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
迪丽瓦拉
2025-07-14 17:03:42
0

众所周知“负荆请罪”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将相和”是体现为人慷慨大度的优良品质,“知错能”改更是作为传统美德被推崇颂扬。

众人所推崇的是对高尚品德的向往,然而在战国的乱世中除了要高尚的品德,更需要的是存活。我们一观廉颇和蔺相如二人的下场就可得知。

混乱的时代 迸发出的高尚品德

在战国时代,礼坏乐崩,群雄并起,周天子早已彻底沦一个名义上的君主。四处是烽烟,八面是战火。

人和人之间都是在互相提防,互相猜疑,做君主的怀疑臣子谋反,做臣子的害怕会被无辜杀害,又或者是被同僚倾轧。

韩赵魏三家分晋,是臣子谋反,各国公子互相刺杀手足相残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就在这样的一个乱世里面廉颇和蔺相如身上迸发出来的光芒,足以让他们被人们牢记。

先秦时期的人等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没有家世的平民想要建功立业身居高位,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屈原就在《离骚》中写过:“帝高阳之苗裔兮。”即我是皇族高阳氏的后裔。

而与其相比,廉颇和蔺相如就是身份悬殊的两个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赵之良将。”能够带兵打仗;出身,嬴姓,廉氏,也是有名望的世家之子,所以能够在赵国为将,带兵打仗。

廉颇在赵惠文王时期,东部六国以齐国最强,赵齐之间相互征伐。廉颇作战英勇,用兵得当,屡次大破齐军,因此被赵国拜为上卿,后来更是被称之为战国末期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

因此说廉颇的身份地位那可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而蔺相如,最开始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也就是家里的门客,在秦昭王给赵惠文王写信想要用城池换和氏璧的时候,被临时推荐给了赵王。蔺相如临危受命,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他与秦王据理力争,机智周旋,最终不辱使命把玉璧带回赵国,因此受到赵王的赏识。

在随后的渑池之会上,蔺相如随王伴驾前往渑池,当面斥责蛮横的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而被赵王器重,任为上卿。

如此一来,出身高贵,战功显赫的廉颇就和出身低微的蔺相如平起平坐了。

但是事实上,同为上卿,即使一文一武并不相干,这其中有些人不免要有个先后之分。

吹来妖风,听信谗言

“廉将军,我们跟随您东征西讨,今天的地位是拿命换来的,蔺相如原先就是缪大人的门客,靠哄大王开心得以跟大人同阶,他给将军您提鞋都不配!”

姑且我们就认为当初的谗言是这样吧。因为很多人都是恨人有,笑人无的。蔺相如能够平步青云,他们不平衡的心理作祟,却又不能拿蔺相如怎么样,于是到廉颇将军跟前煽风点火。总之,风是这么吹起来的。

廉颇将军也是火爆脾气,这能忍么?这不能忍!于是廉颇将军就处处针对蔺相如。蔺相如就处处回避。直到蔺相如的门客都看不下去了,找到蔺相如说:“大人,我们决定要离开您了,廉将军处处为难羞辱与您,您都忍气吞声,默不作言,而我们跟随着您也是很没面子的。”蔺相如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廉将军与秦王谁更强势一些呢?我尚敢于秦国王庭之上怒斥秦王,而此时如何会惧怕廉将军?无非是不想两败俱伤,最后削弱的是赵国的国力啊!”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是为国家利益而对自己忍让,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优秀的廉颇不允许别人比他更优秀,他立刻脱去上衣,让人把自己绑了,背着荆条去登门给蔺相如赔罪。

蔺相如扶起廉颇,给他松绑,两人从此结为挚友。“将相和”的故事也就自此流传千年。

厦之将倾独木难。

廉颇蔺相如两人齐心协力辅佐赵王没几年,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这个时候秦国经过几代的变法和励精图治,已经强大的可怕了。

而此时的秦国要横扫六合八荒,一统寰宇,眼前的赵国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是此时的廉颇老了,蔺相如也疾病缠身。赵国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呢?

强大的秦国为达目的派遣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杀神白起攻打赵国,廉颇率兵据守长平,坚壁清野。秦军久攻不下,马上军粮难以为继了。因此使用离间计,买通赵王宠臣郭开,说廉颇惧怕秦军,畏缩不前。

新登基的赵孝成王年轻气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大胆启用青年将领。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而替代廉颇的是赵奢之子,也就是只会“纸上谈”的赵括领军。

赵括领兵就径直出去给秦军送了人头。长平一战,赵国被秦国坑杀了四十万大军,成就了白起杀神的赫赫凶名。

自此,赵国实力彻底一蹶不振。重病缠身的蔺相如气的吐血而亡。赵国双壁从此只剩老将廉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长平之战之后,廉颇赋闲在家。后来燕国来犯,赵孝成王启用廉颇,大破燕军,廉颇将军的威名达到巅峰。

然而赵孝成王去世了,新的赵王怕廉颇将军功高震主,国内只知道有廉颇将军不知道有赵王,于是又去了廉颇将军的兵权。

直到后来,被他国侵犯的时候想起廉颇将军,派人去探望廉将军,问了那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结果,还想以年迈之躯报效国家的廉颇被奸臣形容为一饭三遗矢,而错失了沙场捐躯的机会。后来廉颇去到魏国,终老于楚国。

结语

在这么一个乱世,两个闪烁着耀眼道德光芒的人,并没有成为人生的赢家。看着自己所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被他国欺凌,侵犯。拼死去守卫,却被自己背后的同僚、王上所中伤、猜忌。

不过,虽然他们二人没有达成辅佐君主一统天下的壮举,但是他们的高尚情操却至今被我们所标榜推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1946年至1949年,中华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解放战争。...
原创 魏... 战国时期的魏国,曾经是一个强盛一时的霸主,但最终却走向了衰落。那么,魏国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呢...
原创 民... 为什么抗战时如此抢眼的川军,军阀混战时却存在感这么弱?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川军的影响力在抗战期间异常...
原创 秦...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自信地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他称自己为“始皇帝”。从古至今,...
原创 统... 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究竟是怎样一幅绚丽夺目的画卷?锦衣华服,珍馐美馔,实在难以用简单言语描述其豪华的...
原创 1... 从1950年10月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进入朝鲜,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面撤...
辉历程 伟大成就丨七一答题活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中成立。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
原创 “... 二战时期,苏联、美国和英国三大盟国的领导人曾在开罗召开会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蒋介石也被邀请参与...
原创 美... 一鲸落,万物生。大多数人应该都希望美国赶紧解体,毕竟美国可是人类之癌,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挑事,搞颜色革...
原创 岳... 说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最让我敬仰的非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莫属。记得小时候刚上小学,家里有一本破旧得几...
原创 袁... 在明朝末期,努尔哈赤带领的后金军频繁进犯,造成了明朝的内忧外患。国内的起义不断,国家的政局动荡不安,...
历史上的高句丽与中原王朝是什么... 2025年4月,一方边长仅2.8厘米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驼)钮金印 在香港拍出1079.7万港元...
原创 曹... 在东汉末年三国纷争之际,曹操的家世颇具复杂背景。曹操原姓夏侯,其父曹嵩被大宦官曹腾收为义子,因此夏侯...
原创 十... 中国历史上,皇帝众多,有的开创大一统王朝,有的则分割割据,起伏跌宕,各有千秋。那些开国皇帝中,谁的开...
原创 1...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文章更丰富生动。...
原创 1... 17世纪的风云:东西方势力的激烈交锋 17世纪是大航海时代的鼎盛时期,全球的海洋成了东西方列强激烈角...
原创 1... 1912年2月,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帝退位,孙中山也因形势所迫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把这个重担交给了...
原创 毛... 1943年,毛主席应当时359旅旅长王震的邀请,在那个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艰难时刻,享用了由王震亲自...
原创 戈... 戈尔巴乔夫先生去世后,全球的目光纷纷聚焦于他,关于他的评价也热烈展开。无论是围绕这位历史人物本身,还...
原创 毛... 1941年冬天,延安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汉中特训班”的间谍案件终于被揭露,超过六十名军统特务...