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一生没有穿过西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迪丽瓦拉
2025-07-12 01:03:08
0

(头条:杂谈人物,时间:2021年12月9日)

随着媒体网络,电视电影的发展,我们看到荧屏关于毛主席体材的电影电视很多。以及毛主席少年青年时期,一直到中年老年毛主席的照相很多。我们发现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穿的是长衫,。一九二七年之后,毛主席基本是穿的军干服,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是中山服,从来没有发现过毛主席穿过西装,只穿过长衫没有穿过西装的毛主席崇古排洋吗?当然不是,毛主席无论对古对洋的东西从来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

毛主席名毛泽东,字润之,生于1893年12月26日,也就是前清光绪18年,从小上的私塾,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让他好好学习,主要是让家里有个文化人的经营家业,因为毛主席的父亲在农民里面是有商人气息的农民,所以有让他的子孙从农转商,或者亦农亦商的思想意识。

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年(1900年),8岁的毛主席去私塾读书,我想肯定也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类的课本,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课本也有所改革,也就是这五年之中,毛主席学习的是,蒙学读物以外,也就是《论语》《孟子》一类的书,我们后来看到毛主席有强大的古文功底,也就是这个时候铸就的。

废除科举制度之后,读书就不是为的考取功名而读,

这期间毛主席读了《春秋》《左传》一类的历史书,同时也读了许多古典小说一类的书,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之类的。

1907年到1908年期间,十五六岁辍学回家的毛泽东在湖南家乡务农,已经有很深文化基础的他读到一本《盛世危言》,激起了他复学欲望,于是1910年18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去长沙读书,走时留给家人一首充满远大理想的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于是毛主席重回私塾上学,接触到许多书籍,比如《史记》等等,1912年身传长衫的青年毛主席,考入长沙师范,在长沙接受现代思想教育,激起了他革命的理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918年师范毕业的毛泽东去了北京,在北京认识李大钊,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做管理员,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古今中外许多名家的书,为以后一生的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毛主席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从井冈山到延安,毛主席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领导抗战的毛泽东仍然手不释卷,他既像学者、诗人、哲学家,但是他领导的千军万马,说他是军事家,手不释卷看的是历史政治书籍。毛泽东是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更是没有接受过军事教育的军事家,他的理论知识,都是依靠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求知的精神堆积起来,成了享誉世界得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说读过的书,不是我们普通人能盘点出来的。

《光明日报》2014年1月17日刊登了《党的文献》主编陈晋的《毛泽东喜欢读什么书》,介绍毛泽东读过苏联西洛科夫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教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毛主席喜欢读什么人的书,我们引用原文的一段。

毛泽东既读马列经典中的哲学书,也读艾思奇、李达、普列汉诺夫、爱森堡、西洛科夫、米丁、尤金、河上肇,这些中外学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论述哲学问题的书;既读柏拉图、黑格尔、杜威、罗素等西方哲学家的书,也读中国古代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王充、朱熹、张载、王阳明诸子的哲学论著,以及中国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章士钊、胡适、杨昌济、梁漱溟、冯友兰、潘梓年、周谷成、任继愈、杨荣国等人研究哲学和逻辑学的论著。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古今中外学者的书都有所涉猎。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伟大的辩证思想。

毛泽东辩证地认为,无论古代的还是西方的学术都有其精华的部分,我们就要学习,糟粕的部分抛弃掉。

解放以后,毛主席并没有躺在功劳本上,仍旧手不释卷看书,他的卧室就是书房,他的床就是书架,床上常常摆满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从毛主席的读书看来,对于西方的东西,精华部分还是认真学习的,并不排斥西方的东西,然而毛主席一生从未穿过西装,难道毛主席认为西装是西方糟粕的部分吗?

我们从毛主席着装看,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一直正规场合是中国传统的长衫,以前有《毛主席去安源》一幅画,明显是长衫,自从井冈山以后,一直就是中山服,或者军装,解放以后一直就是中山装,这与毛主席怀念中山先生可能有关系。但是毛主席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对于服装不是很讲究,很随意,普通的很很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穿军装和士兵的服装就没有明显标志,到一九四八年,他的儿子结婚,送了只是一件旧大衣。毛主席晚年的一件睡衣补了73个补丁,作为一国领导难道换不起一件衣服吗?不是,主要主席从战争年代养成了节约的习惯,总认为国家要强大,要从自身做起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解放后毛主席接待过很多外国元首。参加过很多重大国事活动,但是毛主席穿戴永远是中山装。

难道说毛主席不爱好吗?不喜欢西装?我发现毛主席很爱好,一生没有留过胡子,就说明毛主席这一点,无论从形象还卫生习惯,留胡子都有一定得说法。

毛主席没有穿过西装我理解为伟人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厚重的民族感情,以及伟大的民族自信心,这是思想境界里的伟大之处,还有是实际情况,那就是毛主席根本没有时间打扮,穿西装其实特别拘束人,毛主席更多的事是要办理国家大事,哪有期间对着镜子穿那些繁琐的西装,虽然西装穿起来简洁大方,但是不适合干活的人,毛主席每天要工作很久,也就是干活,所以不会穿拘谨的西装。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你的认为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头条;杂谈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孔子”立法,衢州要干一件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睿云 于山 衢州孔氏家庙 (资料图) 最近,衢州人在做一件大事: 《衢州市南...
原创 他... 1913年春天,我党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张昆弟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这个学校迎来了两...
原创 欧... 欧洲的陆地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大。但是,现代历史上的欧洲却是“越分越碎”,小国越变越多。那么,欧洲从现...
原创 美... 美国在过去的18年里,收养了约8万中国儿童,为何几乎全是女孩? 文/观心通史 在中国古代,古人有收养...
原创 假...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将近3年时间,然而疫情依然在全球各地蔓延,看不到一点结束的征兆。在科技和医学...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5 4月5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公布《晋绥边区县...
原创 新...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局势越来越明朗化,毛主席不止一次地想起明朝迁都之事。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毛...
原创 陈... 发动兵变灭旧朝建新朝这件事情来看很明显是精心策划过的。从这位新帝发动兵变开始,就露出了他想更朝换代的...
原创 从... #历史冷故事# #民国那些事#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和美国的态度 最近俄乌冲突如火如荼,很...
原创 赵... 五代十国纷争不断,大宋王朝的建立离不开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而在其中,张琼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英雄。在乱世...
原创 商... 商纣王自裁的朝歌与周武王兴起的西岐,是中国古代两座文化名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朝歌,作为商...
原创 谜...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出自北朝乐府诗《木兰辞》。遗憾的是,花木兰这位女中豪杰在历史上是不存...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这个历史性的日子里,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即李建成与李世...
原创 同...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虽说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也总是有人在背后戳皇帝的脊梁骨,皇帝也怕遭到...
原创 都...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是历史上的两颗明珠,强汉和盛唐一直都是国人心目中的骄傲,尤其是唐朝的强盛,得到了中外...
原创 山... 1944年,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历史散文《甲申三百年祭》。从1644年到1944年,明朝...
原创 如... 没有机会翻盘,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边界,两方将和。于是项羽撤兵,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撕毁约...
原创 辉... 清朝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296年,在这期间有多位皇帝都是很优秀的,也创造了盛世,但在朝代末期也无可避免...
原创 北... 提起非洲,人们往往会想到炽热的气候与非洲人民黝黑的肤色。在近代历史上,非洲一直被迫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
原创 若... 若蜀汉如此做,只可能灭亡的更快。 第一,开发南方,越南根本不可行。蜀国全盛时期的人口也只有100万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