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是这样一位人才。众所周知,华罗庚在数学上的成就,中国国内近乎无人企及,但鲜有人知的是,华罗庚其实只有初中学历,之后他能取得的成就全部都是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在国外深造的时候,他就一直想着拼命多学点东西,回来报效祖国。
1949年,他排除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国家的怀抱。他凭借一条新闻,就轻松破解了苏联的军事机密,为中国增加了不少的底气。华罗庚有多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的一生。华罗庚的家境,完全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他的父母虽然也在工作,但是能带回家中的钱实在是少之又少。不过虽然物质条件十分匮乏,他的父母却给予了他非常温暖的关爱和浓厚的期待。所以他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这也成为了他之后坚持不懈奋斗的动力。
从刚开始上小学起,华罗庚就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和小伙伴出去玩,但是不可以没有数学书来看。他喜欢自己一个人待在小房子里,在草稿纸上演算各种数学公式。这些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事情,对于华罗庚来说却是最有趣的游戏。可是他的求学之路却在初中毕业后戛然而止,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思上进,而是因为他的经济条件已经无法让他继续读书了。虽然老师们都为这个学生而感到可惜,但华罗庚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他想的很开,就算没办法在学校上学也没关系,只要手中有书,他就能够自学。
于是他仅仅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的数学课程。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听闻了华罗庚的事迹,实在不想放过这样一位天才人物,便邀请他来到清华大学当数学系的助教。在这里,华罗庚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营养来源,图书馆里面的数学书几乎都被他给看遍了。1936年,他去往国外深造,接触更加广阔的数学海洋。同时国外的那些经历,也丰富了他的视野。越往后面学,华罗庚越明白,数学不仅仅只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为国家的许多建设方面做出奠基一般的贡献。所以他更拼命的学,想要把自己的成果全部带回祖国。
1949年,华罗庚排除千难万险,终于在我国的支持之下回到了新中国。他利用自己在国外的所学所闻,努力填充国内数学事业的空白,并且培养了陈景润等一批后起之秀。不仅如此,他还能够在中国的军事国防事业上做贡献。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就已经利用自己对数学的认知和对数字的敏感,帮助共产党军队破获了很多日本军队的机密文件。敌人的机密文件都是数字密码的加密方式,普通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奥秘,但这正好是华罗庚最擅长的地方。所以他很快能够破解出来,帮助我们国家把牺牲降低到最低。
1965年,他又发挥了同样的作用。当时苏联试验成功了第一颗洲际导弹,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走在最前面,所以苏联在军事实力上拥有更强大的底气,并且公开宣告,任何人胆敢踏入他们的洲际导弹发射范围之内,都必须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这番话很狂,但当时的苏联确实有这个实力。他们把这一番话刊登在了报纸之上,并且还用一个莫名其妙的四边形,把洲际导弹的范围框了起来。只不过这个四边形非常奇怪,没有任何规律,所以很多人都没能破解其中的秘密。正好华罗庚看到了这则新闻,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开始推算这个四边形呈现出来的规律。
经过几天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本质的内容。原来苏联的洲际导弹发射范围大概就是在高原山脉附近,而且他还通过公式推导,大致推测出了这枚导弹的爆发力度。这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没有人能够办到的事情,但是华罗庚办到了,无怪乎许多人将他称之为神。时至今日,华罗庚依旧是众多数学系学子心中最大的偶像,也是他们最渴望成为的前辈。
华罗庚发现自己所学的数学对国家安全建设有用时,是在他国外深造的时候。如果不是对数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还一直处在闭门造车的阶段。也是在这个时间,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以后一定会回到祖国。
当他决定回国的时候,国外用高薪的工作诱惑他,试图留住他,但是在华罗庚心中,经济利益在国家情谊面前不值一提。而回到祖国之后,华罗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那些曾经和他是同僚的外国人,就更想把他争取过去。他们会给他写信,一方面是联络感情,另一方面是想给他介绍在国外更优质的工作。虽然国内的研究环境非常辛苦,但对于这些“好心”的信件,他都一一拒绝了。
华罗庚的身上,浓缩着许多中国科学家的影子。他们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回归,不求任何利益回报。能够以毕生所学为国家做贡献,这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可以兼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