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令士兵表演自刎,杀忠良,害百姓,易中天:勾践不是个“好东西”
迪丽瓦拉
2025-07-13 16:33:13
0

“百二秦川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中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灭掉吴国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勾践在大多数人心中也一直是雄霸天下的英雄人物。

然而,易中天却评勾践“最不是个东西”。

近代以来流行“疑古”。官方用来盖棺定论的史书被“疑古派”嗤之以鼻,许多古代帝王被重新审视。

历史真相难以还原。所以,比起争论勾践其人秉性如何、功过几成,更重要的是历史事件背后的动因。

暴君

易中天之所以贬斥勾践,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件事。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逝世,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见越国新主年少,便起兵伐越。双方兵戎相见时,勾践令敢死队列于阵前,前赴后继地表演自刎的戏码。阖闾看得入迷,越军趁机进攻,大败吴军,阖闾随后伤重身亡。

史载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为了掠夺财富和扩大影响力,很少有灭国的情况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夫差并没有趁胜灭掉越国的原因之一。此外,还存在很多贵族礼仪,军队规模比较少,战争时间也很短。

可见,春秋时期的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让士兵集体自刎的说法听上去蹊跷,也是合理的——在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准备战前祭祀等环节的时候来这么一出,自然可以出其不意。

这件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勾践为了赢得胜利,不择手段的狠辣一面。但这无可厚非。

彼时吴王阖闾作为威震中原的“霸主”,其兵力是不可小觑的。吴军来势汹汹,勾践的处境正和项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时的一样,只有用非常手段才可能取得胜利。

勾践被夫差放回越国之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重视生产,几乎“家家有余粮”。为了削弱吴国,勾践向吴国借了一万石粮食,并在第二年归还了一万石煮熟的种子。吴国播种这批种子,最终颗粒无收,吴国也自此一蹶不振。

倘若此事属实,勾践未免显得“忘恩负义”。

粮食关系重大,不仅仅是士兵贵族,全国所有无辜百姓也要因此一并遭殃。饥荒爆发,成千上完的家庭全年颗粒无收,只能妻离子散,流民饿殍随处可见。这是怎样的惨状!

上古政权更替从鲜有屠杀百姓的情况,周初的战争也几乎不会波及到手无寸铁的人。而战国时期的战争陡然变得毫无礼仪可言,大批的壮丁和百姓被卷入其中。

战国不仁不义、礼崩乐坏的诸侯混战,可以说是从勾践这里便瞧见了端倪。相比之下,吴国仍然遵守着礼节。

文种是为越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勾践消灭吴国之后,想要北上中原称霸,与文种产生了分歧。文种开始拒绝上朝,随后在奸人的陷害下,勾践以文种谋反为由赐剑令其自刎。

此事是典型的“诛杀功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司马迁对勾践的评价,还说他“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

“不教将军见太平”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两位开国皇帝。

韩信、彭越和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建国不久,韩、彭二人便被刘邦借故杀害,英布恐殃及自身,起兵造反,不久兵败身亡。朱元璋在“明初四大案”中不仅诛杀了李善长、蓝玉等与他在沙场上同生共死的老臣,更是诛杀连坐者数万人。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功成身退者少之又少。

对比被诛杀的文种,范蠡则及时地离开勾践。帝王皆是孤家寡人,身处权力的制高点迫使他们难以从义气出发考虑问题。在和平年代,手握重权的开国元老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如范蠡一般隐逸,要么一生不得重用或直接命丧黄泉。

所以,并非勾践独个“不可共享乐”,而是一切帝王都不可能与功臣共享和平安乐。

英雄

勾践所做的最为人称道的事主要有二。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公元前494年,勾践大败于吴军,困于会稽,此时仅剩五千士兵。勾践听取了文种的建议,向吴王夫差求和,并携夫人和文种、范蠡等一起入吴,甘做吴王奴仆。

夫差以为勾践君臣真心归顺,两年后放虎归山,终究为自己留下巨大的隐患。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常有交换质子的情况出现,有时是为了互相取信,有时则是弱国对强国有所求。秦始皇少年时期便曾在赵国做过质子。

质子是礼崩乐坏的象征,春秋初年“周郑交质”事件表明周王室的威严已经消失殆尽。

勾践在吴国的两年生活显然是一种质子交换行为,其本质自然是弱国“有所求”。所以,吴王夫差勾践回国可能也不仅仅是美人计的作用,而是遵守了不伤质子性命的旧习。

勾践作为一国之君,从小接受着众星捧月一般的待遇,何尝经历过吃糠咽菜、喂牛放马的生活?更不用提向自己的仇敌俯首称臣,低三下四。可见,此人忍耐力极强,也善于伪装。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提及,勾践床前挂有苦胆,每日都要尝一尝以提醒自己在吴国的屈辱经历,最终在这样的激励下,勾践成功壮大越国,报仇雪恨。

“卧薪尝胆”的故事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不忘初心,做任何事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初衷,并付诸实践。

然而,关于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曾经有人做出质疑。首先,《史记》中并没有关于“卧薪”的描述。

再次,苦胆,只有新鲜猪胆尝来苦涩,风干或煮熟则苦味大减。若勾践每日悬挂的都是新鲜猪胆,有学者质疑这需要每日宰杀一头猪,不符合勾践勤俭的作风。

笔者认为,这并非疑点。没人买的苦胆必然是市场、屠户抛弃不要之物,所以只要想取也是十分容易的,何须每日专门为取胆而杀猪。

至于这“卧薪”,可能确实有后人添油加醋的成分。

结语

春秋末期本就是礼崩乐坏的年代,而勾践便是这场反叛运动的先锋,礼仪、规则被他尽数踩在脚下,文种代表的卿士开始走向历史舞台中央,充斥着鲜血和传奇的战国即将拉开帷幕。

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抛开仁义道德,如吴国一般循规蹈矩的国家只能走向衰亡,胜利的天平终究开始向那些缺乏人性的自刎表演、那些阴谋诡计倾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上,女人带兵打仗都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就拿中国来说,能真正带兵的女将如凤毛麟角,而能够...
感受红色文化,品味人文故事 众所周知,武汉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社会实践期间,特意挑选了在武汉当地展开,这座城市不仅有浓厚的红...
原创 关... 有人这么说,大家看看有什么看法:能不能别吹蜀汉了,关羽的忠义属于投降曹操,走麦城后,被东吴抓了,跪地...
原创 清... 我们看过不少的清朝宫斗剧,剧里的后宫妃子甚至官员妻妾们都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然而随着一张张清朝...
原创 隋... 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在灭了陈国之后,彻底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国、魏晋、南北朝约370年混乱局面...
原创 皇...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的朝代,明朝时期不仅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明成祖朱棣甚...
原创 他... 在新中国的开国中将里,有些将领论资历和职务,授予上将是没有问题,像程世才将军,为何被授予了中将? ...
原创 李... 一、前言 千年的尘埃掩埋了历史的真相,李治,这个名字在岁月的长河中被误解与争议缠绕。 他的故事,如同...
原创 奇... 1924年11月,中央首次设立中央政治局,至此政治局成为党内最高决策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被沿袭...
原创 张... 作为东汉末年最大规模起义的首领,张角在正史中并没有列传,但是《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中还是能找到他的...
原创 都... 大家都很了解了,伟人对自己指挥的许多大小战役,以“四渡赤水”的评价最高,堪称自己平生最得意之作,神来...
原创 春... 老子,姓李,名耳,也称老聃,号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
原创 太... 2002年12月28日,在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晋城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现代建筑的外观采用大量...
原创 魏... 魏国集团3大王牌名将,张辽上榜,第2名人人都知道 魏国集团3大王牌名将,张辽上榜,第2名人人都知道。...
原创 为...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点,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向西方学习,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非西方国家已经向西方...
原创 她... 他曾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因爱梅花被封为贵妃,可因贵妃杨玉环的到来,她被打入冷宫,安史之乱爆发后,她...
原创 李... 李斯有一个理论,叫做“仓中鼠”,意思就是人这一生,要像仓中老鼠那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李斯想要的生...
穿山越岭寻古迹 江西扎实推进第... 中新网南昌8月19日电 (巫发阳)夏日炎炎,一群穿着马甲的普查队员翻山越岭、穿街走巷,针对新发现的不...
原创 八... 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1941年至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迎来了最艰苦...
原创 史...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者经历了中华民族成发展的高峰,或者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