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大分裂走向大一统:通过地图了解春秋战国550年的战争
迪丽瓦拉
2025-07-14 06:02:31
0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过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贵族政治不断走向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起来,过去和贵族政治相关的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礼乐制、井田制都走向了崩溃。而根据局势的变化,又将分为春秋(前771—前453)和战国(前453—前221)两个阶段。我们就以地图为脉络,简单展示春秋战国的形势发展,以及秦国统一的历程。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开始。东迁之后,周王权威一落千丈,各国已经不听号令。当时全国大约有诸侯国120多个,大家不断混战。与此同时,北方犬戎、北狄不断入侵中原,占领了河北的大片土地。当时各国的面积都很小,谁也没有能力重组诸侯。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分封秦国

经过几十年的混战,这些诸侯国中开始出现一些较大的国家,例如东边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中间的宋国等。不过,这个时期在政坛上最得意的还是郑国。在郑庄公的领导下,郑国兼并周边的许多小国,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郑庄公还击败了周桓王的军队,有“小霸”之称。不过,郑国并没有将这种强大的势头保持下去,由于地处四战之地,郑国很快就被战争拖垮了,成为了周边强国争夺的棋子。

前707年:强国开始出现,郑国小霸

郑国衰落之后,全国性的争霸活动拉开序幕了。当时北狄、西戎、山戎、南蛮(楚国)对中原各国的侵略达到了一个高潮,邢国和卫国被北狄攻占,郑国、晋国也正被北狄入侵,而西戎横行于关中地区,威胁洛阳,山戎则威胁燕国,“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伊、洛,往往有戎”。南方的楚国则不断吞并“汉阳诸姬”,并一度进攻在郑国。当时的情景就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各国希望一个大国能够带领大家抵御蛮夷入侵。恰好此时,经过管仲改革的齐国崛起,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国,成为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

前645年:南夷与北狄交侵,齐国崛起

齐国通过南征,最终让楚国答应不再扩张,但是这个平衡没有持续多久。不久,楚国就再次北上入侵。齐桓公去世后,齐国霸业结束,宋襄公试图继承了事业,但被楚成王击败,楚成王一度成为了霸主。

正当楚国势力强盛之时,北方的晋国强大起来。实际上,晋国早在晋献公时期就完成了统一,但是后来的骊姬之乱严重消耗了晋国的国力。重耳回到晋国后,励精图治,让晋国成为了北方的霸主。后来晋国又在城濮之战击败了楚国,正式称霸。

前632年:晋文公称霸

晋国崛起之时,也是西边秦国的黄金时代。秦穆公兼并了多个戎狄,扩展了秦国的疆域,而当时的齐国也恢复了国力。秦国和齐国都试图挑战晋国的霸主地位,但是都遭遇失败。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又连续击败了秦国和齐国,维持了霸权。此后,南方的楚国在楚庄王的带领下再次崛起。楚庄王兼并了长江、淮河流域的多个国家。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击败了晋国,正式称霸中原。

前597年:楚庄王称霸中原

在晋悼公时期,晋国的国力得到了恢复,这个阶段的晋国在六卿的辅佐下灭了多次北狄部落,将晋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随后晋国就和楚国开始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鄢陵之战中,晋国击败了楚国,再次称霸中原。不过,楚国的力量并未削弱,晋楚两强的局面没有改变。

前575年:鄢陵之战,晋国复霸

晋悼公去世后,春秋时期的争霸活动进入了后期。这时候的晋国内有六卿政权,国家正在走向崩溃。而秦国不断和晋国进行拉锯战争,也让晋国疲惫不堪。齐国兼并了莱夷,面积扩大一倍,也不断挑战晋国。为了对付楚国,晋国选择扶持南方的吴国,于是楚国陷入到了和吴国的战争泥潭。为此,楚国选择扶持越国,争霸活动逐渐转移到东南地区。晋楚两国无力再战,于是会盟进行了两次弭兵之会。

前546年:弭兵之会召开

春秋末期,争霸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东南地区,首先是吴国强大起来。吴国在孙武、伍子胥的治理下强大起来,一度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占领了大片地区。吴王阖闾成为了东南的霸主。随后,夫差又北上击败了齐国。不过,吴国没有彻底消灭越国,留下了后患。

前485年:吴国称霸

就当吴国的霸业达到巅峰的时候,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导致吴国崩溃。很快,勾践就灭了吴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同时期,北方的齐国发生了“田氏代齐”事件,而晋国的六卿正在进行残酷的兼并战争。

春秋末期

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消灭了智氏,瓜分了晋国,标志着战国时代到来。在战国初期,三晋集团联合在一起不断对秦、楚、齐发动进攻,非常强盛。他们兼并了中山、郑国等小国,不断扩张疆域。三家都是士大夫发展起来的,其国内血缘政治淡薄,因而能够快速推行社会改革,出现了李悝等改革家。战国时代的法家就是从三晋起源。其中,魏国势力最强,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霸主。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

三晋强盛了几十年后,周边的强国就迅速兴起了。先是齐威王在齐国改革,使得齐国崛起,齐国在两次大战中击败了魏国,动摇了魏国的霸主地位。随后,楚国利用吴起进行变法,让楚国的国力得到了恢复。之后的楚威王不断扩张,基本兼并了除了越国之外的南方各国。而秦国也通过商鞅变法崛起了,又开始走向扩张的道路,夺取了函谷关和河西地区。

前328年:三晋走向衰落,周边强国崛起

战国中期,是秦齐争霸的时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在秦惠文王时代,秦国又兼并了巴蜀,夺取了魏国、楚国大片土地,成为了让诸侯胆寒的“虎狼之国”。而齐国则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断对外扩张,并组织东方六国抗衡秦国,为合众。而秦国则不断打破东方六国的联盟,史称“连横”。在齐国巅峰时期,曾经联合六国军队攻入了函谷关,逼迫秦国归还土地。不过齐国周边强国较多,不适合扩张。齐国一度灭燕国,但未能成功占据此地,使得燕齐成为了仇敌。前287年,齐国灭宋,国力发展到了巅峰。

这个时代的赵国也不容忽视,因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兼并了河套地区,走向了强盛。另外,楚国虽然衰落,但是也兼并了越国,使得失去的土地得到了弥补。因此,到战国后期,赵国和楚国成为了两大反抗秦国扩张的力量。

前287年:齐秦为东西帝

齐国发展到了巅峰后,关东地区的平衡被打破,引起了诸侯的恐慌,于是燕国立即组织了五国讨伐齐国的战争,导致齐国差点灭亡。燕国是在燕昭王的治理下强大起来的,五国伐齐和后来的秦开破东胡,将辽东纳入版图,这是燕国的巅峰。整个燕国在战国时期就这段时间有了存在感。此后,燕国就迅速衰落,赵国成为了关东最强的国家。而秦国则继续扩张,击败了楚国,攻下了楚国首都,楚国被迫东迁。

前270年:赵国强盛,秦国攻破楚都

不过,赵武灵王已经去世,赵国没有了出色的掌舵人,自然无法和秦国抗衡,最终秦国在长平之战击败赵国。此后的秦国,就已经实现了独霸。在秦国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时候,燕国还在背后偷袭赵国,于是燕赵战争爆发。而楚国则不断北上,兼并鲁国等小国,以图弥补领土上的损失。韩国和魏国已经失去了黄河以北所有的土地,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而齐国则置身之外。这时候,谁也无法阻挡秦国的统一的脚步了。

前238年:秦朝统一战争爆发之前的局面

嬴政亲政后,统一战争的时机成熟。随后,秦国发动了灭国之战,先后消灭了韩、魏、赵、燕、楚、齐,实现了大一统。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之后秦始皇又派遣大军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扩大了疆域。从前770年到前221年,中国的大分裂长达570年,经过这550年的战争,长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和戎狄、蛮夷、巴蜀、百越等融合,形成了华夏认同,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张... 若张作霖未死,东北军能否抵抗九一八?——如果少帅接手后的正确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偶然间翻阅了几本民国...
原创 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近代那个硝烟弥漫、百姓苦难深重的特殊时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通过搜...
原创 残... 残唐五代之时,社会动荡,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传奇。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涌现了十六位...
原创 历... 作为当今世界拥有最大国土面积的国家,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其政治核心主要位于欧洲部分,但...
原创 吕...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字数相近,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文丨煜捷...
风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国共产... 从1921年到2025年,104年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将一项项伟...
美国早期贸易逆差的根源 弗朗茨·泽维尔·哈伯曼 (Franz Xaver Habermann)。 Vuë de Boston...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