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朱元璋最终传位给了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迪丽瓦拉
2025-07-13 11:33:04
0

洪武二十五年,年仅37岁的太子朱标,因病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这时候朱元璋也已进入耳顺之年,朱标的死让朱元璋悲痛欲绝,作为朱元璋在创业时所生的嫡子,朱标一出生,就带着朱元璋全部的心血,作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护者,朱标,一出生便决定了他是朱元璋事业的合法继承人。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早早的确立了朱标的世子之位,随宋濂学习传经,自幼受到悉心教导,一直指望着他能成为一个仁君。

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朱元璋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护者,而朱标又是他和马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所以朱标在出生时就已经稳稳的坐在朱元璋继承人的位置上无可撼动。

由于朱标的嫡长子身份,注定了他是未来的皇帝,而朱元璋自己是个杀伐决断的人,他不希望朱标也成为像他一样的皇帝,所以从小给朱标找的老师都是儒学大家,希望他日后能以仁政治天下,而朱标也不负所望,因为在朱元璋创业时便跟在其身边,所以跟各个将领,文臣的关系都非常好,而且基本上开国将领都教过他,可以说朱元璋给朱标配置的是大明最强阵容。

到朱标22岁的时候开始,朱元璋就将所有的政务交给了朱标处理,只有特别重大的事务才需要过问朱元璋,其余的事都由朱标来定夺。

朱标虽然宽厚仁慈,但也敢于坚持己见,与朱元璋有分歧的时候也能够直言相告,让朱元璋非常欣赏。朱元璋认为,他自己是打天下的君王,杀伐决断,而治理天下则需要朱标的仁慈。朱标经常为其兄弟秦王、燕王等缓和跟朱元璋的关系,因此,他跟他几个弟弟的关系也非常好,他几个弟弟都对他非常尊重。

然而就在朱元璋以为朱标会这么顺顺利利的走下去直到继位的时候,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标巡视陕西,回去之后不久就生病,最终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不幸病死。

他的死,对朱元璋来说不仅仅是死了个儿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承载了朱元璋全部的希望,悉心培养了那么多年,为此朱元璋深受打击。同时一个最大的问题摆在面前了,朱标死了,太子之位空出,这时候选谁继太子位呢?

从常理上来说,嫡长子去世,就选嫡次子就行,也就是朱标的弟弟,这也就是常说的“兄终弟及”,朱标是嫡子,他有2个同母弟弟,分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有两个年长的异母弟弟:燕王朱棣、周王朱橚。

朱元璋比较能生,其他的弟弟有二十多个,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按继承顺利来说首先应该在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之间选择,朱标去世的当年秦王朱樉37岁,晋王朱棡35岁。

但是朱元璋对秦王朱樉一直不太满意,就在朱标去世的前一年,朱元璋还因为秦王朱樉掌管皇族属籍等事物过失较多,改由太子朱标巡视关陕,而将秦王朱樉由封地调到京城南京。所以朱元璋是不喜欢秦王朱樉的,因此也失去了当太子的资格。

再接下来就是晋王朱棡,这个人比他哥朱樉更不讨人喜欢,而且嗜杀成性,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杀人,对朱元璋来说,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

燕王朱棣是和朱元璋很像,本来朱元璋也是有考虑立他为太子的,于是朱元璋就询问了众人的意见,有一个叫刘三吾的大臣极力反对立朱棣为太子,他只说了一句话,就打动了朱元璋,他说:“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

本来朱元璋就一直推崇嫡长子继承制,如今听大臣这么说,他权衡再三之后,最终决定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传给自己的孙子。

其实即使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也是轮不到朱允炆的,他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元璋的嫡长孙是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不过这孩子比较命苦,8岁就离开了人世。

朱标的二儿子就是朱允炆,不过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并不是朱标的正妻,朱标的正妻是朱雄英的母亲常氏。所以就算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逝,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还在。

不过因为常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女儿,常家的家族影响力非常大,朱元璋担心让朱允熥即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

而朱允炆则不一样,他的母族几乎没什么势力。同时朱允炆十分孝顺,并且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长大,朱元璋觉得朱允炆会成为一个好皇帝。所以朱元璋就在常氏死后,将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扶正,就这样朱允炆的身份就变成了朱标的嫡长子了,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也正是因为朱标的早死,导致太子之位空出来,最终引发了靖难之役,最终朱标这一支彻底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知府”这两个字,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是耳熟能详的名词。古装剧中,知府往往是一位手握重权、威望显赫的官...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故事里,宋人...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李... 李克用年仅二十八岁时,便在众多将领中以最年轻的身份打败了黄巢,重夺了长安,立下赫赫战功,成就了第一的...
传承文明 照鉴未来——新时代我... 记者 李卓尔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
原创 襄... 襄樊之战,无疑是一场改变三国历史的关键战役。公元219年,刘备占领汉中之后,关羽便开始了襄樊之战,意...
原创 草... 前言 在三国演义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令人瞩目的战术——草船借箭,至今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一计谋中...
原创 解... 1946年7月27日,拂晓时分,淮安市盱眙县古桑乡的磙子涧村东,远处的一片田野间,某新四军部队正悄无...
原创 东... 东晋北伐是指在东晋时期,南方政权借助军事力量试图收复被北方势力夺取的领土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然而,尽...
原创 都... 谈到物质文明,我们不妨先从我最近的一次阅读经历说起。某个晚上,当我在照看孩子时感到有些无聊,我便拿起...
原创 来... 民国时期的保定军校,共创办了九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能征善战的将领。因此,保定军校被誉为中国名将...
原创 钟... 1943年8月,新四军淮海军分区司令钟伟接受上级指示,领着部队向苏北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高沟发起攻击。...
原创 如... 文化历史解读中,清朝成功入主中原,吴三桂没有进行激烈的抵抗就选择投降,打开了山海关这一至关重要的关隘...
原创 如... 项羽是中国古代勇猛派的代表人物,他是秦末楚汉战争时期最具战斗力的将领。如果把他放到三国时期,他会是什...
原创 此... 被低估的夏侯惇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常常被低估。很多人认为他仅仅是和张郃、徐晃差不多的...
原创 晚... 影像捕捉了历史某一瞬间,或许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若将视角拉长至百年之后,这些曾经看似平常的瞬...
为什么说唐朝江山,有一半是公主... 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暴政,内部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百姓们都揭竿起义。在这乱世中,北周贵族——唐家也顺...
原创 雍... 前言 雍正年间,朝政正处于变革的风潮之中,而年羹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显赫的将领之一。然而,雍正皇帝...
原创 南... 文/高庆军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武装起义,它是第一次打响武...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战斗模式多以两军对阵的方式展开,其中单挑式的对抗颇具代表性。这种单挑通常由双方派出一...
原创 尚...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有一场戏尤为引人注目。孙嘉诚,作为户部主事,为了揭露朝廷在铸钱上的腐败,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