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喜欢古代小说演义的读者,一定不难发现,在过去的兵器榜上,战锤绝对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从《三国演义》里面的孔融部将武安国、王双,再到《水浒传》里面用锤子的汤隆,用锤武将的形象越来越多,更是在唐宋两朝的文学作品当中,诞生民间传颂的“八大锤”,各有4人,一共8位名将。他们都是谁呢?不妨让我们好好看看。
隋唐八大锤,指的正是李元霸、裴元庆、秦用和梁师泰四个人。
其中以李元霸最为厉害,作为李渊的第三个儿子,被称为隋唐第一条好汉,力大无穷,曾经凭借一己之力击溃了反王的百万大军,此举显然有些夸张,最终被自己丢下的锤子所砸死。
裴元庆是隋唐第三条好汉,也是勇猛无比,却在讨伐五关之役之中中了虎牢关总兵尚师徒之计,被新文礼诱入庆坠山,死于火雷阵。
秦用作为秦琼的干儿子,被称之为大锤公子,被宇文化及用毒箭所射杀。
梁师泰原本是太平庄的庄主,被李元霸聘为了开路将军,结果在前往扬州夺玉玺会上遇到了伍天锡,被三镋打死。
当时间来到了宋朝,也有所谓的“八大锤大闹朱仙镇”,第一位便是岳飞的儿子岳云,学习武艺,骁勇善战,和父亲一起为国效力,第二位严成方,原本是杨幺的部将,被岳云击败之后,投奔到岳家军的麾下。
至于第三位何元庆,同样来自汝南贼寇曹成,多次和岳飞交战竟然不分胜负,最终被岳飞的大仁大义感动,留在了岳家军当中。
而最后一位狄雷,从军之后获得了赏识,在朱仙镇大放异彩,在岳飞被害之后,一直做到了总兵官的位置。
那么上述的这些人,究竟有哪些在正史上存在呢,比较遗憾的是,仅仅只有一位人选,这就是岳云,按照史书的记载,岳云从小和父母分离,却有一腔参军的志向,12岁就加入了岳家军的部队,到了十六岁更是跟随岳飞北征收复了随州以及邓州等地地区。以至于在宋军当中获得了“赢官人”的称号(官人是宋代对男子尊称):“云,飞嫡长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
遗憾的是,到了1142年,岳云却连同岳飞一起,最终在杭州大理寺被杀害。
除此之外,其余的7名将领,基本都是史料所杜撰,但是也并不缺乏原型,例如李元霸,参考的就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但是后者在614年去世,年仅15岁,尚且还没有娶妻生子。
值得一提的是,岳云也是《正史》当中所记载,为数不多有着用锤记录的武将,“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而很多民间使用的兵器,其实都是后来的幻象,比如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偃月刀是宋代才出土发现的兵器,而且也并非用于实战,而是提供士兵锻炼臂力。按照三国志“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的记载,关羽很有可能使用的是枪一类的产物。
至于战锤,本来就不是什么常见兵器,笨重废立,而且难以打造,以及补充或者备用,为何作者会如此执着于它呢?这或许和锤本身的特点有关,作为钝兵器中的王者,它本身就需要大力气所使用,而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当中,更是被当成了仪仗所使用的礼节兵器,例如军帐前的“金瓜武士”,使锤者大多数是激进、勇猛、武力高强的人,还会带有一丝丝的鲁莽,这样的性格在岳云、李元霸等人的身份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战锤的故事,自然也就深深映入读者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