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皇帝为什么热衷于打屁股?听鲁迅先生怎么说
迪丽瓦拉
2025-07-12 08:32:18
0

鲁迅先生说,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砍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

砍头,不过一刀下去,血溅三丈,一命呜呼,而打屁股,尤其是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被当场脱下裤子打,皮开肉绽,受刑者除了忍受肉体上的痛苦,恐怕精神上的羞辱更让他们难以消化。

这么看来,打屁股远比砍头更难受,可见,明朝皇帝是懂如何折磨人的,还美其名曰“廷杖”。

但说起打屁股这事儿,明朝皇帝却不是首创。

这种野蛮的行径,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的汉明帝,到隋唐皇帝只是偶尔小试牛刀,但到了少数民族皇帝执政时,如金、元朝,野蛮一下放肆起来,一发不可收。

朱元璋在高呼“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的口号中,建立了明朝,连同蒙古人偏爱的酷刑也一并收入麾下,成为明朝教训大臣的特色风景。

明朝第一位受廷杖之刑的大臣是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他“所为多不法”,罪不可恕,却又不斩首,而是被活活鞭打致死的。

之后朱元璋还“念其有功,将其保留全尸”,又惺惺作态一番,此后,明朝皇帝的廷杖之风逐渐盛行,每一任帝王都没落下,史料都有“廷杖”记录,而且花样也是更上一层楼。

廷杖并不是在太和殿上痛打,而是在午门执行的。廷杖时有太监在旁监视,众官身穿红衣陪列朝堂,左为中使,右为锦衣卫,各30人,下列旗校百人,手执木棍。

宣读廷杖后,一人用麻布兜从肩部套住受刑者上身,使他不能左右移动,一人绑住受刑人双足,露出臀部受杖击。

被廷杖者,如果没有被打死,也必须要剜去坏肉,医治数月才能痊愈;如果太监在旁加一句“用心打”,那此人多半就没命了。

也有另一说,锦衣卫行刑时,只看监刑太监的两靴尖,如果两只靴尖向外成八字形,那么这位被杖者还有得活;如果两只靴尖向内,那么只需打二十杖,就可把人打死了。

最初廷杖时,不用脱衣服,并且还会垫上厚棉衣,但到明武宗时,刘瑾专权,强令脱衣受刑,之后成为惯例。

由此可见,廷杖虽源于皇帝,但实际成为宦官专权,滥用淫威的法外之刑。

在明史上,有两次廷杖最为壮观,其中一次为正德十四年,群臣谏阻明武宗南巡,结果有164名官员被廷杖,打死11人;另一次为世宗时,因为大礼仪之争,廷杖134人,打死18人。

堂堂尚书、翰林被当廷杖毙,这在中国历代王朝也是空前绝后的。

对于廷杖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大臣们弹劾奸佞要被廷杖,上言后宫干政也可能会被廷杖,劝阻嘉靖服金丹也要被廷杖。

更为奇葩的是,到了崇祯帝时,一位大臣拒不认错,崇祯下令要在殿上用刑,官员连忙劝阻,说这是三百年没有的事!而崇祯回道,此人也是三百年没有的人!

但也有一些大臣则是主动找打的,这又是为何呢?

比如张居正没守父丧,这是万历皇帝的意思,但有些御史偏要较真儿,结果皇帝一生气,他就要挨板子了。

但像这些御史并不以此为耻,反倒认为,他们坚持的是纲常,是伦理,是道德,是礼教,屁股上虽挨了板子,但精神上却得到了安慰。

《明史》有载“五贤”一起受杖的,吴中行、赵用贤作为其中的领袖人物,为求一杖,不惜冒死触犯天颜,以求达到“一鸣惊人”的无上境界。

特别是赵用贤,据史书记载,他“体素肥”,臀部脂肪厚,虽被打得皮开肉绽,但还是活了下来,奄奄一息之际,还让妻子把那烂肉割下来,“腊而藏之”,以此当作自己的一座人生丰碑,永久保存。

像这样的就是文人之丑了,其可耻程度令人作呕,这可怪不了人家皇帝!

朱元璋出身贫苦,早年受尽磨难,又没读过书,当了皇帝,估计怕人看不起他,所以为了让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权贵们知晓世间苦难,把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撕下来,对士大夫们恶意侮辱,以此让他们俯首帖耳,如犬马牛羊,而廷杖就是其中的表达方式之一。

其实,朱元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的子孙们也大多嗜杀,暴虐,朱棣如此,崇祯在亡国之际,也杀了不少名臣。

这么看来,廷杖在明朝盛行,也不是意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杀:马超媳妇董絮,清冷美人... 董絮 群 3体力 【清冷】:你成为黑色非转化牌的目标后,你可以弃置任意一名角色一张牌。若此弃牌:是装...
千年古城见证北疆史诗(探访国家... 王功 战国时期树木鸟兽纹瓦当。 元代黑釉油滴瓷碗。本文图片来源:盛乐博物馆 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
原创 通... 前言 老百姓最怕的,不只是物价上涨,而是那种“今天的钱明天不值钱”的恐慌。纸币失信,比王朝失政还致...
校馆弦歌丨考古学界的“北大模式... 校馆弦歌丨考古学界的“北大模式”如何薪火相传?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高校第一所考古...
原创 山... 许世友上将是我国开国元勋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卓越功勋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作为一位战功赫赫的军事将领,他...
原创 荒... 【文明兴衰的思考:从历史对比看中国发展轨迹】 我常常思考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拥有五千年璀璨文明的中华...
原创 在... 井冈山会师后的真实生活:比想象中更富足的革命岁月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
原创 日...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消息如惊雷般传遍全球,宣告了这场持续多年的侵略...
原创 安... 马嵬驿,这个在大唐版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在公元 756 年那个炽热的夏日,却成了历史的聚焦点。烈日...
原创 李... 提起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人们往往会想到两种典型情况:要么是男方位高权重、富甲一方,要么是女方家境窘迫...
浙江嘉兴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位于浙江嘉兴市中心的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宋代复杂塔基技艺。考...
原创 为... 盛唐时期,杨氏家族以忠勇传家的门风闻名于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家族培养出众多杰出...
古代因爆竹引发,的悲剧影响是什... 烟花爆竹禁令成效显著 近年来,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人身伤害事件频发,促使中国多个大城市实施禁放...
原创 北... 北洋军阀统治山东期间,历任地方长官中,田中玉的任职时间堪称最长。这位山东督军自1919年寒冬上任,直...
祭祀坑精确年代等最新研究成果将... 9月22日,记者从2025年三星堆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三星堆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四川德...
对谈|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暴走”... 《七三一》《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的公映,为我们重拾战争记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真相提供了另一...
原创 李... 晚清重臣李鸿章在政坛上可谓一言九鼎。这位饱受争议的政治人物虽然有过不少争议决策,但在子女教育方面却做...
走进中朝边境,来到延边朝鲜族自... 走进中朝边境,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图们向上、汪清、龙井天主教堂 图们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位...
原创 正... 明朝的兵部尚书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正二品大员,主管全国军事事务。从理论上说,他们有权调动各地军队、任免...
原创 中...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统治时间276年,历史排名第5位。然而,说起清朝,却总是给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