野,隶属于菏泽市,可能有些人了解巨野...
原创 唐... 唐诗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诗,风格各异,这就是唐诗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阅读这些作品并不像阅读一首诗那么...
原创 列...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
潮评丨“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央广网 曾晓慧 摄)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
原创 韩...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是如今仅...
原创 张... 1884年12月15日,旧历十月二十八。 李鸿章致电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曾国荃,关于调南...
原创 他...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蒋介石派青帮头目杜月笙前去拜访司徒美堂,意图...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 殷墟博物馆外景。 赵清荣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青铜器。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甲骨。本文图片均由受访...
原创 多... 清朝是我们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人们对于清朝,大多也只停留在夜郎自大,以至...
梁山最厉害的人物,武松鲁智深不... 要说梁山泊的一百单八位星宿下凡的好汉,那个个是身怀绝技,就连宋江也不是吃素的,且不说此人如何的会收揽...
原创 天... 说起明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帝。他是一位“苦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可以说是有...
“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何解... 胡欣红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馆藏文物超过1亿件(套...
伯嬴:秦国公主颠覆楚国朝堂 秦国的联姻外交政策屡试不爽,他找到了南方的楚国。两个在中原文明眼中的蛮夷之国一拍即合,秦哀公将女儿伯...
陈济棠的真相(25)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5) (十五) 张发奎军的序列 1) 【薛岳】 2) 【吴...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从博物馆里看宁... 今天,“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启动仪式在宁夏博物馆举行。仪式结束...
原创 弘... 百家姓按照人口数量,大致是:李、王、张、刘、陈、杨,杨姓居第六,约有3700万。隋朝皇帝姓杨,从汉朝...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经典历史影剧,开播以来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想要写...
原创 他... 当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时,蒋介石又开始玩起了阴谋诡计,利用青岛拖住解放军,再就是要拿下上海。为什...
原创 晚... 1902年的晚清时期,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呈现了当时广州百姓生活的片段,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那段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