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古代中国宁可控制遍地沙漠的新疆,也不攻打东南亚
迪丽瓦拉
2025-07-12 04:02:56
0

中国古代王朝的疆域拓展图主要集中方向在北,不在南。而北部方向集中的区域就是西北与东北方向。而东南方向进取心并不强。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何?中原王朝的战略重心在稳定内部统治之后,都面临扩张方向的问题。

而最能彰显自己的王朝强盛程度的地域,往往就是集中于北部边关方向。因为中原王朝几经变动,其核心还是陆权国家。尤其是农耕文明国度,最大的威胁就是北部草原游牧民族。也是把这一威胁作为自己的主要进攻目标。

一旦有机会就彰显自己的实力与影响力,减除北部威胁,实现自己的王朝统治稳固。这也是为何当时中原王朝会对遍地沙漠气候的新疆有强烈的控制欲,而对于东南亚问题则显得漠不关心。这也是双方的地域有不同的成效所决定的,为此执着于西域,而不是东南亚。

一、战略需要以及财富之地

任何进攻的主要基地都有自己的 特殊优势,让中原王朝不得不慎重对待与重点管理。西域以及东北问题都有自己的优势,而西域问题更为重要。其不仅是控制蒙古草原的要道退路,更是经营重点补给地。

拿下西域就能断掉蒙古草原民族的潜力,削弱其战争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西域并不全是沙漠地带,也有自己的绿洲地区,且有自己的资源、人口优势。控制范围集中在中亚,辐射西亚地区。还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地。

这对于当时沟通东西交流,以及经济拓展,积累财富的通道,是个极大的补充。这就使得该地区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一个聚宝盘。为此历代王朝只要有能力,都会占据这一要地。不仅是财富道通,更是稳固自己势力圈,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的关键地。

二、传统势力圈形成固定模式

纵观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史,就能看出西域地区的重要性。谁掌控西域,谁就能取得最后的战略主动权。西汉时期,前期战争态势匈奴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汉朝不得不和亲、赔款,才能得以保全基业。当时匈奴就是控制西域要道,使得汉朝北面被整体围堵。

直到汉武帝掌控西域之后,汉匈之争出现转折,匈奴被打得战争潜力耗尽,内部分裂北迁躲避汉朝的打击。汉武帝看出这一地方的战略价值,为此建立西域都护府,进行地区霸权统治,防止匈奴的反复。

终汉一朝,因为西域被掌控,匈奴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只能被迫臣服于汉朝。而后继的隋唐,对于突厥前期的失利,也是因为西域掌控权缺失,后来打败敌人重塑西域掌控力,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就是为了防止再次的危机,而这一定例则成为后代王朝的旧制。

只要实力允许,都会控制这一地区的管理能力,进行对北部威胁的遏制。这也成为盛世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后继者元明清,都是相继对这一势力区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元朝加强,明朝则武力屈服当地臣服,清朝则是历经70余年,先后平叛,终于彻底控制这一地区。

可见后代中原王朝对这一地区的重视程度,西域已经不是普通的地域问题,而是战略要地,资源补给地,同时还是丝绸之路的中转要道,更是历代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圈。正因为其重要的本身价值,才使得历代王朝如此重视与执著。

三、东南亚地形限制导致无安全隐患

西域问题已经知道其本身的价值,那为何东南亚却不被重视。这与东南亚的地形地势问题有关,更重要的就是地区发展程度之后,对于中原王朝没有威胁力。这就造成一种人为错觉,使得该地区没有任何价值,自然引不起重视。

首先就是地形问题,丛林热带气候,限制当时中原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发挥。兵团作战优势能力难以发挥,不适应丛林战。气候环境问题,造成生存环境恶劣,战士非战斗减员严重。对于这一地区既没有价值,又耗费巨大成本,使得中原王朝不得不止步。

其次就是发展程度太低,还没有威胁力。这就使得开发成本大,而没有应有的回报率,显得得不偿失。再次就是面对中原王朝的巅峰实力以及高级文化圈,自动臣服于宗主国,形成一套宗藩体系,也没有必要讨伐。

最后就是中原王朝的统治重心在北方,对于南方的偏远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要建设海权强国的意愿,为此东南亚成为鸡肋,只能维持这样的宗藩关系的现状。

结语:也就是说中原王朝的重心没有转移,是因为安全问题是首要因素。而经济与势力拓展是第二因素。,最后的主攻方向在西域,则是因为已经成为历朝的旧有传统模式。这样就成为一种定例,造成重北轻南的国防部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基... 古越国移民,是日本国大和民族的主要源流之一。 日本国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其先民来自于何方,在纷纭...
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中徽博举...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书...
原创 诸... 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麾下文臣武将的努力,文有诸葛亮、法正、刘巴等人才,武有关羽、张飞、马超在内...
哈马斯迎来“铁腕”领袖辛瓦尔:... 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领导人的更迭都伴随着深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20...
原创 蒙... 关于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很容易发现的规律,在封建社会,改朝换代是常有的事。因此争夺权力的政...
坚守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立... 坚守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策 周成王为政期间,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对内推行周公“以...
原创 南... 南北分治:王谦兵败被处死,杨坚上位建隋朝 益州总管王谦,但望各军得胜,自出兵为后继,哪知各处军报都...
原创 欧... 欧阳修是一位大人物,61岁之时,就想皇帝申请退休,直接被拒绝,之后的四年中,欧阳修连续又辞职六次,一...
原创 忽... 忽必烈是蒙古有名的一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其谋略手段丝毫不逊于他的祖辈,历...
原创 郭... 郭子仪,唐朝杰出的将领,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与每位皇帝都有着微妙的关系。然而,凭借其机...
原创 这... 史家有戏言:朱家子孙个个都是人才,当皇帝没几个正常的,除了皇帝之外,各行各业出状元。话虽这么说,但从...
原创 某...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顺服”,指顺服真主安...
原创 考... 因为一篇《阿房宫赋》,让无数国人领略过了阿房宫的雄美与壮丽,再加上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项羽焚烧阿房...
原创 明... 鲁迅先生说,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砍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 砍头,不过一刀下去,血溅三丈...
原创 秦... 秦始皇叫嬴政,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为何不随自己父亲的姓? 秦始皇嬴政他有很多的儿子,但是最出名的应...
原创 陈... 很多人都说,陈赓一生惧怕彭德怀,而这实际上说的也是两人性格的差异。可以说这两个人的性格是一静一动,两...
原创 为... 推动事物从量变到质变往往需要准确把握时机才能实现, 毛泽东恰恰就是把握时机的天才! 1946年6月...
原创 纪... 历史虚无主义一个显著的错误观点是贬低领袖毛主席,说他不懂经济建设。这种颠倒黑白的弥天大谎,这种违背历...
原创 一... 引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那么放眼全世界来看,世界上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准确的答案是不知道...
祝勇:在文字里重造一座紫禁城 中国的王朝史里,夹杂着一部浩瀚的宫殿史。但留到今天完整如初的只有一座明清紫禁城。近日,作家祝勇携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