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故事就变得扑朔迷离。
1941年初,德国决定对苏联发动进攻,实施了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当时,尽管理论上苏德两国是盟友,但苏联内部的清洗导致了军队力量下降,准备不足,使得德国在突袭中占据优势。
六月初,德军发动了进攻,空军猛烈轰炸苏联机场,地面部队也展开了迅猛进攻。
面对德国的突袭,苏联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局一度失控。尽管苏联军力下降,但其庞大规模仍然压倒德军,西部驻扎的兵力多达200万人,备战力量超过百万,装备着庞大的坦克队伍。
德军只能采取突袭战术,以迅速结束战斗,防止苏联反击。
然而,随着战局发展,德国领导层的决策却带来了重大错误。他们暂时停止对莫斯科的推进,转而攻占基辅。这一决策导致了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机会。
1941年9月,莫斯科保卫战爆发,德军开始从南北两个方向向莫斯科发起攻势,代号为“台风行动”。尽管德军集结了庞大的兵力,苏联总人数仍达260多万。
苏联指挥部紧急召回朱可夫,任其为最高总指挥。
在恶劣天气的帮助下,德军在泥泞的地面上行进受阻,战线拉长导致补给不足,冻伤成千上万。
苏联趁机紧急召回西伯利亚的兵力,加强莫斯科的防守。1941年12月5日,苏联向德军发起反击,天气寒冷,战局逆转。
苏联军队仅用两周就收复了失地,莫斯科保卫战宣告胜利。
胜利后,苏联乘胜追击,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在这场血腥的战斗中,双方鏖战数月,死伤惨重。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虽然德国在战争初期占据优势,但苏联最终扭转了局势。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双方陷入拉锯战,但德军已经疲惫不堪。
1943年,双方在库尔斯克展开了超大规模的战役。苏联提前炮轰德军,北面战场苏联坚守住阵地,南面战场德军成功攻破苏联两道防线。
然而,苏军通过巧妙战术和坚决抵抗,最终成功挫败了德军。
尽管德军在坦克大战中取得优势,但长期的作战使其疲惫不堪,弹药补给跟不上。
最终,德军不得不撤出战场,苏联逐步收复失地。二战结束,尽管胜负已定,但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国破人亡,流离失所。
尽管历史上有战争的阴霾,但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和平。战争的胜利者唯有死神,而和平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