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
迪丽瓦拉
2025-07-14 17:03:42
0

众所周知“负荆请罪”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将相和”是体现为人慷慨大度的优良品质,“知错能”改更是作为传统美德被推崇颂扬。

众人所推崇的是对高尚品德的向往,然而在战国的乱世中除了要高尚的品德,更需要的是存活。我们一观廉颇和蔺相如二人的下场就可得知。

混乱的时代 迸发出的高尚品德

在战国时代,礼坏乐崩,群雄并起,周天子早已彻底沦一个名义上的君主。四处是烽烟,八面是战火。

人和人之间都是在互相提防,互相猜疑,做君主的怀疑臣子谋反,做臣子的害怕会被无辜杀害,又或者是被同僚倾轧。

韩赵魏三家分晋,是臣子谋反,各国公子互相刺杀手足相残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就在这样的一个乱世里面廉颇和蔺相如身上迸发出来的光芒,足以让他们被人们牢记。

先秦时期的人等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没有家世的平民想要建功立业身居高位,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屈原就在《离骚》中写过:“帝高阳之苗裔兮。”即我是皇族高阳氏的后裔。

而与其相比,廉颇和蔺相如就是身份悬殊的两个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赵之良将。”能够带兵打仗;出身,嬴姓,廉氏,也是有名望的世家之子,所以能够在赵国为将,带兵打仗。

廉颇在赵惠文王时期,东部六国以齐国最强,赵齐之间相互征伐。廉颇作战英勇,用兵得当,屡次大破齐军,因此被赵国拜为上卿,后来更是被称之为战国末期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

因此说廉颇的身份地位那可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而蔺相如,最开始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也就是家里的门客,在秦昭王给赵惠文王写信想要用城池换和氏璧的时候,被临时推荐给了赵王。蔺相如临危受命,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他与秦王据理力争,机智周旋,最终不辱使命把玉璧带回赵国,因此受到赵王的赏识。

在随后的渑池之会上,蔺相如随王伴驾前往渑池,当面斥责蛮横的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而被赵王器重,任为上卿。

如此一来,出身高贵,战功显赫的廉颇就和出身低微的蔺相如平起平坐了。

但是事实上,同为上卿,即使一文一武并不相干,这其中有些人不免要有个先后之分。

吹来妖风,听信谗言

“廉将军,我们跟随您东征西讨,今天的地位是拿命换来的,蔺相如原先就是缪大人的门客,靠哄大王开心得以跟大人同阶,他给将军您提鞋都不配!”

姑且我们就认为当初的谗言是这样吧。因为很多人都是恨人有,笑人无的。蔺相如能够平步青云,他们不平衡的心理作祟,却又不能拿蔺相如怎么样,于是到廉颇将军跟前煽风点火。总之,风是这么吹起来的。

廉颇将军也是火爆脾气,这能忍么?这不能忍!于是廉颇将军就处处针对蔺相如。蔺相如就处处回避。直到蔺相如的门客都看不下去了,找到蔺相如说:“大人,我们决定要离开您了,廉将军处处为难羞辱与您,您都忍气吞声,默不作言,而我们跟随着您也是很没面子的。”蔺相如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廉将军与秦王谁更强势一些呢?我尚敢于秦国王庭之上怒斥秦王,而此时如何会惧怕廉将军?无非是不想两败俱伤,最后削弱的是赵国的国力啊!”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是为国家利益而对自己忍让,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优秀的廉颇不允许别人比他更优秀,他立刻脱去上衣,让人把自己绑了,背着荆条去登门给蔺相如赔罪。

蔺相如扶起廉颇,给他松绑,两人从此结为挚友。“将相和”的故事也就自此流传千年。

厦之将倾独木难。

廉颇蔺相如两人齐心协力辅佐赵王没几年,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这个时候秦国经过几代的变法和励精图治,已经强大的可怕了。

而此时的秦国要横扫六合八荒,一统寰宇,眼前的赵国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是此时的廉颇老了,蔺相如也疾病缠身。赵国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呢?

强大的秦国为达目的派遣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杀神白起攻打赵国,廉颇率兵据守长平,坚壁清野。秦军久攻不下,马上军粮难以为继了。因此使用离间计,买通赵王宠臣郭开,说廉颇惧怕秦军,畏缩不前。

新登基的赵孝成王年轻气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大胆启用青年将领。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而替代廉颇的是赵奢之子,也就是只会“纸上谈”的赵括领军。

赵括领兵就径直出去给秦军送了人头。长平一战,赵国被秦国坑杀了四十万大军,成就了白起杀神的赫赫凶名。

自此,赵国实力彻底一蹶不振。重病缠身的蔺相如气的吐血而亡。赵国双壁从此只剩老将廉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长平之战之后,廉颇赋闲在家。后来燕国来犯,赵孝成王启用廉颇,大破燕军,廉颇将军的威名达到巅峰。

然而赵孝成王去世了,新的赵王怕廉颇将军功高震主,国内只知道有廉颇将军不知道有赵王,于是又去了廉颇将军的兵权。

直到后来,被他国侵犯的时候想起廉颇将军,派人去探望廉将军,问了那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结果,还想以年迈之躯报效国家的廉颇被奸臣形容为一饭三遗矢,而错失了沙场捐躯的机会。后来廉颇去到魏国,终老于楚国。

结语

在这么一个乱世,两个闪烁着耀眼道德光芒的人,并没有成为人生的赢家。看着自己所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被他国欺凌,侵犯。拼死去守卫,却被自己背后的同僚、王上所中伤、猜忌。

不过,虽然他们二人没有达成辅佐君主一统天下的壮举,但是他们的高尚情操却至今被我们所标榜推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版界推出一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出版界集中推出《邓小平文集(一九二五——一九四...
原创 朱... 趣谈答案:郑和还算好,最起码落了个寿终正寝。 朱棣的小心思 首先题主说的没有错,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的确...
原创 在...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军阀四起,他们拥兵自重挥斥方遒,威风极了。譬如当时的东北军阀张作霖,在江南地区强横...
原创 秦... 导语:我们对于战国时代都是比较熟悉的,大家都知道最后统一中国的是秦国。秦国在战国后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
原创 同... 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都记得刘备的第一任军师是徐庶。徐庶被曹操以母亲性命威胁离开刘备后,才向刘备推荐诸...
原创 为... 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乱不堪,围绕着天子在谁家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权力、地盘之间的争夺出现了一大批...
原创 朱... 趣谈答案:因为朱标生的正是时候。 一次致命的战役 大家有没有发现朱元璋最开始起兵的时候只有一小块的地...
原创 八... 前言: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六月的时候,从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到太原府的官道之上人声鼎沸,热闹非...
原创 卫... 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对苏联来说来之不易。在战争最初的日子里,给人的感觉是苏联注定要失败。战线不断崩溃...
锅灶一体炊具:古代先民做饭好帮... □本报记者温小娟见习记者张魏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杜军 隔着通透的展柜玻璃,8岁的何晨皓在一件红陶器物...
原创 关... 关羽家族的七员武将。 武圣关羽实力第一,大刀关胜能位列第几? 7、关彝 关羽之孙,承袭爵位。其父关兴...
原创 宣... 宣城发现的 墓志罐 和 多角瓶 Epitaph Jars and Polygonal Bottles...
原创 在...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国,同年三月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走向...
原创 中...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中国古人究竟喝不喝葡萄酒?191...
原创 既... 要问二战时期的德国强不强,那些三五天就被德国占领的国家也许会告诉你答案。波兰,真的是“毫无波澜”。法...
原创 “... 鲁迅先生的《故乡》是无数中国人课本中重要的一课,其中塑造的闰土形象也深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当年那...
原创 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前314年,战国。 这一年,燕国的相邦子之发动了一场十分严重的叛乱。 自己...
原创 为... 卢沟桥事变,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那天夜里发生了什么。可是很多细节,却不...
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北平文... 在1895到1949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各种层面的转型。知识分子群体身处都市并接受了新式教育,也经历...
原创 四... 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10 1949年,盛夏。385团从瑞昌出发,攻下德安后来到武宁地区。武宁一带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