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将王建安:济南城和许世友唱“将相和”,56年享单独授衔殊荣
迪丽瓦拉
2025-07-12 22:03:31
0

新中国一共有57位开国上将,每个人都是战功赫赫,军政双优,贡献卓著。其中有一个人,其军事生涯贯穿红军到抗美援朝的所有时期,还曾经用一己之力,救下了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批军事干部。最为特殊的是,他是唯一一位在1956年享受单独授衔殊荣的人。他,便是王建安,一位严于律己、一生甘当副职的将军。

王建安是湖北黄安人,1908年生人。他们家是佃农,往往一年辛苦下来,收成的大部分都成了给地主的地租。虽然家里穷,但王建安向往着有一天能改变命运。于是他偷偷地识字,自学了《三字经》等读物。14岁那年,为了贴补家用,王建安去给地主王少山家打短工。王少山为富不仁,经常打骂王建安。王建安被欺负得急了,便一把火烧了地主的房子,然后连夜逃跑,浪迹天涯。

流浪的日子并不好过,王建安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挨饿。此时,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武汉招兵,王建安觉得自己可以走“当兵吃粮”的路,便报名参了军。可是军阀的部队军纪涣散,经常劫掠老百姓的东西,这让心怀正义的王建安十分不满。两年之后,直奉大战爆发,吴佩孚一下子来到了人生的顶点。而他手下的士兵,则更加骄横跋扈。王建安实在忍受不了,便脱离了部队,回到了家乡。

此时的黄安,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王建安也积极参与其中,感觉找到了一生的信仰。1927年,王建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此后他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在1934年成为了红四军的政委。这段时间内,他与红四军军长许世友成为了莫逆之交。

红军长征完成后,王建安和许世友进入抗大学习。可不久之后,军中开始对分裂党组织的张国焘进行批判。虽然毛主席三令五申要注意尺度和言辞,可仍有一部分人言辞激烈,连红四方面军都给骂了。原红四方面军干部非常抵触,许世友更是和批评者唇枪舌剑,最后被气得吐血。许世友觉得,自己在延安没有前途,便联系了王建安等三十多人,准备回四川打游击。王建安一时气不过,便同意了。

但随着行动时间的临近,王建安却犹豫了。这一走,和张国焘分裂党组织有什么区别?而且回到四川又能怎样?脱离了党组织打游击,和山大王有什么区别?能打出全国的解放来吗?经过了几天的辗转反侧之后,王建安决定找组织反映情况,留住许世友等人。

此事后来闹得很大,许世友险些被枪毙,妻子雷明珍也离他而去。但是毛主席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折服了许世友,最终使他回头是岸,没有犯下严重的错误。从这个角度上看,王建安的举报,其实是挽救了许世友等人。但许世友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是王建安背叛了自己,两人的关系因此破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建安出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指挥,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和日伪军作战,让冀鲁边抗战的局面焕然一新!之后,他参与创建可山东抗日根据地,并担任山东军区的副司令员员。他指挥部队,多次粉碎了日寇的“扫荡”,成为了民族解放过程中的英雄。他的事迹,甚至在当时就被发表在了报纸上。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建安出任华野第8纵队司令。他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战绩优异。尤其是莱芜战役,他击毙敌人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又灭掉了李仙洲部的两个军,取得了当时解放军空前的大胜利!在孟良崮战役中,王建安率领8纵突击青驼寺,攻占万泉山,彻底击破了敌人的突围希望!

王建安活跃的同时,许世友也不遑多让,在孟良崮战役中一举击杀张灵甫。手下有两位这样的战将,党中央毛主席非常欣慰。但是,毛主席心中仍然有个遗憾,就是二人的关系仍然紧张。

济南战役前夕,王建安接到通知,让他到西柏坡向毛主席汇报情况。见面之后,毛主席对王建安说:“中央经过斟酌,决定调你去山东东线兵团当副司令员,给许世友当副手。许世友在胶东部队中有不小的威望,而你在鲁中南地区名气也不小。你们算是是山东的‘双雄’。有人说‘两雄难并立’,但我却认为‘孤掌才难鸣’。这次你们二人必须要同心协力,打好这一仗!我可有言在先,如果这一仗有什么差池,我先斩许世友,再打你40军棍。”

王建安立即表态说:“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协助许世友,打出好的成绩!要是没打好,我自来负荆请罪!”

另一方面,主席也同样给许世友做了工作。于是在济南城下,两位当年的好搭档再次携手并肩。当许世友拿出两瓶高粱酒为王建安接风时,二人曾经的恩怨烟消云散。后来在许世友和王建安的通力合作下,仅仅8天时间,号称“固若金汤”的济南城便被解放!敌人的司令官王耀武,也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战后,华野第一副政委的谭震林说:“山东两只虎,廉颇蔺相如。济南城下,主席让他们演了一出‘将相和’。”

建国之后,王建安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继续在部队中搞建设。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宋时轮将军带领第九兵团入朝参战,在长津湖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到了1952年,中央安排宋时轮回国任职,王建安接替他出任第9兵团司令员。在1953年的夏季攻势中,王建安和刚到朝鲜的许世友第三兵团一起,攻占了不少战略要点,粉碎了敌人破坏和谈的阴谋。不过,此时战争已经进入尾声,没有留下多少让王建安再立新功的机会。所以后人评价王建安的朝鲜之行,觉得非常遗憾。

到了1954年的春天,王建安突然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病情恶化的速度非常快。朝鲜条件有限,所以上级安排他紧急回国治疗。后来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王建安的身体却依然十分虚弱。多年的征战,确实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为了让他彻底放松休息,党中央安排王建安到青岛疗养。

正在这个当口,新中国开始了对所有现役军人的军衔评定工作。按照规定,已经离开部队的人将不参与授衔。当时王建安的身体情况仍不明朗,如果无法彻底康复,日后将无法再继续在部队任职。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能参与授衔了。所以在1955年的授衔名单中,没有王建安的名字。等到1956年,王建安的身体恢复了,党中央才安排他单独授衔,成为了开国上将。这在当年,无疑算是一种殊荣了。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后来却演化成了一个不靠谱的传说。据说,王建安和另一位上将杨得志不合,曾经在背地里说“杨得志长得白白胖胖的,就像一头猪。”此言让毛主席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反感。当评衔小组把名单报上去后,毛主席在王建安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底下写了11个字:“此人骄傲自满,授中将为宜。”拿到批示后,评衔小组的领导罗荣桓十分为难,觉得王建安怎么说都应该是上将,于是便采取了拖延战术,没让王建安参与授衔。等到第二年,毛主席的怒气平息了,王建安才得以补授军衔。

这种说法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佐证,十分不让人信服。事实上,王建安将军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同志,从来没有过任何不团结的言论。后来他在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和福州军区当了10年的副司令员,还在纪检部门当过常务委员,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后来叶剑英元帅曾经评价他:“建国以来,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很不容易!”这样的人会是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吗?我觉得不像。补授军衔的原因,应该就是单纯的身体健康。

1980年7月25日,王建安在北京病逝。按照他的遗愿,王建安的丧事极为简朴,而且没作任何声张。甚至他的几个孩子、以及陈锡联等老战友都不知道。火化之后,他的妻子牛玉清把他的骨灰撒到家乡的土地上。当年那个朴素的莽撞少年,终于落叶归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朝末年,很多人或许会以为匈奴会趁机南下入侵,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他们根本没能及时行...
原创 畅... 探秘最早的双边马镫 畅行天下(王晖) 王琦,网名畅行天下(王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
原创 唐... 在汉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叫作“举孝廉”。这种制度并不像后世那样依靠严格的科举考试,而是依赖地方的乡...
原创 公... 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人物中,赵云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猛将。他不仅以英勇善战而闻名,更以忠诚果敢成为后...
人文周刊·人物丨听他们讲述信仰... 《河南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第 12 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
原创 失... 一、前言 罗卜藏丹津叛乱平定之后,年羹尧这位叱咤沙场、声威赫赫的抚远大将军,迅速成为朝中最炙手可...
原创 大... 注:本文为[金帆娱乐]独家原创,未经作者许可,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必将追究。 大明史话题里,...
原创 既... 渡江战役之后,中国战局出现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局面。按常理,主席本应让离白崇禧集团最近的二野或三野迅...
原创 原... 他是清代最出类拔萃的汉臣之一,凭借那八个字的处世格言,竟能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间屹立不倒,成为时...
原创 清...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奠定了后金政权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巨大变革。经过20年的发展,...
原创 秦... 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被一群农民意外发现以来,考古学界便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探索热潮...
原创 李... 很多人都说李世民登基后没有杀过功臣,其实并非如此。李世民对许多人心存杀意,只是被忠诚的臣子巧妙化解、...
原创 从... 文/林岩 孙俪在影视剧中塑造的周莹一角,其原型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吴寡妇”吴周氏。她出生于同治七...
原创 玄... 前言 在中国漫长而复杂的封建历史中,唐朝无疑是一段璀璨而辉煌的篇章。唐朝的建立不仅开启了大国盛世的...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着许多意味深长的谶语与预言,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句话无疑是其中最著名...
原创 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无疑是最为悲惨的封建王朝之一。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清朝的历程自1636...
原创 为... 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尤其是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援助,这让许多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始终支持...
原创 盛... 唐朝的诗坛自盛唐以来星光灿烂,群贤毕至,才华仿佛遍地开花。除了李白、杜甫这对“诗仙”“诗圣”的传奇组...
原创 梁... 梁武帝萧衍在位长达48年,是南朝所有皇帝中执政时间最久的一位。然而,在548年,侯景叛乱爆发,帝国风...
原创 朱... 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时,很多人都会疑惑: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当时都在干什么?为何眼睁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