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方巡抚被总督压制,但巡抚有三大利益总督不能碰,否则鱼死网破
迪丽瓦拉
2025-07-14 03:03:17
0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王朝官僚制度极其严格的情况下,在朝廷做官的人,更是半步雷池也不能越。

拿清朝地方官僚机构举例,地方巡抚掌管民政,可是总被官大一级的总督压制,有些巡抚甚至觉得有苦不能言。

可是在某些情况下,巡抚也有自己的底线,尤其是巡抚的三大利益,总督千万不能碰,否则就毫无情面可讲,甚至鱼死网破。

巡抚与总督的微妙关系

在知名的古装电视历史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雍正任命大臣李卫为两江总督。

“李卫,一个雍亲王府的小奴才,何德何能做到两江总督的位置?”

或许初看这一段的观众们对两江总督这个概念并不明确,但其实如果放到现在来讲,总督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一职,两江总督更是监管江苏、安徽、江西三地的军民政务。

可以说在当时的地方官中,两江总督已经是最大的官衔,如此我们便能看到电视剧中雍正帝对李卫有多么宠信。

而这并不是电视剧杜撰的职位,是的的确确存在于历史上的真实官称。

总督一职起源于明朝正统年末,起初的作用是代替中央权力监管地方,是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但在清朝则是渐渐分化为地方官职最高级别。

而总督的职责我们前文说过,是管理地方军政民政,相当于省长的职责,在清朝总督制度最完善的时候,总督的官职一律为正二品,有部分者通过加兵部尚书衔,获得从一品官职。

而地方官级别仅次于总督的便是巡抚,与部分会兼任多省的总督不同,每一省只有一个巡抚,相当于地方的二把手。

总督与巡抚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因为在官职责任划分上,巡抚与总督其实有许多相互重叠之处。

他们都管理着军政与民政,某一职位空缺时则由对方总揽责任,而他们之间也有着细微的区分,比如总督在管理上更侧重于军政,而巡抚则重于民政,所以清朝的地方官制度又被称为“督抚制度”。

巡抚普遍为从二品级别,部分加兵部侍郎衔达到正二品,与总督之间差着一级或半级,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总督压制的。

但是巡抚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他由中央直接任命,可以绕过总督上达天听。

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巡抚会听从总督的安排,唯总督命令,但是一旦巡抚的底线利益被触及的时候,他们也能够与总督撕破脸面,鱼死网破。

巡抚的三大底线利益

其实不要说古代,哪怕就是现在的我们,在面对上级的时候,也是能忍让就尽可能的多忍让。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底线利益,才能让巡抚与官大自己一级的总督鱼死网破呢?

1、家国大义

要说起巡抚的底线利益,排在首位的必定是家国大义与民族安全。

拿清朝晚期的一个事件举例,彼时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我国南方地区战火连天,就在太平天国大军攻破江南大营时,时任两江总督的何桂清,居然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作为总管江苏、安徽、江西三地的“省长”,在此危难之际,居然只顾着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为了逃跑还打伤了百姓们。

何桂清自以为自己官高爵显,无论逃到哪里,都可以凭借着官职的威压让对方接纳自己,可是就当他逃到苏州城下时,时任江苏巡抚的余友仁却将他拒之门外。

余友仁一早便听说了何桂清的消息,对他这种背弃家国、背弃百姓的行为更是嗤之以鼻,不仅没有接纳他,还直接上报了朝廷,要求严惩何桂清。

于是,何桂清便成为了朝廷的通缉犯,躲藏多年后被正法。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一旦突破家国的底线,巡抚便不会对总督有任何情面。

2、财政控制权

清朝的督抚制度,明面上看,总督比巡抚官大一级,起着绝对的压制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帝王制衡地方权力的一种方式。

二者共管军政,民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军事权和财政权,往往都是总督更侧重于军事,而巡抚更侧重于财政。

但有的时候一些总督便会越俎代庖,想要将巡抚完全变成自己的小弟,咸丰年间的湖广总督官文便是这样一个人。

官文自上任以来,便从湖北巡抚胡林翼手中夺走了地方财政权,胡林翼自是气愤无比,又担忧官文势力太甚。

而且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不仅仅是官职的差距,还是满人与汉人的区别,身为满人的官文看不起胡林翼,不仅夺了胡林翼的财政权,还在官场中处处掣肘。

万般无奈之下,胡林翼偷偷联系了官文的一名爱妾,借由这名爱妾的嘴说了胡林翼许多好处,这才让官文慢慢放下戒心,将财政权交还回去。

相较于经常出现的一些督抚之间的责任矛盾,胡林翼化解冲突的方式可谓是巧妙,但是这样的情况绝不仅仅出现在他一人身上。

对于巡抚来说,手中的权利是绝对不可以出让的,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职,还是对朝廷的不负责。

如果官文没有因为小妾的劝告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那么胡林翼真的会和他达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3、暗箭伤人

巡抚的最后一条底线利益,便是总督绝对不能诋毁巡抚或推卸责任。

前文那位夺了湖北总督胡林翼地方财政权的总督官文,他惹恼的并不仅仅只有胡林翼一人。

他在位期间不仅多方侵扰巡抚的职权,还贪污腐败,惹得湖广地区民怨滔天,而他的这一举动被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奏报朝廷,可他居然还倒打一耙,将责任全部推诿到了曾国荃身上。

在危机关头,曾国藩出面帮助弟弟,最后让官文罪有应得,再也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

这就是地方巡抚不可被触碰的三大底线利益了,而巡抚之所以能做到与总督鱼死网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是皇帝所默许的行为,正是要这种相互监督与相互挟制,才保障了中央集权,避免了地方可能会引起的叛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提到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农民起义”或者“清王朝腐败”。确实,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给了太平...
原创 南... 南齐王朝的开国之君萧道成:一位不平凡的历史人物 南齐,作为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因其短暂的统治和较为平凡...
原创 浅...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会太大: ---...
原创 颠...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的战车碾碎了商都朝歌的宫阙。当周人将九鼎迁入镐京时,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这...
原创 秦... 秦国灭六国,最难打的敌人到底是哪一个?有的说是楚国,毕竟楚国虽然国力渐弱,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潜力,“...
原创 暴...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也为后来的大一统国家格局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有了“秦...
原创 大... 乱世常常造就英雄。 在古代,因战火纷飞,涌现出了众多堪称英雄的人物。除了那些著名的皇帝,还有许多历...
原创 民... 文 |蒋冉Jiang 编辑 | 蒋冉Jiang 顺治皇帝曾向一位高僧问道:“大清能传几代?”...
原创 拥... 很多人认为,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因为实行胡服骑射政策,国力达到了顶峰。但实际上,赵武灵王只能算是赵国强...
原创 婚... 康有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戊戌变法的主导者之一,他对革命家的影响,波及了整整一代...
原创 夏... 文 | a龙景生 编辑 | a龙景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的历史悠久,然而其真实性仍...
原创 满... 文章改写: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往往伴随着血腥和屠戮,许多战争的背后是山河破碎,人民涂炭。古人常...
原创 崖... 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跨越了18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每个朝代的变迁为今天的文化积淀打下了深...
原创 贝... 自古以来,我国文化中便有“五湖四海”的说法,其中“四海”的传承尤为深刻。这四个海域在各类神话与古籍中...
原创 美... 众所周知,清朝从皇太极成功入关起,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国祚历时长达276年。这一时期不仅是清朝...
原创 和... 这段历史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争夺一块珍贵美玉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赵国的和氏...
原创 民...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亦称赵政、祖龙,是秦庄襄王与赵姬...
原创 多...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文章的逐段改写版,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
原创 清... 一直以来,许多历史剧在展现宫廷权谋时,都绕不开一个特殊且神秘的群体——太监。他们的身影贯穿了中国古代...
原创 蒋... 郭汝瑰的一生堪称传奇,假如将他的故事改编成电视剧,绝对能比《潜伏》、《悬崖》、《风筝》和《伪装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