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迪丽瓦拉
2025-07-13 15:34:03
0

公元731年,时年30岁的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对个人前途满怀热切希望的他,登门拜访京中的王公贵族,寻求入仕之道,却屡屡碰壁有志难伸,为朝廷效力的心愿也都沦为泡影。

有感在长安寸步难行的李白,败兴离京后不止写下了《行路难》,还有极具代表性的《蜀道难》。“大道如青天”饱含李白最初对前途的乐观,最终却发现“难于上青天”。

入仕的艰难险阻,一如蜀地的崎岖险峻,蜀地独特的山川地貌形成易守难攻之势。正因如此,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也于公元756年选择入蜀避难,刘备亦选择将都城设在蜀地。

天然屏障,有利亦有弊

公元214年,刘备相继攻占益州涪城、绵竹、江州后,兵分三路围困益州首府成都数十天,不愿连累益州百姓遭受战乱的刘璋放弃抵抗,与前来劝降的简雍同乘一车出城投降。

刘备自领益州牧,正式成为益州之主,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策。随后,刘备凭借益州这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成功夺得汉中。公元221年5月15日,刘备正式称帝,建都成都。

曹魏立国是因势而谋,占据兵强马壮的北方,蜀汉则与倚仗长江天险的东吴一样,靠的是自然环境下的山川险要。蜀汉地处西南地区,疆域为106万平方公里,是魏蜀吴当中面积最小的。

尽管号称天府之国,但蜀汉终究不比疆域辽阔的曹魏物产丰饶,也不像东吴那般占据鱼米之乡的优势。蜀汉能够耕种的地方只有成都周边的冲积平原,粮食供给处于相对劣势。

据载,刘禅降魏时,整个蜀国的粮食为40万斛,约为6000万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并不高。蜀汉崎岖险峻的自然环境,有助于阻挡敌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有利也有弊,险要山川同样局限了蜀汉的发展壮大。

自公元228年起,诸葛亮共五次北上伐魏,军粮的运输问题始终困扰着他。汉中与关中为秦岭阻隔,使得魏蜀之间的攻伐通道危险难行,一旦遭逢暴雨引发山险,这粮运也要落得个“中道崩殂”。

蜀汉作为地处南方的政权,存在着天然劣势。南方尚文,北方崇武,以种植为主的南方人也不比北方人骁勇善战,而北方的幽、凉等地区一直是产马的重要区域,这更有利于北方培养骑兵。

中国地域辽阔,呈现北高南低的地势,南方进攻北方面临的是仰攻的不利局面,因此南征的胜率往往远大于北伐。纵观冷兵器时代,唯独徐徐图之的朱元璋,成功依托南方为大本营收复天下。

人心不齐,内部不稳

既然南征的胜算比较高,那如果蜀汉放弃北上伐魏,转而选择征伐越南和老挝,是否就能壮大自身实力,从而夺得天下光复汉室?

公元223年五月,诸葛亮护送刘备的灵柩返回成都,刘禅即位。即位后的刘禅形同“吉祥物”,仅仅担任祭祀类象征性的事务,蜀汉的军政大权是掌握在荆州系的诸葛亮手里。

刘备在世时,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与董和代表的东州系合作无间,可董和死后,接替他的李严却拉帮结派企图把持朝政,令蜀汉险些分裂。

刘备离世后,蜀汉内部蛰伏的各个派系纷纷冒头,一些北方武将甚至直接投降曹魏,以雍闿为少数民族代表的南中地区,在高度自治之下有三郡发生叛乱。

入蜀之初,刘备为了保障大后方的稳定,以强权手段将南中地区分为四个郡,分别派遣官员和军队镇守。在刘备的压制之下,南中地区也只平定了一段时间。

公元225年秋,诸葛亮成功平叛。为防南中再生乱,他将四郡分为七郡,然后以征兵的名义将南中地区的青壮年召入汉中,此举虽然有效削弱南中各族势力,但也引起当地百姓更深的怨恨。

南中地区本来就是不毛之地,从四郡被分割成七郡,派系林立,各方势力的缠绞之下岂有会安宁?

倘若蜀汉选择深入征伐越南、老挝,免不了要取道南中地区,路途遥远不说,届时会遭遇多少埋伏和暗算尚未可知,因此造成的人力与物力损耗更是难以估量的。

南征吃力,难有讨好

北伐山路险阻,需要翻山越岭,可南征越南和老挝同样不会轻松,越南与老挝处于热带地区,原始森林密布,毒蛇虫蚁横行,蜀汉将士要适应这样的环境作战,谈何容易?

南中地区已然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越南和老挝等西南亚地区的百姓皆以宗族为首,只听令于族长一人。外来势力即便顺利将其征服,管治都会成为一个长久而棘手的问题。

三国时期,越南北部和中部归辖交州,民风彪悍的交州远离中原富庶之地,忙于争霸的北方军阀无暇顾及,但交州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自己的“土皇帝”。

交州的土皇帝就是来自东汉末年的书香门第士氏。士氏当初是因为王莽之乱避祸于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势力不断壮大的士氏一族雄踞交州,偏安一隅。

蜀汉要全力开发越南和老挝的话,必然要面对士氏一族这个巨大障碍,而且士氏一族的背后是东吴。早在曹丕篡汉后,当时的士氏族长士燮就带领家族投靠了东吴。

东吴的影响力自交州辐射至东南亚各国,并与之建立交流与贸易关系,同时交州又是对东吴兵源的极大补充。公元220年,步骘就是率领着一万名交州义士进驻长沙。

东吴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存在较多的实际利益。如果蜀汉向南发展,势必威胁东吴的既得利益,一旦得罪东吴,实力较弱的蜀汉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彼时的蜀汉成为三国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五虎上将的凋零。继任前将军的魏延尽管勇猛善战,但他与杨仪的不和,却是酝酿着另一场危机。

当蜀汉内部人心不齐,当人才凋零后继无人,当诸葛亮之能于蜀汉无可替代时,蜀汉政权就已经走上末路。无论是南征或者北伐,皆徒劳无功,得天下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我周围就有不少人,他们的父母和祖辈都是地道的中国人,但有些人却拥有卷曲的头发,...
原创 三... 自秦始皇一统中国以来,历经的第一个动荡时期便是三国时期。公元220年,曹丕在许都接受汉献帝的禅位,荣...
原创 历... 鄞县(现鄞州区)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历史上这个地方经历了多个变迁。先秦时期,它是越国的一部分,秦代设立...
原创 清... 好的,我帮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这组珍贵照片来...
原创 从... 这篇文章探讨了日本的扩张历史和其对外侵略的心理,下面我将按照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并...
原创 秦... 如果穿越回秦始皇那个时代,成为一名公务员,会经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我们不妨通过南郡安陆县一位名叫“喜...
原创 朱... 有句老话说得好:“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在今天,商人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六七十年代的...
原创 历... 自古以来,武将一直是国家安定的重要支柱。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更是管理国家、保障人民安全的关键角色...
原创 殷... 殷墟与朝歌的区别,藏在三千年前的都城密码里!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政治中心,以宗庙祭祀和王陵区为核心,出...
原创 诸... 《——【·前言·】——》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这段佳话。 诸葛亮确实是...
原创 皖...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的绝地突围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的9000多名战士在执...
原创 一... “惠甫啊,最近我总是难以入睡,陪我聊聊吧。”曾国藩语气显得无比沉重。 “我注意到大帅您最近似乎心事...
原创 唐...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这句话描绘了许多君主在权力面前的极端做法,尤其是对待曾经立下赫赫...
原创 戈... 无可争议,苏联的解体与戈尔巴乔夫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不仅是苏联历史上的最后一位“执剑者”,更是在美苏冷...
原创 刘... 《——【·前言·】——》 蜀汉开国那年,刘备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帝王梦。 建国大业千头万绪,朝堂上下必...
原创 南... 北宋覆灭、南宋建立之际,北方陷入了金朝统治下的连绵战乱。为躲避战火,众多百姓纷纷向南方迁徙。这其中既...
原创 刘...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无数故事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绝对是其中极为动人的一颗。今天,...
原创 暴... 大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嬴政因此被尊为“始皇帝”,他一手建立的封建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
原创 这... 有一个非洲国家,曾经自诩为世界第二强国,仅次于美国,并且在朝鲜战争时信誓旦旦,誓言要狠狠教训中国志愿...
原创 河... 在河南鹤壁市的淇县,流淌着一条古老的河流,名为淇河,古时被称为“淇水”,它是黄河的支流之一。自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