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仲连为何宁愿跳海也不做秦国人?细数秦人5大苦,苦不堪言
迪丽瓦拉
2025-07-14 01:02:52
0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行了二十等爵制,打仗立功就可以升职升官,种田种得好就可以免除徭役,这等于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给普通百姓开辟了一条上升通道。应该说,这么好的制度,东方六国之民会趋之若鹜往秦国跑,可结果却相反,齐国的鲁仲连说出了人们的心声:宁愿跳海赴死,也绝不愿做秦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秦王嬴政)

一、鲁仲连非常讨厌做秦国人

鲁仲连的故事出自司马迁《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乃齐国人,怪人一个,不出仕、不为官,却专门给诸侯们出谋划策。

公元前259年,秦国挟长平之战胜利之威,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告急。赵国向离得最近的魏国求救,魏国害怕秦国,不敢救赵,反而派了将军新垣衍到邯郸劝说赵王服从秦国,尊秦国为帝。如果新垣衍劝说成功,赵国降秦,则东方六国势必土崩瓦解。

在此危机时刻,鲁仲连来到赵国,找到赵国的平原君,在平原君的安排下,见到了新垣衍,开始他的策反工作。鲁仲连以大量的事实向新垣衍证明了一点:秦国的真正目的是消灭六国,对于秦国只能抗争不能屈服;屈服只能换来暂时安逸,最终难逃身死国灭的下场。也就是在这番宏论中,鲁仲连说出了他的名言:“我鲁仲连就是跳海而死,也决不愿尊秦为帝,成为秦民。”

(鲁仲连的劝说)

最终的结果,新垣衍被说服了,不再劝说赵王,直接回了魏国。之后,发生了魏公子“窃符救赵”事件,魏国大军驰援赵国,秦军一看其势难挡,于是撤军,赵国得以保全。

鲁仲连对新垣衍的劝说,其实功绩远远不及魏公子信陵君的“窃符救赵”,但是,鲁仲连的名气却并不比魏公子信陵君差。为什么?因为他所表达的思想很有代表性,就是很多人都不想做秦国人。这一点首先司马迁是认可的,这才将他的事迹写在了史书中,后世很多人也是认可这一点,所以才流传很广。

(邯郸之战)

二、不仅东方六国人不想做秦国人,秦国人自己也不想做秦国人

战国末期,不想做秦国人的很多,绝不只一个鲁仲连。

比如韩国上党郡人,就反对做秦国人。长平之战前,秦国与赵国的矛盾就开始于韩国上党郡的民众的“背秦投赵”。本来,上党郡是韩国的,因为韩国国王害怕秦国,主动将上党郡送给了秦国。可是,上党郡的百姓却很不“知趣”,他们强烈反对入秦,居然在郡守的带领下,“背秦入赵”了。而赵国呢,居然也将这个烫手的山芋给接受了,秦国恼羞成怒,愤而与赵国开战。

不仅外国人讨厌做秦国人,秦国自己的老百姓也讨厌做秦国人,其表现方式就是逃离秦国。这一点证据有很多。岳麓书院收藏了一个文献,里面呈现了5个案件,都是秦国官府查处的臣民逃亡案件,逃亡的方向都是楚国。另外,睡虎地秦简中有一则名为《多小未能与谋案》的案件,详细记载了一名叫“多”的少年逃离秦国的情况。公元前 225 年,秦楚战争爆发,秦军攻占了楚国的庐溪,俘虏了一名叫“多”的男子。经审讯,此男子本是秦国人,12岁时跟着母亲一起由秦国逃往楚国,现在22岁了,成了俘虏。因为逃亡时他还小,是他母亲策划并实施的,而他母亲已死,所以秦国对“多”作了轻判。还有一名叫“治”的秦国人,逃到了楚国的京州,认识了阆等楚国人,治与阆等人胆大包天,居然跑到秦国州陵县做了山匪,打家劫舍,最后被秦国军队剿灭……

从秦人逃跑的目的地看,都是离得最近的楚国,楚国倒成了秦国人的乐土。

(大秦赋中的秦王嬴政及吕不韦、李斯)

三、为什么都不愿做秦国人

鲁仲连讨厌秦国的原因,他自己说得很清楚了:一是秦国常以武力欺凌他国,就像个恶霸;二是秦国对自己的百姓也不好,把百姓当奴隶使唤。上党郡百姓不愿入秦的原因,司马迁也在白起、王翦的列传中作了说明:“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而《商君书》说得最清楚、最深刻,用7个字作了高度概括:“秦士戚而民苦也。”

好一个“苦”字,道出了秦国百姓的心声。总结起来,身为秦民,一共有5大“苦”是必须要熬的。

第一苦乃是“职业的选择之苦”。商鞅变法给秦民规定了2大职业:农与战,要么务农,要么当兵。如果选择了其它,比如说经商,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一旦失败、破产,就会重重的治罪。而且,很多商业类的职业都被人为地取消了,商业的空白则由外国人来填补,即,外国人可以来秦国经商。

(商鞅)

第二苦是人身不自由。因为秦国对农民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农民们居住在固定的闾里,闾里有好几道门,每道门都有专门的守卫。平时进出闾里要申请,要说明理由,要写明归来的时间。如果翻墙外出,就是违法,要重重处罚。

第三苦是轻罪重罚。你只要偷个馒头,都有可能剁手,造成终生残疾,没有办法改过自新。第四苦是连坐告奸之苦。就是一人犯法,整个住在一起的五户人家都要受到处罚,理由是没有履行好互相监督之责。但是,若你看到谁家有人做坏事,你去告密,则可免罪,于是告密之风盛行。第五苦是各种力役缠身。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则有种种修路、修陵墓、架桥等事,还有固定时间的军训,以及戊守边境之类事情……真可谓忙忙碌碌,一年无休。

“五苦”不是只有五苦,这是基本数。正是这个基本数,让秦囯人不断逃亡,让东方六国讨厌秦国。要知道,东方六囯有很多人信仰儒学,赞赏儒家的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这与秦国奉行法家的严刑峻法恰恰相反,故而六囯之民嫌弃秦国。

然而,秦囯民众之苦却造就了秦国的强大,最终秦灭六国,你找谁说理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上,女人带兵打仗都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就拿中国来说,能真正带兵的女将如凤毛麟角,而能够...
感受红色文化,品味人文故事 众所周知,武汉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社会实践期间,特意挑选了在武汉当地展开,这座城市不仅有浓厚的红...
原创 关... 有人这么说,大家看看有什么看法:能不能别吹蜀汉了,关羽的忠义属于投降曹操,走麦城后,被东吴抓了,跪地...
原创 清... 我们看过不少的清朝宫斗剧,剧里的后宫妃子甚至官员妻妾们都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然而随着一张张清朝...
原创 隋... 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在灭了陈国之后,彻底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国、魏晋、南北朝约370年混乱局面...
原创 皇...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的朝代,明朝时期不仅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明成祖朱棣甚...
原创 他... 在新中国的开国中将里,有些将领论资历和职务,授予上将是没有问题,像程世才将军,为何被授予了中将? ...
原创 李... 一、前言 千年的尘埃掩埋了历史的真相,李治,这个名字在岁月的长河中被误解与争议缠绕。 他的故事,如同...
原创 奇... 1924年11月,中央首次设立中央政治局,至此政治局成为党内最高决策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被沿袭...
原创 张... 作为东汉末年最大规模起义的首领,张角在正史中并没有列传,但是《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中还是能找到他的...
原创 都... 大家都很了解了,伟人对自己指挥的许多大小战役,以“四渡赤水”的评价最高,堪称自己平生最得意之作,神来...
原创 春... 老子,姓李,名耳,也称老聃,号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
原创 太... 2002年12月28日,在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晋城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现代建筑的外观采用大量...
原创 魏... 魏国集团3大王牌名将,张辽上榜,第2名人人都知道 魏国集团3大王牌名将,张辽上榜,第2名人人都知道。...
原创 为...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点,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向西方学习,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非西方国家已经向西方...
原创 她... 他曾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因爱梅花被封为贵妃,可因贵妃杨玉环的到来,她被打入冷宫,安史之乱爆发后,她...
原创 李... 李斯有一个理论,叫做“仓中鼠”,意思就是人这一生,要像仓中老鼠那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李斯想要的生...
穿山越岭寻古迹 江西扎实推进第... 中新网南昌8月19日电 (巫发阳)夏日炎炎,一群穿着马甲的普查队员翻山越岭、穿街走巷,针对新发现的不...
原创 八... 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1941年至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迎来了最艰苦...
原创 史...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者经历了中华民族成发展的高峰,或者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