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洪都之战中陈友谅久攻不下洪都,不是无能而是对朱元璋亮大招!
迪丽瓦拉
2025-07-13 00:05:19
0

陈友谅六十万军队攻不下两万兵力的洪都,真得是因为陈友谅无能吗?不,这恰恰是陈友谅的高明之处。

您也许认为,陈友谅趁朱元璋就安丰之际,应该顺流而下直捣金陵,从而一举消灭朱元璋。小姐姐认为,如果陈友谅真的偷袭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将会败的更惨。他曾经被自己的铁哥们康茂才狠狠地坑了一把。陈友谅以30倍的兵力,疯狂攻打洪都,却又屡攻不下,他的目的是引蛇出洞,一网打尽。这里的蛇就是朱元璋,陈友谅是这样想的。

第一、打洪都能激发士气。

洪都本名龙兴,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胡美将龙兴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改名为洪都。陈友谅通过攻打洪都,以雪耻辱,激发士气,激发士气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朱元璋。

第二、陈友谅实施攻城打援之计。

在军事上,围点打援是个大招,而围点打援的升级版就是攻城打援。围点打援,就是围而不攻,诱敌援助,让敌人进入布袋阵,分批消灭敌人,而攻城打援更棋高一筹。

陈友谅通过不断攻城,迫使朱元璋援救洪都。如此一来,朱元璋长途奔袭,千里馈粮,抵达战场时,已是疲劳之师。而陈友谅以逸待劳,以近待远,并以绝对的兵力,一举消灭朱元璋。

第三、以长击短。

陈友谅是南方人,其水师声势浩大,无人能及。一旦朱元璋援救洪都,陈友谅将朱元璋引入鄱阳湖。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水师的长处,加上朱元璋的军队是北方人还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从而增强一举消灭朱元璋的筹码。

遗憾的是,陈友谅千算万算,最后却还是失败了。第一、他没料到朱文正能耗85天,朱元璋85天后才救洪都。第二、他没想到朱元璋会封锁鄱阳湖。

陈友谅长期的攻城消耗战,逐渐成为了疲惫之师,再遇到封锁鄱阳湖,优势尽失。即使如此,鄱阳湖之战,能损失惨重,朱元璋可以称之为险胜,事后还感到后怕。

尽管陈友谅失败了,但他却成功的实施了攻城打援之策。如果朱元璋能早一两个月救援洪都,而陈友谅又封锁鄱阳湖的话,那么朱元璋就是送死。说到底,陈友谅到底是大意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一提起蜀汉的猛将,许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会浮现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几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
原创 董... 和黄杨钿甜、那某某茜的通报相比,董某莹事件的调查结果热度一般。 揣测一下,一方面,或许是大众对于董某...
原创 大...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巨变,曾经的封建王朝统治着这片辽阔的土地。这些王朝的兴衰与变迁,见证了无数历史...
纪录片《战地白果树》首映 本报金华8月27日电 (记者 叶梦婷 通讯员 金灿灿 朱翚) 27日,抗战主题纪录片《战地白果树》在...
太平天国灭亡时极惨,一位王妃却... 《——【·前言·】——》 太平天国覆灭时场面极其惨烈,王妃这一称谓几乎与灭亡命运划上等号。可竟有一位...
原创 三...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古以来,虎父无犬子的道理在历史长河中时常被印证,许多父子并肩立下了...
原创 关... 关羽与张飞在《三国演义》中都是“万人敌”般的存在,他们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两人都...
原创 四... 最近刷到条考古新闻,四川那边挖古墓,居然刨出个青铜爵来。瞅着照片里那玩意儿,三条细腿支着个椭圆肚子,...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政权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局势,纷纷创立了新的官职,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比...
原创 三...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亲自率军伐吴的一场极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役不仅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
原创 全... 前言 全世界都相信原子弹结束了二战,但日本学者却说这是天大的误解。哈佛大学出版社的权威研究显示,广...
原创 为...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风采都如同璀璨的星辰,令人仰望。然而,在如此众多才俊中,清朝的顺治皇帝却在年仅2...
原创 金... 金字塔到底是由谁建造的?多年来我们对它的猜测似乎一直走错了方向。作为世界建筑史上最神秘、最引人遐想的...
他来自晚清潮汕首富家族,中举弃... 8月3日,汕头市博物馆内,两件珍藏超70年的清代服饰首次“亮相”。这两件服饰是著名爱国侨领高绳芝及其...
原创 日... 前言 世界都以为原子弹结束了二战,但日本专家长谷川毅花了20年时间,用三国档案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首都博物馆上新,180件套文物... 首都博物馆上新“北京历史文化展”系列首展。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开幕,180件...
原创 曹...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则关于才能和机遇的经典寓言,讲述了一个千里马因未能遇到赏...
一条生命线|退役日本军舰成了新... 报社的会客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69岁的张黎光身上,他面前的桌上铺满了泛黄的照片与手稿。今年是抗日...
原创 宋...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将帝位禅让给了养子赵昚,并自...
原创 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始皇帝第五次东巡,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远行。此行自咸阳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