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罪人慈禧,一场生日宴能买20艘战舰,清朝灭亡她功不可没
迪丽瓦拉
2025-07-12 11:32:42
0

1874年,慈禧40岁,从18岁选秀入宫被封为兰贵人,慈禧的富贵生活已持续22年,这一年刚开始就显得与往年不同,日本人的部队登陆台湾,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果不其然,几个月后,日本特使抵达北京,开始和清朝讨价还价,要求获得更多利益。

在慈禧40岁生日来临之前,日本人的目的达到了,清朝和日本签订赔付50万两白银,承认日本侵略台湾为保民义举,慈禧不想让自己生日过得太过凶险,50万两白银在慈禧太后眼里还不算多,只要自己还能在储秀宫继续享受奢靡生活,用清朝50万两白银就当给日本见面礼。

让慈禧没想到的是1874年的凶险还在继续,40岁寿诞好不容易过去,他的儿子同治皇帝却驾崩,可能是死于天花或羞于启齿的疾病,慈禧40岁生日没有喜庆,只有惊吓、屈辱和寂寞。

1884年,依旧住在储秀宫的慈禧50岁,这一年她决定在储秀宫里度过她的50大寿,储秀宫承载了她太多的美好,她在这里获得咸丰皇帝的爱情,生育了同治,是她人生辉煌的起点。

毫无疑问,这一年比十年前热闹不少,也奢华不少,光主食就有五六十种,菜品达到一百二十多道。生日那天猪羊肉五百斤,鸡鸭一百多只,唱戏购置的戏衣道具总共花费56万两白银。

然而,喧闹的背后慈禧依旧开心不起来,宫里歌舞升平,宫外炮声隆隆。这一年清朝军队在越南战场节节败退,法国军队于七月初三下午突然向福建水师发动袭击,马尾海战爆发,清朝被迫对法宣战。慈禧深知她50寿诞只是表面,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清朝上空,她每天过得提心吊胆。

慈禧故意在储秀宫里将她的50寿诞过得热闹张扬,其实还是出于一个怕字,女人脆弱的心理让她必须要用很多食物、珠宝来陪伴自己才觉得安全。慈禧掌权后,每一次逢十生日都伴随隆隆的炮声。

1894年,慈禧60岁,对于清朝来说这一年更是多事之秋,慈禧决定打破宿命,希望自己有一个体面华贵的生日,她要求在颐和园周围搭建六十多处彩棚戏台牌楼,同时全国各地也要为她敬献稀奇珍宝,为她60大寿增光添彩。

这么做需要很多钱,可惜1894年的清朝实在太差钱,为了对付日本人,清朝向英国、德国等国订购十几艘快艇,共计400余万两白银,加上军队开发、招募、防御等开支,1894年军费缺口近千万两,慈禧还是决定她的寿诞必须大操大办。

为此,她在朝上大声痛斥阻碍她的大臣,执意要挪用边防经费、铁路经费600多万两白银。为了实现她的愿望,清朝付出巨大代价,削弱了一个帝国的防卫力量,特别是海上防卫力量。

在甲午战争前六年,清朝海军由于经费紧张,没有再购置舰炮,可日本却静悄悄的发展,以每年添置两艘舰艇的速度奋起直追北洋海军,日本天皇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去帮助海军购买战舰,而大清从太后慈禧到重臣却在巧立名目挪用海军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

当年到底多少海军军费被挪用?一直是比糊涂账,大约在1000万两白银左右,这1000万两白银在当时能买20艘战舰。农历十月初十,慈禧生日前一百天,中日正式宣战,黄海大战爆发,日军渡过鸭绿江向大连、旅顺进军。慈禧60寿诞这天,日军刚好拿下辽南重镇大连,直接威胁清朝北大门。

消息传到北京后,朝野震惊,为了安抚大家情绪,兴致勃勃准备过生日的慈禧不得不发布懿旨,称自己眼看生灵涂炭,不忍心办大寿,原定在颐和园举办的典礼即刻停办。上千万两白银可不能打水漂,如果用来加强帝国海防,可以再装备一个北洋水师。

农历甲午年十月初十,正是慈禧的60岁生日,让人意外的是前线战败消息好像没有影响慈禧的好心情。她当时正在看戏,还说不管有什么公事这几天都别来烦我。慈禧寿诞过后,清朝以失去台湾和赔款两亿两白银为代价,为慈禧的60大寿添上极不光彩的一笔。

1904年十月初十,慈禧70岁寿诞,此时的清朝已经处于覆灭边缘。在她生日前夕,英国把一份拟草好的《拉萨条约》送到她面前,规定进一步开放口岸向英国赔款50万英镑,日俄战争在中国境内爆发,形势越来越凶险,也越来越不由她控制。

70大寿除了惊吓、屈辱还进一步多了一股火药味,英国特使送给慈禧的放映机在放映时发生爆炸,这是个不祥之兆,清朝离没落已经不远,垂垂老矣的慈禧即将和腐朽的清朝一起沉沦。

当时住在监狱里的章太炎写给慈禧一副对联:叹黎明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祝疆无。这副对联充分说明慈禧每过生日,清朝就会遭遇大难的缘由,那不是宿命,而是一个没落帝国在一个鼠目寸光、昏庸奢靡的老女人掌控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唐朝的辉煌岁月里,有一位名将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星辰。他,就是薛仁贵。然而...
原创 李... 秦始皇:从统一六国到陵墓揭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秦始皇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这位雄才...
刘备死后,蜀汉为何那么快落败?...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蜀汉的兴衰尤其令人唏嘘。作为开国之君的刘备从卖草鞋的平民起家,凭借仁德之名和过人胆...
朱鲔是刘玄的得力干将,为什么最... 朱鲔:从绿林军首领到刘秀麾下大将的抉择之路 朱鲔作为西汉末年绿林军的重要领袖,在更始帝刘玄建立政权后...
原创 明... 明朝皇帝大多不务正业 明朝的皇帝真正勤勉治国的并不多。除了开国初期的几位君主外,后来的皇帝大多个性...
刘备为什么选择在自己死后让权臣...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蜀汉政权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随时可能倾覆。作为开国之君的刘备,在生...
秦始皇陵真的有那么多水银?别怀... 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壮举。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执政表现虽称不上昏庸无道,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根据《新唐书·太宗本纪》的...
李世民手下最窝囊的武将,从没打...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名将,往往都是像吕尚、白起、霍去病这样身经百战的统帅。他们或许不是百战百胜,但...
原创 内... 我来帮你逐段改写这篇文章,增加细节描述,提高可读性: 第一段(出身与早年经历): 马哈茂德·内贾德1...
曹操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 谈到手术,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现代西医的专利,毕竟传统中医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望闻问切。但鲜为人知的是,世...
朱元璋传给朱允炆不传给朱棣的三...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功绩卓著,被后世誉为明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然而,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
刘备有3个儿子,最后为什么要让... 刘备是蜀汉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成就有目共睹。从一个卖草鞋的平民到建立蜀汉政权,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
秦始皇真正中意的继承人,真的是...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实现大一统的多民族王朝,它的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也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其中,秦...
明朝皇帝中罕见的文武全才,亲自... 在明朝辉煌的历史画卷中,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帝王。他既能挥毫泼墨写出锦绣文章,又能在战场上策马扬鞭、...
康熙皇帝“九王夺嫡”的九个皇子... 康熙皇帝中年时面容饱满红润,脸庞圆润有光泽,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但岁月不饶人,步入晚年后,他的面颊...
原创 地...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逐段改写历史类内容,保持原意同时提升可读性。以下是改写示例: 【第一段原文】 ...
李世民的临终嘱托:这个人太难驾... 公元649年的盛夏,长安城外骄阳似火,翠微宫内却笼罩着一层阴霾。唐太宗李世民躺在龙榻上,望着窗外郁郁...
司马懿后代被追杀殆尽,全国诛杀... 三国时期,一个显赫的家族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权力更迭。司马家族以惊人的政治智慧,成功从曹魏手中夺取了江山...
秦始皇有一英明决策,使中国领先... 秦始皇,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他不仅带领秦国大军开疆拓土,终结了战国七雄割据的混乱局面,更做出了一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