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表面上是一纸战书送到使馆,要求使馆人员在24小时内撤离。然而,真正的挑战却在于应对宣战后可能出现的局面,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即便是清朝的权臣,如荣禄、李鸿章、庆王、袁世凯,以及地方有影响的督抚刘坤一、张之洞等,都反对慈禧毫无准备的战争决定。
慈禧已经习惯了数十年的唯我独尊,使得她对于任何反对声音都无法听进。连慈禧最信任的荣禄和李鸿章都明确表示反对。他们建议保护外国使馆,但慈禧却置之不理。刘坤一更是坚定地表示,若御外辱,他宁愿带兵北上,而不愿在使馆屠戮洋人,这是对于国家颜面的尊重。
然而,慈禧的专权使得她无法容忍任何异议。在内阁学士联元反对废立、要求“保全皇上”的时候,慈禧却怒斥他:“皇上当保全,予不当保全耶!”这句话背后折射出慈禧内心深处的危机感。尽管她打破了祖制,拥有了大权,但她始终无法逃脱清朝继承制的束缚,只能成为皇太后,而非合法的执政者。
慈禧执政后,她将全部精力用在巩固个人专权上,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利益。就算是得到她信任的官员,一旦意见不合,也会受到冷落。荣禄曾经得知慈禧连杀数名官员后提出进谏,结果慈禧不仅不接受,还表示下一个就杀,同时要求保护使馆的奕劻。尽管奕劻的家人在谈判时成为人质,慈禧依旧将其视为权力的妥协筹码。
慈禧的专横和无视国家大局,使得清朝在危急时刻难以团结一致。她的一意孤行不仅让国家在外交上陷入被动,更是导致内部出现严重的分裂。这样的局面不仅加剧了清朝的衰败,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